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杨 《云南档案》2018,(12):32-35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破坏和阻止国际援助,日本侵略者对昆明大肆轰炸,轰炸的次数之多、投弹之多、炸死炸伤民众之多,仅次于陪都重庆。80年前的1938年9月28日,日机第一次轰炸昆明。本文根据截至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进行的相关研究,得出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第一次轰炸昆明造成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若干数据;但由于年代久远、搜集资料困难等客观原因,应该说,得出的这些数据还只是初步的和尚不完整的数据,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以期今后在掌握更多资料和取得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数据再做出修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华日军对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总共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重庆有超过1万人死于轰炸,1万多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地区惨遭破坏。日军的暴行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动态     
《中国档案》2006,(7):68-68
为纪念明年抗战爆发70周年,中共重庆市委明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档案局(馆)承办“重庆大轰炸档案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首要任务是查阅收集“重庆大轰炸”造成损失情况的档案资料,并公开出版《日机轰炸重庆损失概况》一书。  相似文献   

4.
兰台快递     
为纪念明年抗战爆发70周年,中共重庆市委明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档案局(馆)承办“重庆大轰炸档案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首要任务是查阅收集“重庆大轰炸”造成损失情况的档案资料,并公开出版《日机轰炸重庆损失概况》一书。重庆市档案局□曾向前作为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展览项目之一的《清代杭州?宫廷档案展览》于5月16日上午在杭州市档案局(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杭州市档案局(馆)联合主办。浙江省档案局□周峰林深圳市日前出台的《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示与处理办法(试行)》及记分标准,将建…  相似文献   

5.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抗战,国民党中央及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始向四川重庆迁移,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高校大批内迁到四川的重庆、成都等城市,四川逐渐变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侵华的作战方针,停止对中国各地的大规模军事进攻,转而对我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进行空中轰炸,四川成为日机的轰炸重点。1938年2月19日,日机首次空袭重庆,揭开了日机轰炸四川的序幕。笔者根据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秘书处、省民政厅、省社会处、省卫生处、省防空司令部、省动员委员会等民…  相似文献   

6.
龚克  刘言 《四川档案》2005,(3):22-24
1931年“9·18”事变爆发以后,日本空军6架88式轻型轰炸机,携带75颗25公斤的炸弹轰炸锦州,从而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飞机轰炸我国重要城市的历史。此后,日军又对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昆明、重庆、成都等城市进行了残酷的轰炸。力量薄弱的中国空军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一系列的还击,如1937年上海的8·14空战,1938年武汉的2·18、4·29、5·31空战以及1939-1940年的重庆大空战等,都给予日空军沉重打击。但是由于敌我空中实力悬殊,我方无法争得制空权,特别是重庆“9·13壁山空战”失利后,我空军为减少无谓的牺牲,保存有限的实力,决定…  相似文献   

7.
<正>1940年的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抗战进入胶着状态。这一年的5月2日,枣宜会战开打,日军获胜。八天后,德军在荷兰海岸对马奇诺防线展开全面进攻。又过了两天,日军发动一零一号作战计划,由陆、海军同时对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展开大规模轰炸,8月19日这天的轰炸尤其惨烈,两千多户重庆民居顿成废墟。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往重庆后,重庆及长江沿线城市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日寇利用其空中优势,从武汉宜昌出动飞机对重庆地区进行狂轰滥炸。1939年至1942年,日机多次轰炸丰都城,丰都人民死伤无数,财产损失惨重,给丰者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1938年11月,当时日军得到情报,说中共有一高级干部会议要在延安召开,但是他们的情报不准确,对会议时间的报告完全错误,所以直到11月20日才来延安轰炸。这是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20、21日两天,多次轰炸,投弹159枚,由于20日这天正好是星期天,城里熙熙攘攘人很多,中国军民152人炸伤炸死,炸毁房屋380间,抗大校舍被毁。当时延安城几乎被炸掉一半,毛泽东在凤凰山的住宅旁的山坡上也丢下了炸弹。1951年整修遗址时还从那里挖出一个一米多长未爆炸的炸弹,“真是天地保佑”。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 范长江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当时,红军部分主力正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北上,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国民党蒋介石方面,调集重兵,包括中央军、地方军和“民团”,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实行“前后左右上”五位一体的攻击战术,  相似文献   

11.
《兰台内外》2011,(6):62-63
为了拔除大和岛这颗"钉子",1951年11月5日、29日、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第8师9架图-2轰炸机从于洪屯机场起飞,在航空兵第2师、第3师的掩护下,3次对位于西朝鲜湾的大和岛上的敌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进行了轰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以炸迫降"、"以炸迫和"的战略目的,日军对"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大轰炸。本文对此间日军轰炸重庆的所属部队和武器装备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佳炜 《新闻世界》2011,(5):233-234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改版,致力于创建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这一举措吸引了举国上下的关注。"唱读讲传"的节目模式与完全拒绝商业广告的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中,笔者从辩证的角度浅析了重庆卫视改版后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描画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五个重庆的建设蓝图;2009年6月17日至18日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又高举“人文”大旗,在实践科学发展新追求的“五大理念”基础上,提出了“人文重庆”的建设任务,进而把“人文重庆”与“五个重庆”建设一起,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了“5+1”的“重庆版”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冯雪 《陕西档案》2014,(6):22-23
1940年8月30日、1941年8月5日、11月3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三次轰炸西北农学院(以下简称"西农"),目标是三号教学楼(亦称教稼楼),投弹共计170余枚,对西北农学院及其周边村庄人民群众犯下滔天罪行。炸死村民6人,其中1名为孕妇(等于伤害7人)。炸伤多人,炸毁村民房屋30多间,烧毁村民麦草垛(牲畜饲草)100多座。但这些侵略者令人发指的罪行一直湮没无载,鲜为人知。为了真实全面记载当年日寇罪行,本文对日军飞机轰炸西农事件补轶,冀之为西农校史、《武功县志》、《杨陵区志》补阙。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罪恶的侵略战争。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四川各城市进行了野蛮的狂轰滥炸。当时,南充城既无重兵把守,更无防空设施。按照国际法的有关条例,交战国不得对非设防区的城市及其和平居民进行轰炸。但是,丧心病狂的日本法西斯却把南充这样一个仅有两万多人口、不设防的内地小城市作为滥施淫威的目标。1940年5月至1941年7月,日机先后三次飞临南充上空,对毫无防备的和平居民疯狂扫射、野蛮轰炸。第一次是1940年5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18架日机在南充上空盘旋了几圈…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以1939年“五三”、“五四”敌机轰炸重庆对各报的损害最大。当时《新华日报》编辑部和营业部都在重庆下半城的苍坪街,印刷厂设在另一个地方,经过两天轰炸之后,我们当然也受到损失。但其他各报如《大公报》、《新蜀报》、《国民公报》等比我们损失更大,市区内生产陷于停顿,各报出版发行都发生困难,国民党当局下令各报停止单独出版,共同办一联合版。《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同志当即向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提出,各报联合版必须有明确的限定时间,否则我们不能参加。叶楚伧答应以一月为限。《新华日报》遂于5月6日起参加了《新蜀  相似文献   

18.
<正>1941年,日本侵略者对内江县进行了三次轰炸(史料记载仅两次),给内江人民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里对三次轰炸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了详细的历史佐证。1993年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的《内江县志》中记载,日机两次轰炸内江——  相似文献   

19.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嘉陵江畔的山城重庆迎来一行特殊的外国游客。他们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驻重庆的一些美国新闻记者,40年前离开这里后,他们谁也没有想到40年后会重游故地。但是他们却的的确确又踏上了这块土地。他们这次是中国记者协会和《中国日报》邀请来的。难忘的防空洞对于这些老记者们来说,最令他们难以忘怀的莫过于防空洞了。因为这鹰城市“二次世界大战”时一直遭受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他们都亲眼目睹过重庆遭受轰炸时的惨景。阿尔伯特·雷文霍特,当年曾是合众社记者,回忆起当年的灾难时说,一次在一个防空洞中竟有5,000多人因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迁往重庆。日军为了威胁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不断派遣大批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国民政府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