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指出:"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是记者从业能力的基础,新闻记者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媒体传播形式的转变,对传统报社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加强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使新闻内容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进而让人们能够想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真正实现新闻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对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钟淑珺 《新闻传播》2012,(9):186-187
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和要求。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新闻敏感,就会把有价值的新闻漏掉,没有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新闻就缺少分量。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素质,是通过新闻敏感性这个外在的指标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工作责任感,是互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具有新闻敏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期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不善于辩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句话点明了新闻敏感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伴随时代的发展,传媒的巨变,传媒人发现新闻逐渐变得更加大众化、世俗化和娱乐化。商业行为无处不在,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不能把社会责任掌控于胸,是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新闻记者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编能力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与素养,作为新闻记者,要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基本内容与形式,能够有效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本文基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要素,探讨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路径,并明晰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期为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来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天然与责任相联,新闻记者对社会良性运行负有特殊而光荣的使命,既是船头的嘹望者,也是公众的守望人。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新闻业态如何演进,“新闻真实乃是新闻生命”的信条不容改变,“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不能褪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要的浏览新闻,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或者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内容才能去浏览全部新闻内容。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新闻记者、新闻播音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网络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从而促进了新闻行业的网络化进程。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更加注重记者新闻采访的质量,凭借网络优势对新闻采访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与创新。本文在简述新闻记者工作的基础上,发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参考,对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工作的应用与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醒目的标题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亮点,也是体现新闻内容的核心部分,标题的精彩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新闻稿件的质量和受欢迎度。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应当具有独特点,能够紧紧地揪住人"心",吸引公众眼球,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用心、用情、用好各种词语。因此,本文首先介绍融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现状,然后讨论融媒体时代新闻标题制作的核心要点,最后指出新闻标题制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在西方新闻界,通常把新闻敏感称作“新闻嗅觉”、“新闻嗅鼻”。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一个不善于辨别颜色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一个不懂得音律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媒介产物,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角色的转型面临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例如在信息的流动方面,形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格局;在媒介融合方面,传统新闻生产者话语权发生了变化;在新闻工作者素养方面,从"小新闻"阶段过渡到"大传播"阶段。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或然方向是多元的,但有四点应有之义:角色定位应当朝向全媒体新闻工作者;角色实现可以尝试朝向成为"意见领袖"工作者;角色素养必须做到职业逻辑与制度逻辑的完美结合;角色话语权的塑造应当朝向共同主体性导向。  相似文献   

13.
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新闻记者占据关键地位.当前,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电新闻传播形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广电新闻记者工作也受到极大影响,其职责与角色均发生改变,因此广电新闻记者职业能力与媒介素养亟需提升,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而推动我国媒体事业长远发展.本文基于对媒介素养含义进行解读,明确新媒体时代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和融合传播的严峻挑战。将新闻记者文学素养融入新闻创作中,使新闻作品增添文学魅力,是媒体融合传播的应由之路,更是现实语境环境下新闻创作的重要选择,对提升新闻作品的耐读性、可读性以及感染力、号召力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到来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需要借助融媒体的发展优势,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实现新闻采编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努力打造一支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高的新闻记者团队,为新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针对融媒体时代给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开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是给时代作纪录的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记者担负时代的重任,反映时代的生活,并且通过自己的工作给时代以影响。新闻报道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就必须充分反映时代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可以这么说,人物新闻与时代精神结伴而行。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的微视频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采访方式以及采访内容都会产生相应的转型与改变。近些年来,很多新闻采访记者不断尝试新闻采访中的新颖形式,依靠微视频平台来整合新闻采访的原始素材资料,并且与新闻媒体受众实现密切的微视频平台互动沟通。在此基础上,目前对于全面创新新闻采访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微视频时代产生的深层次影响,转变新闻记者的微视频采访思路与理念,增强微视频新闻内容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各级电视新闻媒体而言,时政新闻工作均是一项核心任务。进入媒体融合时代,由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均发生了变化,因而电视时政新闻记者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挑战,要求电视时政新闻记者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了解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特征、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本文主要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记者面临的转型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时政新闻记者有效完成自身转型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何谓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泛传播者"时代,首先有必要对新闻记者的身份进行界定,本文说的新闻记者,是指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专职的人员。更具体地说,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重新修订,并于2009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总则第四条的规定:"新闻记者,是指新闻机构编制内或者经正式聘用,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并持有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