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卓 《新闻实践》2012,(8):54-54
天津卫视求职栏目《非你莫属》2012年5月下旬的一期节目中,求职者郭杰登台后介绍自己在法国留学10年、拿到3个学位的经历,但随后被面试官质疑其法语水平,BOSS团之一的文颐更是质疑他文凭造假。此时,郭杰突然晕倒在地,主持人张绍刚则第一时间揪起郭杰的衣领质问:“你是在表演吗?”节目播出后,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起“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学历门事件”最终引爆成为公众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2.
郑天 《青年记者》2012,(30):77-78
今年上半年,天津卫视大型职场真人节目《非你莫属》中海归人才郭杰晕倒事件在网络上持续了很久才平息。其中,以李开复对此事件发出的微博影响力最大。李开复因对节目组宣扬的价值观表示不满,以节目组拖延时间未道歉为由发微博称:"万人实名抵制  相似文献   

3.
殷冉 《新闻爱好者》2012,(12):75-76
今年年初,我国电视媒体被网友广泛关注的事件,非"张绍刚质疑求职女海归刘俐俐"莫属。2012年1月16日,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栏目播出了24岁的女海归刘俐俐现场求职的过程,作为节目主持人的张绍刚对刘俐俐的用词、态度进行了一连串的质疑,导致现场气氛相当紧张;刘俐俐对他的质疑有礼貌地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最近,天津卫视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让观众感受到了媒体的冷酷.当留法求职者被嘉宾质疑后当场晕倒时,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不是即时帮扶,而是揪住对方衣领说出了“你是在表演吗”如此冷血的话语.面对《人民日报》的批评和网友一边倒的指责,张绍刚却以“同情要不来”、“该坚持的仍会坚持”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5.
《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播出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先后由张绍刚、黄健翔、涂磊主持.品牌营销指“通过运用各种市场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服务的认知过程”.①《非你莫属》英文名是“only you”,意为只有你一人可以,无人能替.节目名称将品牌与求职者及其情感建立关联,激发求职者的表现欲.  相似文献   

6.
毛益苏 《新闻世界》2013,(12):117-118
招聘类真人秀节目近来火爆电视荧幕,以《非你莫属》等为代表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成为各招聘企业品牌传播的平台,而《非你莫属》也凭借各招聘名企将节目品牌传播出去。本文试从品牌的价值定义角度浅析《非你莫属》节目中的品牌传播的联合化。  相似文献   

7.
《非你莫属》是近来收视率较高的职场真人秀节目,本文以其娱乐化现象分析为主要内容,从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非你莫属》娱乐化现象分析,对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节目组声称应聘过程严肃真实,但围绕节目却总充斥着争议与口水,显然这是一台混杂着职场竞聘和娱乐选秀双重气质的节目"我身边爱看《非你莫属》的亲戚朋友,包括我的父母都已经对我的学历有疑问了。"当着众多人的面,留法学生李晶这样说道。这是6月7日下午,天津卫视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举办的一次留学生恳谈会。不久前,《非你莫属》一位海归求职者被疑学历不实的"晕倒门"闹得沸沸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1,(10):92-93
天津卫视全面崛起,四档品牌栏目《非你莫属》《爱情保卫战》《今夜有戏》以及大型活动《追风王者归来》领衔天津卫视品牌"节目带",在当今电视节目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天津卫视率先将视线瞄准当代年轻人,关注80后、90后的"成家立业"难题,独辟"后婚恋"时代情感综艺《爱情保卫战》,解读青年人爱情困境,真实为先。全国首档大型职场真人秀《非你莫属》解读职场百态,直面职场困境,创意为先。郭德  相似文献   

10.
真人秀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出现并逐渐升温,这一现象与电视节目追求创新赢得竞争优势以及社会就业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赢在中国》到天津卫视推出的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再到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职来职往》以及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打造的《职在必得》等一系列的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些职场真人秀节目给我们带来什么?下面笔者对职场真人秀节目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叶桐 《东南传播》2015,(8):128-129
2014年11月29日爱奇艺制作的首档说话真人秀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上线。自开播以来,视频播放总量已轻松破亿。这档节目冠以"奇葩"的称号,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黑马",到底有哪些地方"奇葩"呢?本文就从节目话题、制作、选手、导师以及节目效果几个方面分析网络说话真人秀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曹珮 《今传媒》2013,(5):86-88
2012年5月在天津卫视一档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因被质疑其学历造假,不堪压力晕倒在现场。"晕倒门"事件发生以后,引起社会大众一阵热议。本文就事件进行了回顾,对其传播途径和传播过程进行分析,进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去解读此次事件,并对此事件带来的影响与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天津卫视大型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上升。本文试从"使用与满足"视角来分析其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拥有更多职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这种求职需求的存在,多家电视台推出了以求职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包括《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以《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为例,在对真人秀节目特色及功能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真人秀节目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6年6月,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第三季)在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的情况下突出重围,获得了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季播)奖,成为各家媒体报道和分析的典范.2017年1月,节目乘胜追击播出第四季,在延续前几季赛制的基础上,更是首次在电视上展开选手与百度机器人的"人机大战",引发了广泛热议.《最强大脑》的成功,也为探讨真人秀节目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6.
邓力 《新闻传播》2013,(2):199-200
在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节目中,演播室节目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演播室节目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叙事特点,在求职类真人秀节目日趋泛滥的当下,本文从节目叙事元素出发,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处,窥一斑以见全豹,总结一档成功的求职类演播室真人秀节目应该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湖南卫视试水《超级女声》,真人秀电视节目从无到有,以其娱乐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形态开始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同时也因其过分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而忽视社会功能的凸显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将以天津卫视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为例,浅析当下真人秀节目社会属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刘慧 《新闻世界》2013,(5):73-74
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是备受关注与饱受争议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代表。本文引入叙事学理论对该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泓荔,金牌栏目制作人,资深文化节目策划人。现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湖南卫视北京节目中心主任,湖南卫视在播节目《零点锋云》、《电影锋云》、《锋尚之王》栏目制片人。历任时政记者,论坛主笔,湖南卫视大型原创真人秀《变形计》创始人,日播资讯节目《播报多看点》制片人,原创文化节目《城市语文》、《象形城市》制片人,从业15年来主导并参与大型论坛,直播节会,晚会节目策划和制作,以创新力卓异著称。《象形城市》、《零点锋云》等曾入围2003、2008年《新周刊》电视榜,原创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拿下2007年亚洲电视节“最佳真实节目奖”。《电影锋云》2009年5月开始在湖南卫视每周四晚12点播出,时长25分钟,以“对中国电影说真话”而与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区分开来,成为节目的标识。  相似文献   

20.
郭红 《新闻界》2013,(1):21-24
《非你莫属》中郭杰晕倒事件再一次引起人们思考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问题。本文试图从主持人产生的背景入手,探讨主持人个人角色和媒介角色的统一性及不同角色对主持人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人价值取向更容易对受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