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氧氟沙星(Ofloxacin,以下减称OFLX)属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等特点,临床应用频度日益升高.但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现将其不良反应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耿宝琴 《科技通报》1990,6(2):93-97
(口萘)啶酸是1962年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其抗菌谱狭窄,仅对大肠、变形和肺炎等G氏阴性(G~-)杆菌有效,口服后血药浓度低,尿药浓度高,故主要用于敏感细菌的泌尿道感染。因细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从而促使人们寻找新衍生物。近20多年来水类药物研究开发迅速,在1970—1975年期间曾合成了吡哌酸、新恶酸和甲喹酸等,称第二代喹诺酮类。目前应用较多的吡哌酸抗菌谱较(口萘)啶酸广,如对G~-杆菌中的绿脓杆菌及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效,且抗菌活力强。口服吸收良好,全身广泛分布,有效血浓度可持续5h,临床用于泌尿道、肠道、胆道及外科感染等的治疗。从1976年起又开发了第三代喹诺酮类,因其均为6-氟-7-哌嗪4-喹诺酮衍生物,又称氟喹诺酮类,是一类快速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5)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面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针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7-(2-苯并噻唑基)、7-(2-苯并恶唑基)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合成工艺(2)1,4-苯并噻嗪-2-羧酸-1-氧化物合成工艺;(3)6,7或7,8并环三环喹诺酮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针对各类感染性症状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抗菌谱广、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通过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工艺的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够促进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 (FQNs)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很重要的一类抗菌药物 ,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细菌性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 FQNs类药物使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应用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目前 ,几乎所有常见的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均有 FQNs耐药菌株出现 ,部分菌株对 FQNs类药物的耐药程度很高 ,足以导致治疗失败。本文就国内临床分离致病菌对 FQNs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1 细菌对 FQNs类药物耐药性的发展诺氟沙星是国内最早用于临床的 FQNs类药物 ,最初用于临床时很少有细…  相似文献   

5.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是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可以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最终杀死细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就左氧氟沙星在眼科的局部应用及毒副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广谱抗抗菌药物,现就其作用机制及临床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现就其产生耐药的机制、克服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复杂。为了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抗感染药物常联合应用。但是,随着联合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发生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概率亦增大,不合理配伍反而起到相反的效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本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抗菌作用比较强、毒性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较少、且还可以耐青霉素酶,该类药物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在临床中的运用品种早已有70个左右。因为部分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抗菌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耐药性比较普遍,所以临床中仍然对新型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研制并运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成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半合广谱成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它的广泛普及应用,其引起的不灵反应也日益增多。从对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5-436
氟喹诺酮(沙星类)是目前我国抗菌药物3大主力品种之一,市场规模达100亿元左右,对保障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药物所杨玉社研究员、嵇汝运院士及团队从1993年开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成方法学、构效关系、成药性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他们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潜心研究左旋氧氟沙星的基因结构.药效关系、结构一代谢特征关系、结构一毒性关系,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化合物,最终筛选出具有新化学结构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盐酸安妥沙星。该药在2008年8月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时,获得审评专家的高度认可,评分列为化学类新药第一名。并于2009年4月1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新药证书,即将上市。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09,(7):34-34
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将于7月上市。临床实验证明,该药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三大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将于7月上市。临床实验证明,该药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三大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本文着重阐述一下抗生素类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头孢菌素类即头孢烯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对人应是无害的。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抗菌活力强,耐酸,耐酶,疗效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战胜各种细菌感染作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翟奕庶 《内江科技》2010,31(4):28-28,64
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及抗茵药物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强调抗生素临床应用要普及新知识及转变观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9,(7):5-6
中科院近期宣布,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将于7月上市。临床实验证明,该药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三大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8.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慧菊  康金凤  刘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36-136,14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52全自动微生物/药敏系统进行的菌种鉴定,用微量稀释法(MIC)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82%、81%,90%、85%和8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也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培氟沙星和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4%、84%、81%和81%;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和替卡西林100%耐药。结论:近年来,临床上可选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多,而细菌产生耐药性迅速增加,使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导,走出使用抗菌药物误区,做到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老年人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对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跟药物浓度高、PH值过低或过高、药物毒性作用等药物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输液速度、药物相互反应形成结晶以及封管方法、穿刺工具的选择、老年人血管特点、护士的穿刺技巧等有关。结论为防止老年人出现输注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静脉炎,可以采取如:调节药物PH值、稀释药物浓度、提高护士操作技巧、掌握药物相关的理论知识,密切监测药品的不良反应、严格控制微粒的形成,适当调节输液速度,给予正确封管。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判断并予局部热湿敷、西药或中药外敷、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可以促进静脉炎较快的好转。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是医院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抗感染性药物 ,在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类药物同时也是医院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一种 ,产生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在使用这类药物时 ,不按抗生素的原则用药 ,特别是对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防治效果寄于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希望。事实上抗生素这类药物也和其他药物一样 ,是具有选择性和一定适应范围的。如果不按照药物适应症选择用药或同时滥用几种抗生素药 ,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 ,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1 导致滥用抗生素的常见原因1 .1 药物滥用偏离医学准则。超量、超期用药 ,从而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