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陈垣先生遗赠《史纠》钞本中,有陈垣先生手书校勘批注十余处,为最新出版的《陈垣全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批注部分所未收。《史纠》六卷系明代史学家朱明镐所著史评,对上起《三国志》,下迄《宋史》的"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逐条进行辩驳。陈垣先生遗赠《史纠》钞本所用底本为清钱熙祚道光二十年刻《指海》本,分为上下两册,乌丝栏,版心刻有"学海山房"字样,每卷另起页码。卷首有"陈垣同志遗书"印,全书有朱墨句读符号。现将陈垣先生所作批注移录如下:卷一,第十六页。《宋书》,"王微传"条,"时年  相似文献   

2.
《唐鉴》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学术背景及主观因素。北宋中期的内忧外患,促使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他们为寻求出路而借鉴唐朝;借鉴的需要,又促使史学风气的转变和鉴体式史书的应运而生。于是,为借鉴唐朝,发表自己的史学观点,范祖禹写就了《唐鉴》。  相似文献   

3.
嘉庆元年,清王朝已现颓败之象,但考据学家仍囿于烦琐的训诂考据,纷争门户而不思救挽。为扭转学术风气之偏,章学诚刊刻《文史通义》,并借此构建新的史学体系,一方面倡言史学,为史学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提倡“学术固期于经世”的治学宗旨。  相似文献   

4.
元史研究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重要成就之一。有感于明修《元史》的“芜秽”,并在边疆史地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史家们相与研习、蔚为风气,形成了一股史学热潮。其中,魏源著《元史新编》,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又启近代元史研究之新风。洪钧著《元史译文证补》,首次引入外国资料从事研究,开研究元史之新路。20世纪初,屠寄扩大研究范围,著《蒙兀儿史记》,成一蒙古族专史,并在学术成就和思想水平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迄柯劭忞《新元史》著成,最终结束了清儒整理《元史》之工作。以上研究不仅解决了许多数百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填补了不少史学空白,且其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也给后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瞿林东,1937年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研究生,师从白寿彝教授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主编。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专著,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2005年上半年,邹兆辰教授对瞿林东先生进行了访谈,2005年11月又补充了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瞿林东:男,汉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书,主编《历史·现实·人生》系列(七种),发表《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略论中国古代历…  相似文献   

7.
史学审美是对史学现象和史学著作的价值评判,属于史学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春秋》的是非褒贬、《左传》的叙事简要、《史记》的实录无隐、《汉书》的周赡丰绪,受到了历代史学批评家的重视和推崇,被视为评判各类史著得失的主要标准和审美尺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发挥了导向、规范、调整和推动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蒙文蒙古史书《蒙古源流》成书于17世纪后半叶。17世纪在蒙古历史和蒙古史学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时期。《蒙古源流》的出现,与16世纪以来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思想风气,以及作者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思想意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该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根据《蒙古源流》中的有关记载,以及口传资料和清初文献中的有关内容,对该书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名号等问题进行了考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知几《史通》的创作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撰述形式和史学思想上。刘勰有着宗经的史学观,推崇言经《尚书》和事经《春秋》,主张尊贤隐讳。刘知几批判性地继承了刘勰的史学观,他从史学家的角度对《尚书》和《春秋》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隐讳的限度问题,对刘勰的宗经史学观进行了修正。刘知几写作《史通》是出于纯洁的史学理想,而且他和刘勰对经书的喜好情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史略》一书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贡献:一、《史略》在著录文书、分类等方面有所创新,是一部成熟的史籍专科目录,为历史文献学做出了贡献;二、《史略》集宋以前史学批评之大成,展示了古代史学批评的总体水平;三、《史略》体现了作者的史学思想,从侧面透露了南宋史学发展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1.
白云教授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是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专著。上编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基本形式、基本方法、基本对象、基本范畴、重要标尺、重要作用。下编探究了中国古代重要史家、史学家、史学批评家及《左传》、《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批评思想,上下编交相辉映,凸显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史学是我国古代异常发达的一门学科。《史记》以前,史学虽有很大发展,但存在许多缺陷、弱点,始终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从《史记》的体裁、内容、指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史记》在古代史学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成熟的标识。  相似文献   

13.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并且都对西方与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论撰史》与《史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史学史上诸多理念的异同,有助于深化中外史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下《史记》多被看作一部史学兼文学巨著,但史学、文学并不能涵盖《史记》的全部。从先秦以来的著述和司马迁创作的实际考察,《史记》实在史学、子学、经学和文学之间构筑一道互通互融的桥梁,并成就了"一家之言"的典范。《史记》具有史学的基础、子学的灵魂、经学的追求、文学的风神。《史记》是大历史与大文化、社会史与心灵史的高度融合,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与元典之作。  相似文献   

15.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中国史学史上叙事史学衰落的阶段,被视为中国史学的转向期之一。这样的时代学术背景导致了《史记》接受史上的重大变化,《史记》作为叙事史学典范的史学价值被大大削弱,继而在文章学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发掘和继承。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史记》对明代文章写作的实际影响也发生了改变,最具代表性的是明初文臣宋濂和明中晚期散文家归有光同样在学习《史记》过程中产生的写法和风格上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8.
胡适: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一位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最早提出“传记文学”的名词,比较中西传记的差异,指出传记文学的起源、人格教育作用。他提倡写自传,传记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些观点具有现代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同时创作了《李超传》、《四十自述》、《丁文江的传记》等传记,虽以史学价值为主,但他尝试用文学笔法写现代传记,勇于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邦瞻是明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前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他一生编撰了《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两部史学著作,形成了其独特、进步的史学思想。陈邦瞻突出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纪事本末体,使之与编年体、纪传体并驾齐驱,这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谷城是20世纪卓有成就的革命家和学者,他对史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即“历史完形论”,为史学研究开创了新理论、新思路、新理念,而且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两座丰碑。周谷城还以大量的史学著作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史学教育中,为中国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英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