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火柴     
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拿出10根火柴,并把它们摆成一排,如下图所示。然后,对同学们说:“请大家移动这10根火柴,每根火柴只许移动一次,而且每次只能移动一根,移动的时候必须是跳过两根与另—根配对。要求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把筷子如果一根一根地折,将很容易被一一折断,而将它们合在一起,则很难做到了。这就是整体的威力。你知道吗?有时在解题时,整体思考会显得非常有威力又非常美妙。不妨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3.
一枚曲别针     
二孬把讲台上别在讲义夹里的一枚曲别针丢到窗户外头去了。 曲别针是张三这节课的教具,他要用这枚曲别针向同学们讲物体的形状,他要让同学们懂得,轻轻用一点力,就可以把一枚曲别针拉得直直的,成为一根直铁丝,也可以把直铁丝弯成曲别针那样的异形。  相似文献   

4.
巧移火柴棒     
同学们,请你们移动4根火柴棒,把下面这个用12根火柴棒摆成的图形变成3个三角形, 并且要使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与原来的正六边形的面积相等。聪明的同学们,赶快动手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把‘一,二,三,四……’改成‘七根’火柴呢?”同学们的回答当然是“不能”。是的,这简单的“一,二,三,四……”,数出了七根火柴的珍贵,数出了红军战士对这七根火柴的珍视,数出了那无名战士的崇…  相似文献   

6.
谁最聪明     
贞福  艳红 《良师》2002,(17)
山羊老师给学生们出一道题:有一根绳子,长12米,做一根跳绳要用2米,这根绳子能做几根跳绳?同学们很快解答出来:12÷2=6(根)山羊老师说:“你们算得都对,如果用剪刀剪开,要剪几次?”梅花鹿说:“一刀能剪下一根,最后一刀能剪下两根,所以要剪6-1=5(次)”金丝猴说:“先从这根绳子的中间剪开,变成两根短绳子,再把两根短绳子并在一起,两刀就成6根。共剪1+2=3(次)(如图1)。”小松鼠说:“先把这根绳子按4米一根剪开,两刀剪3根;再把3根绳子并在一起,再从中间剪一刀就成6根了,共剪2+1=3(次…  相似文献   

7.
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近日,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开展了“学习民间剪纸,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学校邀请了剪纸艺人给同学们传授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8.
急中生智     
一位教师在快结束《高粱情》一课的教学时总结道:“这篇课主要讲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一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既然课主要是写高粱根的特点,那么课题为什么不用‘高粱根’。而用‘高粱情’?”该老师始料未及,一愣,迅速做出反应:“请同学们在心中默默地把‘高粱根’和‘高粱情’念凡遍。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把握学习材料,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展现机会案例1:师:同学们手上都有12根小棒,老师想请每个同学动动手,把这12根小棒平均分一分,把分得的一份举起来,并且想一想:我得到的这一份,  相似文献   

10.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有关的问题,是中考和竞赛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题型有较多的解法,以下把四种典型的解法介绍给大家,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昭 《中学生阅读》2009,(12):40-44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讲述了《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轮廓,详细剖析了什么是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和个人的关系及其影响,以及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正确态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等内容,肯定能使同学们更深刻地把握这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12.
窦桂梅 《人民教育》2023,(10):57-58
<正>我来自一所以阅读立身的百年成志学校,同学们沐浴着朱自清、杨振宁等大先生的文字光辉,立人为本,成志于学;学校里有棵长满书的大树,同学们在这棵大树下,阅读着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这一本本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书籍,让学生在日积跬步的熏染中,涵养浩然之气,激励学校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一、整体把握学习材料,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展现机会 案例1: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12根小棒,老师想请每个同学动动手,把这12根小棒平均分一分,把分得的一份举起来,并且想一想:我得到的这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世界上的每一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我们把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切物质设施、制度规范、行为习俗与政治思想统称为"民族根"文化。我国的"民族根"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历史上曾经发放出灿烂的光辉,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其典型性尤为显著。只是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和解直角三角形时,同学们遇到过这两块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即以三角形的边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题目,这类题我们把它称之为“边根综合题”.它把三角形的边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联系在一起,构思巧妙,求解时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黄淑芳 《天津教育》2022,(3):109-111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儿女精神的重要养料。对小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知识在其记忆中并不是很深刻,同时小学生还未曾意识到人生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阶段把悠久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本文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做一探究。中华民族的命脉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本色、也是底色,更是中华儿女的根文化以及灵魂的重要养料。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却很少主动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站在时代的讲台,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让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相似文献   

18.
休闲广场     
根语文课上老师在讲《根的情操》一文,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忽然,老师发现一个男同学在吃东西,便问他:“你在吃什么呀,那么好吃?”我同桌正在打瞌睡,以为老师在提问她,便站起来说:“老师,是根。”同学们哄堂大笑。普通话语文课老师总爱让同学们到讲台上说几句普通话,可叫了几个同学,都没有说。老师提示道:“这有什么难的,就随便讲几句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啦!”坐在下面的一位调皮的男同学操着生硬的广东口音脱口而出。同学们捧腹大笑。曲丽丽/山东算出来的语文老师病了,数学老师代上作文课,写作文《一件好事》。查看…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例1:376-132。多媒体动态演示:教材上的橡皮筋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根橡皮筋?用一个几位数表示?这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多媒体动态演示:教材上图示虚线框住的那一部分。师:这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下多少根橡皮筋,应该怎样算?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同学。学生交流讨论,得出以下共识:①先从单根的橡皮筋减起;②再把10根一捆的橡皮筋相减;③最后把100根一捆的橡皮筋相减。师:同学们能仿照复习题2的方法,用竖式计算出这两个数的差吗?教师…  相似文献   

20.
师:老师手中有一些筷子,第一次给你8根,第二次给你10根,谁有办法把你手中的筷子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生:充分发表意见。①1个1个地分或2个2个地分。②先把第一次的8根平均分在2个纸盒里,再把第二次的10根平均分在两个纸盒里,发现每个纸盒装9根。师:引导学生发现怎样分会比较省时、省力。生:如果先知道一共有多少根筷子,分起来就容易多了!先把两次的筷子合起来是18根,然后我想到乘法口诀‘二九十八’,知道18是2的9倍,所以每个盒里放9根筷子,就能很快分完了!师:同学们真聪明!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