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春庆 《山东教育》2009,(10):27-27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就是把作者的人生历程,思想情感,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感悟,诉诸笔端。其实文字所录载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个字——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或震撼心灵或发人深思或拍手称快,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的东西.根本原因就是作者能够对生活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所以,生活是创作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所谓"观点",指的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  相似文献   

3.
人生和历史融入到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就常常有笑、哭、无语等语境出现,它们或直接或含蓄地述说着作者自己的人生际遇,彰显着作者自己不同凡俗的个性,抒发着作者自己深沉丰富的情感,这也让无数的后来者收获了更多的人生体悟,从而能够细心地观察人间世相,慢慢地咀嚼人生百味。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八年级下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抒情,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单元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在单元复习时,我把复习侧重点放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借鉴作者的写法上,于是我摒弃了以往按课文顺序一篇一篇的复习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属古诗文单元,选有四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曲。题材多样,有信札,有传记,有杂说,有赠言,有绝句、律诗、词、曲: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无不表达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求:  相似文献   

7.
诗歌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不管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因此,诗歌要把握诗情。把握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诗词里面写"闲"情的诗歌很多,表面的"闲"而心绪不闲,让我们剥开表面的"闲"走进作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正人生就像一个由无数个点构成的圆,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物都是圆的半径,指向并回归最中心的点,这也意味着所有事物的出处都是生命。对于美妙的音乐来说也是如此,它跟生命之间连着一根脐带,这根脐带是为生命输送养料的途径,也给音乐以激情、味道和不朽的灵魂。因此,当我们听到潺潺如流水般悦耳或锵锵如大山崩塌般壮烈的乐曲时,我们会自然联想到音乐的作者,联想到他或她的人生际遇。了解作者的人生,会让我们对音乐更多一层理解。音乐便是作者人生的影子,音乐与人生的"二曲重奏"会激发出音乐课堂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余秋雨文化散文是作者在历史文化回朔中或文化景观的描述中的心灵漫话,它是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哲理思考又是对文化景观和人生的感悟,它是传统文化拨动作者心弦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考测点导航“言为心声”,作者写文章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流露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物的态度的分析。“观点态度”,在议论文中指的是论点和分论点,在记叙文中指作者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在散文中指作者借助“形”所要表  相似文献   

11.
生活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思考。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或阐明观点,或提出主张,或表明态度,这样的文章叫议论文。话题一、关于议论文的论点论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它是议论文的中心。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灵魂。怎样把握文章的论点呢?首先,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例如“最苦与最乐”、“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前者为所议论的问题,后者为作者所议论的观点,要弄清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然后再看看作者针对所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晁补之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述,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坎坷命途的悲凉慨叹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词中融凝着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喟,折射着其辛酸苦涩的心路历程。其词或豪放或婉约、或率直或流转、或质朴或妩媚、或清新或秾丽,风格各异,丰富多彩。晁词风格的嬗变与时局的变化、宦海的沉浮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作者人生际遇的跌宕起伏,其词风也摇曳生姿,不主故常。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科学之外--关于《时间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评或读后文章。作者凭借对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的阐释和响应,在科学与哲学、宇宙与人类、学术与人生之间往复议论,而作者对于人类睿智的追求和对于科学家的思想活动,以及作者个人的性格与其中西合璧式的幽默,均获得一种良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属古诗文单元,选有四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曲。题材多样,有信札,有传记,有杂说,有赠言,有绝句、律诗、词、曲;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无不表达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求:1.大致读懂课文,整体感知内容;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感情;3.了解表达艺术,体味语言妙处;4.诵读背记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单篇教学方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欣赏性美读———欣赏美画,诵读美…  相似文献   

15.
孙犁对比喻辞格情有独钟。《铁木前传》中的比喻大都采撷自日常生活,带有强烈的浪漫色彩,比喻或新颖奇特、或活泼生动、或妙趣横生。作者把对人物的感情、对人生的真切体验和对合作化时期的政治态度不露痕迹地外化成文学语言,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孙犁式的比喻"。  相似文献   

16.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在或清新隽永或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人生智慧,近年来成为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人生,也都是租来的。没有一种东西,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真正属于我们。”读罢文章《租来的人生》,作者精辟的言语让我的内心也不免沉重起来,对人生.我们许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发自内心的反省。  相似文献   

18.
魏素荣 《成才之路》2009,(13):I0008-I0008
散文意蕴丰厚、益智陶情,是主体性很强且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独特的美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凡是优美的散文作品,在情理张扬的艺术画幅中,无不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对生命现象、生活态度和人生真谛的诠释。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紫藤萝瀑布》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异曲同工,作者精心设计景物构图,佳句点缀,一气呵成,那种“韵外之致”的意境让人掩卷沉思,情感的泉水似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9.
钱静 《现代语文》2009,(11):81-82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无不是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经过情感、文势的积累,再以火山喷发之势汹涌而出,造成或激越奔腾、或悲天悯人,或悠然自得,或缠绵悱恻等多种情感态势,所以语文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兼具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相似文献   

20.
散文意蕴丰厚、益智陶情。是主体性很强且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独特的美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凡是优美的散文作品,在情理擅扬的艺术画幅中.无不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对生命现象、生活态度和人生真谛的诠释。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紫藤萝瀑布》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