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爹,转弯了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了!”有一次父亲因病没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  相似文献   

2.
爹,转弯啦     
小春 《现代语文》2005,(3):15-15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 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爹道:"爹,转弯 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 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了各种方 法,下车又推又拉,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  相似文献   

3.
转弯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年老,有经验,负责驾车,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还用青草诱之,牛也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没有智慧,它只能听凭人类的口令进行条件反射,而人,是有智慧的生灵,可是往往有时候,我们还不如一头牛。习惯常常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使我们像牛一样,没有配合习惯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武宏伟 《中学文科》2006,(11):40-40
小学生迈进了中学的大门,面对全新的领域,语文第一节课能开篇就讲课文吗? 一、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激趣是先声夺人的有效方式之一,即从讲一个故事、一首诗歌、一篇散文谈起,然后从中总结出学习语文的特点、规律、方法等。如“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从这个类似于笑话的故事中引出关于学习习惯的话题,进而总结出如何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的问题若干项,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抽象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习惯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比较有经验,亲自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的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6.
拉勾上吊     
习惯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要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7.
爹,转弯啦!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8.
爹,转弯啦!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9.
管理寓言6则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鞍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10.
驾车下山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着牛车下山卖柴禾。下山时,老父眼神不好,但很有经验,只见老父坐在牛车上挥着鞭子吆喝着,尽管山路崎岖,弯道多多,老父觉得自己驾着牛车得心应手。可是苦坏了儿子,儿子坐在老父的旁边,总是担心不已,每次在要转弯的地方就会大声提醒道:“爹,该转弯啦!”老父也总是不以为然地说:“你别瞎操心啦,没事儿的,我虽然眼  相似文献   

11.
有一对父子住在山上,他们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亲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别多,  相似文献   

12.
深刻理解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是分析生活中转弯运动实例的前提.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理解教材中对火车转弯、自行车转弯、汽车的转弯、田径比赛中的弯道途中跑、飞机转弯等实例的分析过程与分析方法,从中体会分析、解决圆周运动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即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然后列出方程、解方程.要仔细观察其他生活实例,尝试应用相关知识、规律及研究方法去分析并解决.  相似文献   

13.
给孩子自信     
为孩子创造自信的机会有一次我们全家到附近的山上去玩,那座山虽然不算很高,但对于5岁的儿子来说也算是座大山了。所以,下山时儿子非常害怕,要我抱着他。我说:“妈妈今天有点头晕,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妈妈下山。”儿子一听,顿时来了勇气。就这样,我在儿子的关心下走下了那座小山。在这里,我为儿子创造了树立自信的机会,使他由最初的胆怯变成了后来的勇敢者。  相似文献   

14.
叶子 《高中生》2011,(12):49-49
遇到弯道时不转弯,你不是碰壁就是掉进阴沟。  相似文献   

15.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人们骑摩托车或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骑车人必须向弯道内侧侧身,同时使整个车身也向内侧倾斜,才能顺利完成转弯过程。特别是在摩托车大赛中,每个运动员都有非常好的弯道技术,运动员驾驶着摩托车紧贴着轨道线、毫不减速的疾速驶过弯道,而摩托车车身及驾驶员则大角度偏离竖直方向,运动员的膝盖几乎接触到地面,那精彩的场面真是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与玩具     
电视上正播放日本卡通片《四驱兄弟》,儿子每天放学后必看不误,看得心痒痒了,就缠着我要钱去买玩具赛车。我不肯,因为儿子已先后买过数辆玩具赛车了,而且每次买回来后,他都不听我的劝告,自行拆了玩,玩了拆,拼拼拆拆,拆拆拼拼,结果把好端端的几辆赛车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身首异处。如此玩玩具,我哪有那么多闲钱让他糟蹋?所以听说儿子又要去买赛车,我便极力反对。暑假中,我和妻带着儿子去游泰山,去时是走上山的,原打算下山时乘坐缆车,可一打听,每人要45元。妻有点恐高症,更主要的是舍不得花钱,所以她就动员儿子走下山去,并许诺如果儿子愿意走下…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有时恰似弯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望不穿尽头,转弯之后,或许是一个春天。——题记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的转弯处的路段,靠近弯道内侧的路面要比外侧低,即当车向右转弯时,司机右侧的路面低于左侧的路面(一般公路转变处的路面大都是这样设计的),如图1所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下面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转弯时刻     
人们不是常说“路就在我们脚下”吗?既然是一条路,必然会有面对转弯的那一瞬,而往往在那一瞬会发生许多事。生活使者就给我们出了道证明题:转弯时刻收获非凡。一已知:车赛中最危险的地点莫过于转弯处,在那里赛车经常会因速度过快而失控,导致车毁人亡的惨剧。车手们对于转弯时刻个个都感慨非常。求证:要不要减速?证明:转弯时刻固然是最危险的,因此不得不减速,否则赛车会不听使唤。但那里却也是赛车手最能体味到乐趣的地方,可以看着前方的景物飞快地旋转,也可以感受到风呼啸而过,还可以趁弯道超越别人。在转弯时刻速度越快就越危险,而越快就越…  相似文献   

20.
1.转弯、上桥与圆周运动(1)汽车转弯,慎防侧滑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转弯所需的向心力由车轮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公路弯道处,行驶车辆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