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场·声音     
曾向一位智者讨教他对好新闻照片的见解,他提到了相当有意思的两个词:现场、声音。“现场”这个词,人们都熟悉和理解,但真正地要让照片传达强烈的“现场感”,决非易事;而把“声音”这个词用在照片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用“现场”和“声音”这两个词,去“检阅”一张精彩的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2.
闻里 《出版参考》2009,(10):8-8
日本组织几十位年轻妈妈到上海市民家做客,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上海市民颇发感慨。 有一位一岁多的日本小男孩抓起桌子上的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上海房东欲要制止,他妈妈却说:“让他去,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出了生馄饨。  相似文献   

3.
原新华社记袁克忠,退休以后利用空闲时间,将几十年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在“淮海战役”那一册照片资料中,他特别选出两张照片向我们介绍,一张是“露宿老乡门口”,一张是“冒着炮火冲锋”。摄影门金中在他拍完“冒着炮火冲锋”这张照片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关于门金中,他只知道他的名字,家是哪里?年龄多大?他都一无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5.
“这是最后的自由的野生大熊猫!”——“只有一位中国摄影师成功地拍下了这些照片,也只有当地人才可能在亚热带丛林的最深处发现这些大熊猫。蒲涛,被这种肥胖的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接受了这个挑战……” “蒲涛是中国优秀的摄影师之一……为了抓拍几张这种神奇动物的照片,他手按着相机快门要等待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这些照片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一个人几十年生活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一只手卡在花瓶里了,怎么也拿不出来,疼得直哭。他的妈妈只好小心翼翼地将花瓶砸破,把他的手拿出来。小男孩的小手被花瓶挤压得通红,却仍然紧紧地攥着小拳头。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分钱硬币。小男孩的妈妈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把手松开,那样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手拿出来吗?”  相似文献   

7.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8.
表面来看,这幅照片的视角平平,好似在那个教室里对准两个呈上下两层睡在课桌上的孩子按下快门即可.但恰恰是这种平实无华的影像表现方式,让照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的现实生存状况,引发更多好心人的关注与慨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弟小学的现状与未来,这些大问题浓缩在安然入睡的孩子身上,足以引发我们更多的联想.这张照片的最大亮点,在于睡在课桌抽斗内的那个孩子:他为什么不占用其他空着的课桌而非要进入那个狭小逼仄的空间?他的身体又是如何蜷进那小小的抽斗内的?他和睡在课桌上边的兄弟是如何分配这个午休空间的?许多让人似解未解的问题,让这个特写画面衍生出许多“画外青”,也就有了更多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新闻照片,大多是用“心”拍摄的。 杨小兵说,他1994年去陕北采访,路过安塞县谭  相似文献   

10.
有人戏说,做国际新闻这一行,多是“惟恐天 下不乱”之徒。美英部队在阿富汗开打至今的两个月时间里,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版上天天都登上十三四条战讯,连编辑都自认是“消息轰炸”。此番从美国“9·11”事件起到美英对阿富汗实行军事打击,上级部门下达了通知,对宣传口径及稿件、照片的来源,都作了极为严格详尽的规  相似文献   

11.
林晓 《声屏世界》2008,(2):23-24
近日媒体让我们与远在陕西省镇坪县的“华南虎照片事件”有了亲密接触。当地农民拍摄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的事,让“野生华南虎”这个与人二十多年不照面、不知是否灭绝的珍稀动物再现大众视野之中。“因为目击不可靠,照片可造假,已有证据不充分,难以证实华南虎的真伪”,照片的真伪便成为争论的焦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劝周自首公开信”和“以脑袋担保”的赌注,让这场争论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12.
钱勤发 《新闻记者》2001,(10):I002-I003
《新民周刊》的文章 ,我每篇都要翻翻 ,但不是每篇都用心细读。惟独雍和的照片和他的“拍摄者手记”我每篇都恭恭敬敬地认真拜读。算起来 ,自从“两人影话”栏目开出以后 ,我前前后后大约读了100多篇。雍和的这些大幅照片 ,不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还让我触摸着时代脉搏的跃动和独留巧思的艺术享受。作为新闻记者 ,雍和的照片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他不属于热衷于山水风光的艺术摄影家。他的寸心牢牢地根植于自己的职业 ,视角始终瞄准着社会和人 ,且又多为大都市里的人 ,以及人的生存空间的变化。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与众不同的构图来体现…  相似文献   

13.
黄瑞 《新闻记者》2001,(12):9-13
李 希光教授 :今天 (11月7日 ) ,岛津洋一教授应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邀请 ,专程从阿富汗前线赶到这里。为了寻找他 ,我在过去的一个多星期中 ,通过电子邮件与他联系。岛津先生的前线报道队 ,随身配备了微型数码摄像机、照相机、卫星电话 ,在阿富汗边境上对前方进行报道。他每天在距离阿富汗3公里的一个网吧里给我发电子邮件。在刚刚收到我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时 ,他说 :“如果我能买到飞往北京的机票 ,我一定到清华大学来给同学讲课。我最迟明天晚上发给你电子邮件 ,告诉你是否能来。”第二天下午 ,果真收到他的电子邮件 ,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2月8日,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称“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英国《名利场》杂志的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拍摄的这张照片获得2007年年度照片奖。图片说明词是:“2007年9月16日,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掩体里休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闻摄影不仅受到广泛高度重视,而且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相当部分的照片所传递的有效信息量很小,内容很简单,所揭示的主题也很平常。一些摄影记为了使照片有“新闻性”,便极力在字说明上“下大功夫”,用了大量背景、数字等等,结果,照片反而变成了陪衬,当然不可能具有视觉冲击力,难以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在“9·11”事件两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曾亲历“9·11”事件的徐州市孙越仁先生。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仍让他记忆犹新、心有余悸……2001年9月11日,去美国纽约商务考察的孙越仁一行4人,因导游迟到半小时逃过了生命的劫难。当时形成的录像、照片档案记录了这场经历———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档案馆的展室内保存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旁是原枣庄市政协副主席金韵华的诗句:“捷老胸怀海天宽,只爱桃李不爱官,德高望重人逝去,泪似红雨落春寒.”看着照片和照片旁的诗句,不由得让人心中产生疑问:张捷三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带着疑问,我们渐渐地走进了张捷三光辉的一生. 张捷三,名学凯,字川行,1894年1月生于峄县谭家河村,是原枣庄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在枣庄教育史上,他不仅是一位为师范教育事业奠基的伟大教育家,而且是枣庄乃至鲁南地区著名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8.
新年之际,刘宇回国休假,我们都想让他谈谈波黑见闻,吹吹他的冒险经历。然而,说不上几句,刘宇总是戛然而止,神情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我真不愿意回忆在波黑的经历,想想那些因为战争而缺胳膊断腿,甚至失去生命的人,我的那点经历又算什么。”只是当朋友们如数家珍地谈论起他拍的照片,告诉他那些照片曾深深地  相似文献   

19.
人类政治史有一个怪现象:公众人物搞不好就会突然消失。一百五十多年前照相术发明后,固然可使人音容长在、传诸千古,但在一些国家,要人一失势,人不只可能失踪,也可能从文献照片中被刷掉,“不留下一点痕迹”。幸好世间有些“资料虫”,专事收集官方照片,给历史作见证,几十年下来,竟可写成一部“官方照片涂改史”。而且照片两相对照,也显示政治斗争的残酷以及  相似文献   

20.
认识唐军,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深圳晚报》总编室值班,经常能看到署名“唐军”的新闻照片,大都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有关。照片构思新颖,色彩鲜明,经常发在晚报显要位置。有一天晚上,一个风风火火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送来一组照片,我才知道他就是唐军。他长得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我笑笑说:“唐军——不愧是唐朝的军队,能打能冲!”后来,他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毕业,调到深圳晚报社,我们成了经常见面的同事和朋友。他依然是那样风风火火,东奔西闯,拍摄出一幅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照片。记得2000年,他的一幅作品《为祖国干杯》,荣获了第三届“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的称号。2001年,《深圳都市报》创刊,——《蛟龙之舞》唐军又成了这张报纸的创业者之一。为了让《深圳都市报》有一张美好的面孔,唐军花费了大量精力拍摄图片资料,搜集新闻线索,还要不断地追踪客户,他几乎成了一个连轴转的“机器人”。难怪《深圳都市报》执行总编王实用“以社为家,爱岗敬业”八个字来赞扬唐军的创业精神。唐军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于他坚强的事业心和刻苦执着的探索精神。人贵有一种精神,高尔基说得好:“生活的方式只有两种,就是腐烂和燃烧。”在商潮滚滚、物欲横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