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话题:鼓励告状究竟对不对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感到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截稿日期:2001年11月10日★2月话题:好朋友为什么不能常聚在一起最近,在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初二年级的同班男同学,由于平时合得来,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聊天。有一天,…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摘     
从小学五年级起,学生们常常爱凑在一起,很有兴趣地谈论或争论一些抽象而空洞的问题。这种现象往往不被老师所理解,有时甚至被斥为“毫无意义的高谈阔论”。从心理学上看,学生的这类“高谈阔论”,是一种年龄特征,这与成人那种作为个性特征的夸夸其谈有质的区别。它是这阶段儿童发展抽象思维的内部需要的一种活动方式。这是因为这类谈论或争论,具有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双龙一中的朱法武校长早已把这句话当作教育的经典,对教师他是这样讲,对广大学生也经常是这样说。他认为,教师的师德应以爱为核心,因为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尊重学生,诱导学生。这种爱与教育的理论现在已深入到他的教育管理之中。一封特殊的家长来信一天,朱校长收到一封特殊的家长来信。这位家长姓单,孩子在学校初二年级就读,家长带着沉痛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共创和谐班级环境子鸣同学,看到你的叙述后,感觉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的你,对待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你所指的你们班上“打小报告”的情况,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今年学校的开学典礼,又将迎来150名一年级的新生。对于这群天真烂漫、有着五彩幻想的孩童来讲,开学典礼无疑是他们人生的重要一课。这一课如何来上?采用普遍惯用的开学典礼模式———校长提要求,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那样学生感受到的肯定是被动,是厌倦,是距离。第一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在反思之后,我们决定第一课应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因为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这样我们便开始了以“大手牵小手———让爱在我们手中传递”为主题的开学典礼。那一天一大早,学校中高年级的每位同学有序地站在了学校门口,等待着一年…  相似文献   

6.
从教23年,还依然记得刚调入新学校的那一学期,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五个班和一年级一个班的英语课,这显然是属跨年级的安排。因此,半期教研组的简报上出现了这样的评价:“田老师本学期教五年级和一年级英语,班级跨度大,特别是长期教高年级的老师,一下子教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学的许多地方都难以适应,但是田老师愉快地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由此,想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高段轻低段”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儿子童童今年10岁,在北京羊坊店中心小学上五年级,长得又高又胖,就是不爱运动。四年级的三好生落选对他触动很大,就是体育成绩拖了后腿,这让他有了压力。今年初,我看到《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说要开展“把奥运留在中国,让运动成为习惯”的活动,心想童童所在的学校是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相似文献   

8.
书香悠悠     
生活中,最不能丢掉的是书本,最不能忘怀的是师恩。我真正爱上书,懂得书的珍贵,是从上小学五年级开始的;真正激励我一生,影响我人格的,是我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李书香。记得在小学刚升入五年级的一天,学校里调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当时,全校的学生都拥挤着,叫嚷着,争抢着看新来的老师。因为我们这儿贫穷落后,条件艰苦,没有新老师来过,这回来了新老师,当然是学校里很新鲜、很激动人心的事了。看得出,每个学生都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班的老师。幸运得很,她成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上第一节课时自我介绍说:“我叫李素香,这是爹娘给起的名…  相似文献   

9.
今日快乐星     
①大家好!我叫涂晓恬,是个活泼、开朗、爱交朋友的女孩,就读于灵川县城关三小五年级。在学校我是个副班长,“铁面无私”。平时能静能动的我最讨厌的却是上体育课。这就是我,一个不能改变的女孩!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育人途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育人的效益,为了尽快地改变我校基础薄弱的面貌,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了“将德育放在首位。进行整体改革”的课题。我们选择了“爱的教育”为突破口,集中力量“以爱心培养爱心”。先在班级试点“让班级充满爱”,然后在年级试点“让年级充满爱”,最后发展为“让学校充满爱”。使整个学校成为“爱的天地”。经过三个学期的试点,  相似文献   

11.
湖北宜昌当阳市井岗小学退休教师郑琦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长期担任一年级语文、音乐课教师及班主任,最高只做过一任五年级班主任,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乡村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位乡村教师却赢得了乡亲们广泛的尊重与爱戴。这是因为,他真正地爱教育、爱孩子,他的付出带给了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爱,一个最令人头疼或费解的问题是:为什么“爱”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爱的回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8遍了,还不会,我真没办法了!”“瞅你们考的这点分,对得起我吗?”甚至.学校曾辑录的教师忌语中其实很多也是在这样的无奈下的一种渲泄,进而出言不慎。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教师自认为是爱学生的,而学生却不大认同。看来,我们需要反思,给予孩子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什么是教师所应有的爱?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接到一位母亲的电话,她很着急地说,请您赶紧帮帮我们,我们的女儿差点自杀…… 情况是这样的:孩子原来就在我们单位子弟学校读书,从小在学校里享受了一种特殊的待遇,比较娇惯任性,不能和同学们正常交往.五年级时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耐人寻味的短文。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文中浓浓的爱。因为爱,妈妈把雨衣递给儿子托利亚;因为爱,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弟弟萨沙。一件雨衣在传递着亲情,传递着爱。也正是这份爱,唤醒了五岁萨沙心底的爱,他不仅感到了被爱的幸福,更感受到了施爱的美好,所以才去保护去爱更弱小的蔷薇花。弱小的萨沙因为有爱变得勇敢,变得强大。一、从题目入手,统览全文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认读“弱”字。“弱小”是什么意思?蚂蚁和大象谁是弱小的?你还能以这样对比的形式举出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乘车     
课间操后,总辅导员在广播中宣布:“明天,全校师生乘车到蝴蝶泉春游……”“啊哈”站在球场上的学生几乎都蹦了起来,笑声、欢呼声、兴奋的谈论声顷刻淹没了辅导员后面的话。看到同学们那欣喜若狂的样子,我却担心起来:学校决定让我们五年级(一)班和  相似文献   

16.
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6年级,是我们小区闻名的“小科学迷”。去年的夏天,儿子的学校组织他参加了一次“科学夏令营”,从夏令营回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遇事总是爱琢磨,总是往科学设想上靠。  相似文献   

17.
实施孝道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梅 《中国德育》2006,1(6):39-40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总是在一进大门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也不会爱别人、爱祖国。爱自己  相似文献   

18.
杨培升 《天津教育》2005,(10):20-20
爱情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公开地谈论爱情教育,而且在上海、浙江、河南、辽宁等地已大胆尝试,把爱情教育引入中学课堂。有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有的开设“爱情课堂”,语文、英语、音乐、心理学课根据教材内容师生一起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19.
常有人这样批评现在的孩子,说当今的独生子女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爱人。事实真是这样吗?读一读本栏目的几篇习作,我可以为我们的同学们骄傲地说一句:我们的同学们是懂得爱人的,他们的心中有着“大爱”!一年级小朋友汪光凯的习作《一块小蛋糕》,写了他的哥哥因为小作者的作文被当做范文,而用自己的稿费买蛋糕“庆祝一下”的事。这篇习作是他的哥哥六年级学生汪琦代他寄给我们的。汪琦在信中说,他是《作文世界》的读者“,很有幸”在《作文世界》上也发表过习作。因此,他尝试着代弟弟投稿。“投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同龄(人)中炫耀一番…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12,(1):38
我和弟弟蒂莫西都在爸爸执教的学校上学。我读七年级,弟弟读五年级。爸爸教的班里,有个男生叫约翰。他非常爱惹事生非,因此爸爸经常会找他谈话,有时还会严厉地批评他。糟糕的是,约翰并不认为这是他自己的错,反而觉得是爸爸故意跟他过不去。于是,他经常欺负我和弟弟,把我们当成他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