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遥控模型直升机性能的不断升级和爱好者飞行水平的日益提高,十多年前在全世界兴起的3D飞行近几年获得井喷式发展。它惊险刺激的飞行内容让众多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飞手入迷(图1),使遥控模型直升机运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戴琛 《航空模型》2005,(1):62-65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想在城市中找到一块可供飞行的场地是越来越难了。所以,模型直升机的独特优势自然就显现了出来。因此,近年来练习飞模型直升机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模型直升机国产化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然而,当我和一些模型爱好者接触、交流经验时发现,在他们当中,有部分群体对模型直升机的认识存在误区,从而导致他们安装好了一架模型直升机仍然飞不成。就此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花式特技飞行以掉惊险、刺激、让人眼花缭乱的飞行动作吸引了众多模型飞行爱好者。而不断发展、创新的飞行动作,又激励着大家不停地探索和练习。在花样繁多的花式飞行动作里。有一个是模型爱好者们特别渴望去征服的,这就是“眼镜蛇滚转”(图1)——模型以大迎角,慢速前飞的同时绕自身纵轴滚转。  相似文献   

4.
星晨 《航空模型》2010,(4):53-55
RealFlight G4的应用(7) 7.“练习(Training)”菜单(3) 最后一项“Virtual Flight Instruction”为实际飞行指南,以几位国际航模大师的飞行录像为基础讲解演示飞行动作与要领,并具备实时的“跟飞”功能。点击“指南”菜单项,打开对话框,左上角为选手列表,其上有4位模型固定翼飞机国际大师和3位模型直升机国际大师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有些模型直升机初学者只想体验一下飞行,不会一直飞下去,那么电动共轴双桨模型直升机是最佳选择。新手对模型直升机了解不深,选择时更青睐价格低、到手即飞、抗风性好、3D性能佳的机型。但飞一段时间后,一些人不是惊呼上当,就是被技术障碍打消了信心和兴趣。在各模型飞行网站的二手交易区,常有新手自称不是飞电直的料,欲卖掉新购不久的机型。其实,飞不好的原因正是他们选择机型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贾谌 《航空模型》2009,(5):62-63
近年来,随着电动模型直升机飞行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日趋平民化,3D飞行终于走下神圣殿堂,让越来越多的模友体会到它的魅力。尽管不少电动模型直升机的原装电机已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飞行需求,假随蕾操控水平的提高,一些爱好者还是喜欢对动力系统进行改装,把爱机“武装硎牙齿”。  相似文献   

7.
北京航模爱好者大会暨JR技术交流会于2010年4月18日上午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模型飞行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海陆空模型俱乐部和中国航空博物馆安翔遥控模型俱乐部承办,吸引了大批北京及周边模友前来参加。活动分为两部分:模型直升机推瓶挑战赛和日本JR公司飞手表演与交流。推瓶比赛共有4位爱好者报名参加,虽惊险不断,但大家重在参与,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飞鸟  大龙 《航空模型》2009,(11):38-39
很多飞固定翼模型飞机的朋友可能会羡慕飞模型直升机的模友——模型直升机,特别是小电直,插上电池打开遥控器就能轻松飞行,  相似文献   

9.
1959年,解放军航模队创造了两项模型直升机飞行世界记录,分别为刘立天的直线飞行距离18038米和王[王恭]的留空时间22分27秒,采用的都是不对称模型。这款模型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很怪,其飞行原理也有不少特别之处。当年西北工业大学的《航模爱好者》曾发表过我的一篇介绍其空气动力原理的文章。最近,一些爱好者在看到《航空模型》的相关文章后对这种模型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0.
问&答     
《航空模型》2009,(2):66-66
天津市小曲:我是一名航模爱好者,准备买一款遥控模型直升机,想简单了解一下油劝和电动模型直升机在留空时间、飞行性能、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戴琛 《航空模型》2009,(1):26-30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公司举办的“模型直升机3D技术培训班”。由Jason Krause大师(亚拓600N模型直升机的设计者,以下简称JK)等高手们系统讲解发动机的调整、模型直升机的组装、陀螺仪和遥控器的设定等。现将课程的精华内容总结给读者,相信能为大家熟练掌握3D飞行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一帆 《航空模型》2010,(5):32-36
航空模型间接满足了人们的飞行梦想,使大家能随时“投入”蓝天的怀抱,因此一直拥有一批狂热的爱好者。不管是惟妙惟肖的静态模型,还是构造简单的自由飞模型,或是精巧复杂的无线电遥控模型……都散发着无穷魅力。但目前出现较多的都是“第三人称视角飞行”,即操纵者手持遥控器,目视远处的模型飞机,控制它完成各种动作,操纵时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宁波 《航空模型》2011,(12):12-15
2011年11月4~6日,3DX china 2011 中国公开赛在模型直升机发烧友们的热切期盼下再次登陆中国。本届大赛移师广东珠海海泉湾度假村举行,仍分为国际组.国内高级组和国内中级组3个级别。作为深受模型直升机3D飞行爱好者关注的专业大赛,本届3DX公开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有近50名国内外模型直升机3D飞行高手前来参加:大赛赞助厂商数量也有所增加,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自从俗称“拉玛”的共轴模型直升机问世以来,各种类似的共轴模型直升机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真正符合室内休闲飞行要求的却屈指可数。一般而言,满足上述要求的模型直升机至少应具备安全可靠、体型娇小、飞行稳定、操纵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胡淏 《航空模型》2007,(4):27-29
在遥控模型飞机大行其道的今天,自由飞模型飞机似乎被淡忘了。但不要小看自由飞模型飞机,哪一位航模爱好者不是从弹射、手掷飞机开始学习航空模型的呢?应该说自由飞模型几乎占居了所有的中小学航模课堂,把无数怀有飞行梦的孩子带进航空模型的殿堂。自由飞模型让我们学会了航空模型最基本的原理和知识,让我们锻炼了精雕细琢的本领,提高了动手能力。本文,笔者将带您找回试飞自由飞模型飞机的乐趣,并将介绍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股“自由飞模型飞机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素有航模“贵族”之称的遥控模型直升机也放下身价,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玩起了遥控模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17.
《航空模型》2011,(1):22-24
在众多航模发烧友中,笔者属于典型的“二把刀”群体:自由飞模型、遥控特技模型、遥控模型滑翔机、模型直升机等项目均右所接触,但都仅仅停留在初学者的级别。在多年设计、制作和放飞模型的括动中,笔者经历了太多的“炸机”事故,有时是“目击者”,有时是“肇事者”。在亲身参与的“炸机”事件中,既有一些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也有不少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重量在300克左右的小型电动遥控模型直升机已开始“平民化”:价位可以被一般的工薪阶层接受。由于该类小型电动遥控模型直升机结构可靠、抗摔能力强、飞行中损耗小、维持费用低,往往成为新手入门的首选机种。然而不少爱好者购买后,在调整和操控上碰到了困难。相对来说,国产的价格低廉的小电直调整难度更大。作为入门者,本来就没有操纵经验,再要去控制一架没有调整好的小电直,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介绍的是一架典型小电直的调整、试飞过程,可供刚入门的爱好者在调整、试飞自己的小电直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戴琛 《航空模型》2010,(4):44-49
F3C(遥控模型直升机特技飞行)是国际航空联合会(FAI)航空模型类竞赛项目之一。其飞行风格优美、稳健、大气。它虽没有3D飞行那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动作和紧张刺激的观赏氛围,但同样为众多爱好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航模爱好者桃花源式的飞行乐园——广州花都航模基地的建成,7月3日在基地举行了一场高水平的遥控航模爱好者飞行聚会。来自省、港、澳、台等14个城市和地区的320名爱好者参加了此次飞行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参加聚会的各种遥控航空模型飞机约50余架,其中有动力为100cc的汽油内燃机的像真遥控模型飞机以及数十架大型F3A、F3D和模型直升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