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文经典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其中有大量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佳作。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以诗文为教材的传统历代流行,如宋代编选的《千家诗》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中国的诗学传统承载着世代传扬的东方文化,滋润着历代学子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构成和传播内容之一,然而在历代笔记小说中,很多有关泡茶、品茶、煎茶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茶的描述和认识的思想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研究。历代笔记小说作为非主流的文化载体,其中所记载的茶产地、茶品、茶艺、茶道等比之诗文审美化的描写,更具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娟 《培训与研究》2008,25(7):15-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构成和传播内容之一,然而在历代笔记小说中,很多有关泡茶、品茶、煎茶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茶的描述和认识的思想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研究。历代笔记小说作为非主流的文化载体,其中所记载的茶产地、茶品、茶艺、茶道等比之诗文审美化的描写,更具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古诗文的赏析是实现培养小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目的的重要途径,掌握赏析视角在赏析古诗文中尤为重要。贺知章的《咏柳》是历代咏柳诗中的名篇,作者将柳树拟人化,尽显柳树婀娜之美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赏析该诗,可从题解、注释、赏析、拓展导航等视角进行。  相似文献   

5.
《菊香斋诗文钞》集作者数十年诗文创作之菁华,涉及诗、词、赋、记、杂论、论说、对联等文体,体现了“兴之所至,发而为诗”“诗以乐群,文以辅仁”“诗为事作,文为时著”等传统创作理念,承载了作者的诗文传统担当,也是作者及时代生活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经典诗文经过岁月的淘洗,成为中华民族语言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经典诗文通过一代代的吟诵得以流传下来. 一、"吟诵"和"诵读"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一方面,诗歌产生于人们生产劳动的呼号之中;另一方面,传统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富有音乐性.也就是说,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适合于吟诵.  相似文献   

7.
<正>以诗传情,品美悟情。引导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文化魅力、情感魅力,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丰厚语文素养是古诗文教学的特有内涵: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则更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诗经》首篇诗文《关雎》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堪称是人伦情感教化的典范诗文,不仅为孔子所推崇,为历代学者所看重,而且也为现代人在处理恋爱情感问题方面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出使诗》(今越文版),是迄今越南公开出版的第一部主要收录越南陈朝、黎──西山朝和阮朝历代使臣出使中国(元、明、清)期间所写的汉哺诗文选集。这些诗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在漫长封建王朝时期,中越两国实际上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的这一历史事实,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中越两国友好关系史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个选辑音译还原的是收入该集的越南陈朝使臣中国使程的部分汉字诗文,以及该集附录的陈朝皇帝和王子赠给中国使臣的部分汉字诗文。为方便读者阅读和参考,笔者对每首诗都分别作了一些简…  相似文献   

11.
陈法不仅是乾嘉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治水专家、教育家,他的诗文在当时的黔中诗坛上也有一定成就.诗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清代中期士人在独特社会背景下的宦海浮沉;他的诗义理融洽,体现其理学思想,流露出自然性情;又因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其诗还反映了儒学修养下他自身的光辉人格.  相似文献   

12.
鲍照和吴均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同是寒门出身,在仕途上不得志,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与流俗不合,诗文的立意及造境均有独到之处。后世诗评中简单概括为吴均多仿鲍照之作,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对二人的独创性的研究,淡化了个人的创作特色。文章拟从内容和形式入手,结合二人的身世背景及作品、历代诗文论来重新审视二人的创作,以期揭示其中的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杨青栋 《现代语文》2013,(11):90-91
中国古代文学光辉灿烂,成就辉煌,诗、词、曲、文、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历代文人名士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其中,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及许多写景抒情的著名诗文,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有清水芙蓉之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4.
周熠的诗歌创作由咏物诗、怀乡诗、记游诗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周熠情感和人生阅历的结晶。尤其是他的怀乡诗更是周熠远离故土,思乡、恋乡情感最为强烈释放的结果。其主题意蕴表现为周熠对故土的眷恋、对“根’’的认同。周熠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结构短小、精巧,语言质朴、自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困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作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文,新课程方案明显增加了大量的优秀篇目,可见古代诗文在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中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量的增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古代诗文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从质上寻求突破。那么如何利用古代诗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问题的提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中国古代诗文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发挥其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般以为,赋是一种在诗文之间的中间文体,然而,这种认识并没有在文体四分法中为其找到归属.赋虽然以诗为源,然而,整个赋的发展历程却呈现出清晰的远诗近文轨迹,到宋代时基本与文合为一体.从形态与体性上来看,赋,尤其是它的典型样式——汉大赋,也更接近散文.与此相关,在历代诗文集选中,赋总是被编入文集而非诗集中.基于以上事实,在诗文小说戏曲四分法中,赋应该归属于散文种,尽管它并不是典范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下五千年,古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而古代经典诗文更是古文化中的奇葩,历久弥新,不断地滋养着现代人、激励着现代人。新课程不论怎样改革,课程内容不论怎样选编,古代经典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始终保持着一席之地,而且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作为教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搞好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责无旁贷。俗话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经典古诗文大多都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效果颇佳。一、二十分钟早读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18.
正以诗文会友,用诗文寄托情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传统,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酬赠诗。它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就是酬谢之意,酬赠诗多是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与今人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除了朋友间的互相唱和之外,诗人也常常赠诗给亲友,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无数诗人词家创作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其中思想、艺术兼美之作,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这些历经千锤百炼、古今传诵不衰的优秀诗篇,闪射着历代文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我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  相似文献   

20.
在孩童时期能大量地记诵古诗文,对人一生的治学修身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在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学生要排除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大障碍,体会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抓关键词、句让学生理解古诗,为古诗配插图,把古诗文搬上舞台,结合诗词意境开展创作活动等,都是古诗文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