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经·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漂:同‘飘’)摇.”意思是鸟巢在风吹雨打中摇摇欲坠.后用“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例如宋·范成大《送文处厚归蜀类试》诗:“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鬓欲丝.”鲁迅《哀范君三章》诗:“风雨飘摇日,予怀范爱农.”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但是自成立以来便在风雨飘摇中的创造社,终于在一九二九年二月七日,便是我流亡日本后一周年光景,被封锁了.”秦牧《北京漫笔·中国人的足迹》:“凡是大规模迫害华侨的国家,都是风雨飘摇的国家.”“风雨飘摇”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条成语只用其比喻义,不用其字面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形势很不稳定”,只用八个字便概括了它的含义和用法,准确而且精辟.  相似文献   

2.
“巧舌如簧”意思是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善于花言巧语.原作“巧言如簧”.语出《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大意是:欺诈的大话,出自谗人之口,花言巧语,真是厚颜无耻.例如《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旧唐书·张仲方传》:“谄泪在脸,遇便则流;巧言如簧,应机必发.”后多作“巧舌如簧”.例如唐·刘兼《戒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柯灵《谁在撒谎》:“世间有一种人,一生巧舌如簧,专说谎话,到头来一句真话就全盘推翻了它们.”  相似文献   

3.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王充《论衡》中有好几篇涉及到夸张,其中《艺增篇》说:“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  相似文献   

4.
“苦口婆心”形容好心好意地再三恳切劝导.语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十六回:“这种人若不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地成全他,可惜那至性奇才,终归名隳身败.”例如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我和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点钟.”梁实秋《雅合小品·偏方》:“又有一位熟识的朋友……听说我患糖尿病,便苦口婆心地劝我煎玉蜀黍须,代茶饮,七七四十九天,就会霍然而愈.”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中外古今的文学巨匠常常苦口婆心地劝告人,尽可能少写废话,要写得短,写得深,写得精.”  相似文献   

5.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2,(21):58-59
“淋漓尽致”形容表达详尽、暴露彻底 “淋漓尽致”,《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淋漓:形容酣畅,尽情.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语见明末清初·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记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例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再就让我说,我也没姐姐说的这等透彻,这等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无地自容”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羞惭、尴尬到极点.语见《敦煌变文集·唐太宗人冥记》:“皇帝闻此语,无地自容.”例如宋·司马光《言奉养上殿第三札子》:“臣惶恐惭慷,无地自容,夙夜循省,进退维谷.”清·曹雪芹著、高鹗补《红楼梦》一○七回:“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承蒙老祖宗这样恩典,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老舍《鼓书艺人》:“宝庆羞得无地自容.”李国文《那年故事》:“(她)说到这里,声音低得简直听不出来,那无地自容的窘态,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7.
“秋毫无犯”意思是一丝一毫都不侵犯(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多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例如《后汉书·岑彭传》:“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齐整,秋毫无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常见书上说,某某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以为这是溢美之词,未必真有那样的军队.可能过去是没有的,解放军可真是‘秋毫无犯’.”<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8.
《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汉·孔安国传:“我视汝情如观火.”唐·孔颖达疏:“言见之分明如见火也.”后来在“若观火”前面加一个“洞”字,用“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例如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吕本中》:“公所作《宋论》四十篇,审时度势,洞若观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陈忠实《白鹿原》二章:“凡人永远也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而圣人对纷纭的世事洞若观火.”  相似文献   

9.
“色厉内荏”意思是神色严厉,内心软弱(荏:软弱).形容人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语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穿窬:钻洞爬墙)之盗也与?”后以“色厉内荏”四字成文.例如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五回:“后来藩台走了小路子,向他随员当中去打听消息,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体的了.”叶圣陶《英文教授》:“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王火《战争和人》(二)卷四:“童霜威不禁惊讶地想:唉,人的内心真是复杂!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奸魔王,看来也是色厉内荏,怕的是因果报应呢.”  相似文献   

10.
“乐此不疲”意思是乐于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因为特别喜欢做某事,而沉浸其中.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例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十八回:“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既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冰心《寄小读者》七:“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十四:“他们吃了许多苦头,对于工作却丝毫不放松,丝毫没有消极的意思,仍然是那样兴会淋漓,乐此不疲地向前干着.”  相似文献   

11.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颜色和香气不同寻常(国色:冠绝全国的美色;天香:天然的芳香).语本唐·李正封《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例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物产不常》:“又如牡丹,自唐以前未有闻,至武后时,樵夫探山乃得之.国色天香,高掩群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  相似文献   

12.
“生意盎然”意思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盎然:洋溢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景物.语见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卷五:“即天之春,生意盎然而物物欣悦也.”例如清·吴昌硕《荷花寄井南诗序》:“雪个画荷,泼墨瓯许着纸上,以秃笔扫花,生意盎然,但少香耳.”茹志鹃《阿舒》:“天暖了,人们还没来得及脱去棉袄,树上已抽出新条,花开了,地面上绿茸茸一片,生意盎然.”袁鹰《新气息从何而来?》:“这三出话剧,有一股强烈的农村生活的新气息迎面扑来,使人感到生意盎然,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包罗:包容;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语见《皇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例如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十七回:“末二句收到落梅,层次井井,包罗万象,无一毫遗漏,所以为难.”郭绍虞《从文法语法之争到文法语法之分》:“刘勰的《文心雕龙》,确是一部伟大的的著作,包罗万象,继往开来,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它特殊的贡献.”马南邮《燕山夜话·欢迎杂家》:“以儒家正统的孔子和孟子的传世之作为例,其内容难道不也是杂七杂八地包罗万象的吗?”  相似文献   

14.
“一蹴而就”与“一挥而就”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大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一蹴而就”语本宋·苏洵《嘉祐集·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也作“一蹴而至”.如宋·朱熹《答何叔京》:“由今观之,始知其为切要至当之说,而竟亦未能一蹴而至其域也.”后多作“一蹴而就”(蹴:踏;“就”:达到,与“遣”“至”同义),意思是踏一步就可以达到,形容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某种成就或完成某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  相似文献   

15.
“形单影只”意思是只有孤孤零零一个人和一个影子.形容只身一人,没有伴侣,非常孤独.语出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逝.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例如明·范受益《录亲记·遣役》:“形单影只,凄凉已极.谁知道遭着官差,把夫妇散折.”张贤亮《土牢情话》三章:“蹉跎至今,形单影只,连女朋友都没找过,青春就在刻苦的自我改造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中悄然流逝了.”熊召政《张居正》三卷四回:“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想到自己十八岁的生日形单影只,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不免悲从中来.”也作“形只影单”.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十回:“其有夫死而孀居者,既无丈夫衣食可恃,形只影单,饥寒谁恤?”  相似文献   

16.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形容看到某些事情有了称心如意的结局,从内心感到痛快.语见明·凌漾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例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五回:“像这样剥削来的钱,叫他这样失去,还不知多少人拍手称快呢!”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十二:“三个民兵回到刘家峧,一说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的罪恶,真是人人拍手称快.”巴金《随想录》一三七:“到十九日,这三名犯人真的给送往刑场枪决了.于是大家拍手称快,说是‘大得人心,大快民意’.”<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7.
读《水浒》里武松打虎那一节时,总有一种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据说,施耐庵为了把打虎的场面和情节写得逼真一些,他先是到处找人访问,听取人们关于老虎行凶吃人的叙述。他仍然感到不满足,又亲自跑进深山老林里,蹲在大树上观察老虎的各种闪展腾挪的动作。这样,他才能在小说中把老虎的凶暴写得活灵活现,使打虎中的武松显得那样威武雄壮。 按常理说,写打虎,听几次虎吃人、人打虎的故事描述也就够了,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到深山老林里去实地观察。可是,施翁却觉得“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偏要坚持爬到树上亲眼看看老虎的活动。这种“写虎先观虎”的求实精神和扎实作风,很值得今天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同仁学习。  相似文献   

18.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24):61-62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来往往,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语本《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龙.”后凝缩为“车水马龙”.例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十六回:“花红柳绿,车水马龙,说不尽灯市的繁华.”鲁迅《故事新编·理水》:“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部到齐了.”  相似文献   

19.
左宗棠性格豪爽,争强好胜,睥睨一切,不可一世,以自负闻名.在他还没有发迹之前,即夸口说:“吾可大爱,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不能为人所用.”他能吃健谈,赴宴席,一入座便杯盘狼藉,恣意笑乐,议论风生,旁若无人.如有人和他争辩,他便怒目而视,好像要把人吃了一样,非压倒对方不可.  相似文献   

20.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语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例如清·管同《饿乡记》:“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洞天.”也比喻经过自己思索或别人指点,突然悟出了某个道理,由疑惑不解一变而为通晓明白.例如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九十一回:“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你的灵性比我竟强远了.”峻青《党员登记表》:“她就在这一刹那间,像戳破了一层封窗纸似的,她的心豁然开朗,她什么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