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出版行业作为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拥有大量优质的图书资源和作者资源,在发展模式多元、变现渠道多样的大环境下,不应故步自封,而需积极主动地利用好知识付费的风口。本文以知识付费典型财新数字新闻为例,从其数字出版转型入手,对产品种类及其特点进行归纳梳理,分析知识付费为新闻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指出在知识付费视域下出版业转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从而能对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新媒体迅速崛起。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探寻新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趋势也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即:"付费墙"(Pay Walls),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自2011年以来这种模式逐渐从少数报纸采用的特例模式,成为众多欧美报纸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3.
2016年5月11日,刺猬公社“新媒体训练营”第二季正式开始招募.与一年前上线的第一季相比,它面向国内外新闻学子和参加工作的新闻从业者,以线上讲座、线下聚合的方式,由社群运营产品转化为一款内容付费产品.结合笔者的相关运营经验,本文主要探讨刺猬公社在付费社群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个体记者与Patreon网站 对于支持新闻付费订阅的出版商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陶醉和振奋的时刻.2016年,《纽约时报》的网上付费读者增加了50多万,数字订阅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7%.《华盛顿邮报》则宣布它的数字订阅收入在2016年翻了一番.《华尔街日报》的报告中也显示其网上付费订阅用户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陈永东 《青年记者》2017,(24):101-103
新媒体的创新发展,既对传统媒体产生压力,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多的新思路.最近,新媒体在内容付费方面的最新发展经验,值得传统媒体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新媒体内容付费方式日新月异 内容付费,既是传统媒体的愿望,也是传统媒体的短板.近几年,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进行过多次尝试,但多数以失败告终.然而,近来一批新媒体正积极尝试新的内容付费方式,我们从三个案例入手,理解付费的方式及逻辑.  相似文献   

6.
王凤一 《青年记者》2017,(24):56-57
为应对新媒体挑战造成的盈利困局,传统媒体推出了数字报纸付费墙,即为其数字内容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建立在互联网广告收入远超纸媒收入的背景下,是传统报业发行模式变革的一种尝试,目的就是通过收费方式探索纸媒盈利的新途径.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欧美报业曾经是付费墙模式运用效果最优的传统媒体,但在多种因素冲击下走上了曲折发展之路,其经验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普遍性.推及我国现状,新媒体变革在为传统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造就了公民付费意识增强的客观实际.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上线伊始,便获得千万用户注册;《好好说话》、喜马拉雅精品课程等付费栏目上线后,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内容付费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而呈现的新趋势.互联网不仅为内容变现提供了广阔的用户市场,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用户认知盈余,还为用户的付费提供了技术便利.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基本精神却是开放和共享,同时也是免费获取,这种技术上的精神实质和当前的内容付费趋势有理念上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是未来内容付费需要注意的方向.同时,内容付费价值几何,实现内容付费的障碍因素有哪些,这都需要传媒人给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新媒体迅速崛起。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探寻新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趋势也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Pay Walls),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自2011年以来这种模式逐渐从少数报纸采用的特例模式,成为众多欧美报纸的共同选择。"付费墙"模式并不是传统报业媒体转型期间颠覆性的改变,但是又不能将其简单概括为由免费到收费。"付费墙"模式的产生及发展也意味着传统报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其生产经营模式的商业性转变。因此剖析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深入了解"付费墙"制度的商业逻辑、可行策略和适用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及在国内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蕾 《青年记者》2017,(13):16-17
2016年以来,“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等词汇被高频次地提出,喜马拉雅FM、知乎、分答等纷纷涉足知识付费领域,布局知识付费产品市场,打造出全新的互联网付费模式.同时,伴随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或主动或被动,纷纷寻找转型路径.“内容付费”“知识变现”能否成为专业报刊的新出路?抑或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1.
殷乐 《青年记者》2017,(13):14-15
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对内容是付费还是免费的讨论和尝试就未曾中断.尤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偿还是无偿提供专业制作的内容成为探索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作为在此领域探索的典型模式,付费墙近年在欧美报业的新媒体转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也为当前信息过剩与信任稀缺环境中火爆的内容付费实践和讨论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向振军 《今传媒》2016,(7):45-46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凭借其高互动性、强直观性和便捷的转载性,对仍按照传统媒体时代发展的新闻评论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媒体环境下个性化评论、付费评论逐渐成为新闻评论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能否真正借势重焕生机,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安  江晓雅 《传媒》2018,(1):91-93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影响力加速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中外新闻业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选择了12本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类期刊,通过对这12本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类期刊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分析2016年中国应用新闻学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五个方面的议题: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重塑,专业新闻报道的机制和话题,移动社交平台上的新闻生产,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海外媒体新闻生产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应用新闻学相关研究既关注到了新闻实践领域的趋势,也存在分析对象和切入角度略显同质化、重现象描述而轻理论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技术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更是发展态势迅猛.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而且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别君华 《青年记者》2017,(21):15-16
移动传播技术的成熟使互联网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持续发生变化,先是直播平台成熟引发的行业内白热化竞争和社会话题热度飙升,再是内容付费崭露头角,并逐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付费模式从内容生产格局的边缘位置向中心逐步靠拢.2016年开始,一系列付费应用、付费栏目、付费社群纷纷上线,新媒体依然是此次内容生产转向热潮风口浪尖上的主角,但传统媒体由于具有传统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具备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因此用户对传统媒体品牌的信任度、忠诚度更容易进一步延伸到内容付费的消费模式中.因此,把握好内容生产付费的机遇,是传统媒体更新盈利模式、提升在既有媒介格局中地位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一年,是国际新闻出版业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传统出版传媒集团强化数字出版战略,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应对信息企业、互联网企业、数字技术企业对内容产业的渗透.伴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版业态正在被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重构,科技渗透到新闻出版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领域和各环节,成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7.
侯哲 《传媒》2017,(17)
近年来,新媒体艺术成为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新动向,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部分.但是,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新媒体和艺术设计两个领域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相遇脱离了自身原本所在的领域,进而相结合成为新的领域.因此,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这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打下了技术的烙印,而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又呈现出新的特点,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厘清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创作发展等,从理论上推动新媒体艺术设计,为实践做好指导.由刘立伟、袁德尊、许甲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数字·视觉·互联》一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也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如今,新媒体等被广泛地运用,使新闻传播进入了全新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也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新媒体技术就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其对信息进行传播,拓展了新闻传播的途径,增强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技术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本文从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剖析了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对策。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背景之下,只有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才能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势,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19.
王帅 《新闻与写作》2021,(1):114-1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新闻信息传播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新闻传播工作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为新闻传播工作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最大限度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用户的新闻接收需求。  相似文献   

20.
2016年互联网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似乎迎来春天,诸多强IP带动的垂直新媒体社群模式兴起,不少"意见领袖"以知识产出的方式,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在此背景下,传统电视财经媒体的转型方向似乎有了另外一种可能,发展"新媒体财经社群"体系和"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为传统电视财经媒体转型、摆脱"唯广告论"魔咒提供了机会,互联网下半场的机遇或许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