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滑县木版年画是河南省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制作工艺比较特殊,主要采用"先印后绘"的方法:先用木版印出墨线稿,然后再以手工彩绘染色。其工序有"绘制画样"、"雕刻画版"、"刷印"、"彩绘"、"装裱"五个步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植于民间文化,题材内容广泛,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美感。  相似文献   

2.
王国建 《新闻爱好者》2011,(12):130-132
滑县木版年画是河南省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制作工艺比较特殊,主要采用"先印后绘"的方法:先用木版印出墨线稿,然后再以手工彩绘染色。其工序有"绘制画样"、"雕刻画版"、"刷印"、"彩绘"、"装裱"五个步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植于民间文化,题材内容广泛,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美感。  相似文献   

3.
商用的"月份牌"除了印有广告文字图画和商号名称之外,还有全年的月份年历,是带有实用性质的广告宣传用品。无论从绘画的内容上,还是绘画技法上,月份牌画中都有浓郁的中华传统元素。  相似文献   

4.
周霁 《大观周刊》2012,(11):72-72
绵竹年画是四川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其中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最为著名,被合誉为中国四大年画。四川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中国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由于年画的制作大多数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所以又称之为木版年画。绵竹年画的历史悠久,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本篇文章主要从绵竹年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艺术特色、色彩以及绵竹年画的发展状况等方面来阐述对四州绵竹年画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月份牌年画     
月份牌年画的雏形是洋商为宣传产品而配发到中国的广告招贴。"月份牌"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当时上海四马路上有一鸿福来吕宋大票行,随彩票奉送一种《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画片,月份牌由此始名。最早介入月份牌画创作的画家是周慕桥,而被尊为月份牌年画鼻祖者的是郑曼陀,被尊为泰斗者为杭稚英,著名者还有李慕白、金雪尘、何逸梅、金梅生、忻礼良、张大昕、徐寄萍等。上海之外最著名的画家当数广州的关蕙农,被誉为"月份牌皇"。抗战之时,工商业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奇缺,使画稿订购量锐减、印刷质量下降,月份牌商人无力出资新绘,只能再版旧样。一些作品迎合日伪时期醉生梦  相似文献   

6.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肖红廷 《兰台世界》2014,(10):153-154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初审意见 一、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志强,生于一九五五年,潍坊市寒亭区人,现任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院长.长期从事民间年画的抢救保护及收藏研究,收集整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年画三千余幅.编辑出版有《潍坊民间孤本年画》(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潍坊清末年画》(山东画报出版社二○○一年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中华书局二○○五年版)等,在国家级书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相似文献   

9.
沈慧瑛 《档案与建设》2004,(2):27-29,32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苏州的工艺美术一直闪耀着奇光异彩。苏绣、缂丝、宋锦、檀香扇、通草堆花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是闻名于世的苏州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精湛,声誉卓著。其中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年画。  相似文献   

10.
王国建 《新闻爱好者》2011,(20):160-161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是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在全国木版年画中也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神话与宗教题材在朱仙镇木版年画题材中非常常见,涉及内容广泛,延续时代久远。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人物无媚态,久不褪色的特色,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上海档案工作》2014,(8):F0003-F0004
月份牌年画最早出现于清代光绪年间,其画面上附有十二个月年历及节令表,题材上多以时尚美女或中国古代故事为主要形象,在画面里画上其商品或商号,采用中国百姓所喜爱的传统年画形式,在年终岁末的时候随商品赠送。月份牌既能美化家庭,又可供人欣赏,并有其日历的实用价值,在当时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商号也借此推销了商品。  相似文献   

12.
王国建 《新闻爱好者》2011,(10):160-161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是河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在全国木版年画中也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神话与宗教题材在朱仙镇木版年画题材中非常常见,涉及内容广泛,延续时代久远。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人物无媚态,久不褪色的特色,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色彩。  相似文献   

13.
腊月的年画     
老北京年节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扫房以后就该贴新年画了.北京的年画大多来自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和山东的潍坊这些北方传统的木版年画产地.除传统的木版年画外,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因机器大量印刷,价格便宜的胶印年画已成市场的主流.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年画的品种达到上千种,内容十分广泛.诸如节俗时令、世俗风情、四季风景、神话传奇、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以及时尚新画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像"迎春接福"、"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代表作品.我儿时最爱看的是一种"连环年画".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老上海月份牌画的版式设计应从中国民间年画、古钞票设计、西方新艺术运动等设计风格入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图像分析及比较法,在纵、横两方面做一定的分析讨论,并从图形、色彩、文字等造型艺术语言入手,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告版式设计中所展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现代设计文化的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15.
杨晓兰 《出版广角》2015,(15):58-59
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一种形式,木版年画起源于隋唐时期,宋代,民俗文艺的活跃,也让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高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包括木版年画在内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本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对木版年画的出版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弘扬木版年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木版年画不仅是年节五彩缤纷的一种点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与工具.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滩头木版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倡议通过振兴木版年画的创作、出版、流通,实现其祥瑞文化、民俗信仰、礼仪说教、审美价值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月份牌?那是早年以炭精粉擦笔画设以水彩色的一种画种,最初四周配以年历及商品广告,用胶版纸印刷,形式有对开及直四开屏条,发行量极大,传布面复盖全国农村及城市,尚遍及港澳和东南亚(时称南洋群岛)等地。自本世纪廿年代初盛行,八年抗战时受到挫折,胜利后仍受欢迎。解放后实行计划经济,不用广告,废弃月历改称年画,并删除一些迷信、黄色的内容仍大量出版发行。对年画制版、印刷技术的改进,也由市文化局筹组上海市彩印图画改进会,由陈虞孙、陈秋草主其事。“文革”前,年画的年销售量为对开数亿张,是人美社乃至各省市出版社的主要财源。但自八十年代起,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更替,以铜版纸印制十三张一本的挂历应运而生,年画乃逐渐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杨柳青木版年画率先在国内木版年画界实现了现代转型。传承单位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年画作坊分化为传统型、创新型和营业型作坊并形成各自特色,部分作坊表现出企业化运营特点。年画作坊的从业人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保证年画特色,延续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年画协会的成立促使年画作坊在技术传承、组织管理、市场竞争方面朝向规范化发展,加快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年画技术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从发展经验看,传承主体对社会变迁的主动适应是实现现代转型的核心动力,通过营造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整体保护是木版年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年画是我国城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艺术,是发行最广泛的出版物。今年全国有些省、市、自治区出版社出版的年画,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从而出现了用同样纸张印的年画,定价有高有低。就以对开张印的年画来看,从一角到二角六分,有十余种定价。这种价格上的混乱现象,已引起广大读者的不满。  相似文献   

20.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自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工商业和贸易的发达,苏州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江南刻书、印书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