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微博、论坛等构成的网络媒体传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公共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两者相互激化,催生了舆论传播的新生态.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拟态环境的构建主体由传统媒体主导逐渐转向大众、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三者.哈贝马斯曾说过:“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①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剧增,特别是微博的崛起,以网民为主体的传播群体正显示出强大力量,在网络舆论阵地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成为部分舆论议题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3.
王怡 《今传媒》2016,(11):53-55
2016年4月12日西安大学生魏则西因患滑膜肉瘤病逝,事件随后在短时间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网络搜索指数的分析来研究网络用户是以怎样的视角看待此事件,分析公众舆论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图表的形式报告了公共舆论的传播在网络环境中的改变、发展,在网络舆论的多元形态下网民舆论的走向,以及此视角下网络用户所作出的反应与公共舆情传播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限制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是为了平衡信息传播,使之真正反映公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限制非法信息传播,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应审慎、科学地限制公共敏感信息传播,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相似文献   

5.
卢兴 《青年记者》2016,(32):57-58
移动社交网络所呈现的舆论动员机制革新了网络信息传播范式,赋予新闻活力,使民意表达更具张力.2016年5月,魏则西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百度有意弱化一些相关检索,但是知乎、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建构了舆论动员机制的新景观.在此事件中呈现的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动员机制,可以为相关机构掌控舆论走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佳 《新闻界》2012,(5):42-46
网络舆论的本质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网络舆论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生态学理论的视阈下,网络舆论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由舆论信息资源、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和信息规制者,以及物质技术硬环境、社会人文软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生态整体.这些对舆论信息传播、发展、扩张与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因子,在系统的发展与运行中形成了信息汇集与传播、协调与优化、调节平衡等三大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虚拟舆论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日益走向深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在信息和新闻传播领域,因特网的应用更为世人所瞩目。于是,伴随着网络虚拟舆论场的产生,就要进一步探究网络虚拟舆论场的概念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进而研究网络虚拟舆论场形成的要素,比如:技术开发、网络受众心理、商业经济的发展、传播环境的影响;网络虚拟舆论场的特点,包括: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个性化、时效性。在了解网络舆论场的大致轮廓后,就要对虚拟舆论场进行引导和控制,因为在网络虚拟舆论场里,会出现虚假新闻、色情信息、网络诽谤与隐私的传播,所以要从道德、政策、法律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事件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当前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预警、控制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事件往往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关键诱因,其传播和讨论对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半自动方法自动采集大量网络事件案例相关信息,包括网络事件的发展、传播过程和相关网络文献,建立网络事件案例库,开发了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聚类和信息计量等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以网路事件案例库为支撑,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规律,探讨了网络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引导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马静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16-117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当公共事件发生时,网民就会通过QQ、微博、SNS社区等互联网平台行进意见的表达以及情绪的宣泄,通过转发和评论功能将事件实行爆炸性的传播,便会在网络上形成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作为网上民意最为明显、集中反映的网络热点舆论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主导着网民的价值判断乃至互联网环境的发展.近年来,网络舆论负面作用逐渐显现,煽风点火、混淆视听、影响网民价值判断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从网络热点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规律入手,找到网络热点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可控环节,因势利导,探讨网络舆论的控制机制,掌握其引导策略,对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情绪是网络舆论的组成要素,也影响着舆论的传播深度和广度.海量网络文本数据的涌现和计算传播等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情绪研究的发展.情绪计算为网络舆论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不仅丰富了舆论研究的维度,还突破了原有方法的局限,能够更深入地分析网络舆论情绪的类型、表达特征和传播模式.本研究梳理了情绪计算的基本思路,以期增加人们对网...  相似文献   

11.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网络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新的公共领域,仰仗其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征,网络成为各种声音的汇聚之地,成为言论自由的可贵象征。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传播学,舆论学等理论在网络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立足"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背景,提出了"提高引导能力"、"唱响网上主旋律"等新要求。"网络舆论引导力"是"引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舆论引导者按照预期引导方向,传播一定观点与信息,并对舆论运行过程进行协调与平衡,影响被引导者意见、态度、倾向的能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必须从方向、大小与着力点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网络时代,舆论传播呈现出新的形态,舆论管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为了加强引导,需要认真研究.本文以国外网络舆论管理为参照,提供一点有关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郭海威  黄楚新 《传媒》2021,(9):88-90
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由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创新能力、议程设置能力、网络舆论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及网络舆论空间的综合治理能力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体系.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权威性、适用性、有效性、深入性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研究提出从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强化网络舆论底线思维、巩固壮大网络舆论阵地、统筹优化网络舆论治理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陆网络舆论传播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舆论的历史、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①舆论传播研究以传播学视角、运用传播学原理及研究方法,围绕舆论这一主题形成了一套拥有完整体系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项度涵盖了舆论传播的历史、舆论的属性及特征、舆论的形成与类型、舆论传播的形态与规律、舆论传播的功能与建构、舆论传播的媒体与测度等.在这些涵盖丰富内容的研究项中,网络舆论研究无疑是其中因其蓬勃的发展态势而最为引人注目的.网络舆论隶属于舆论传播媒体项之下,与舆论传播的其他媒介--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公共关系组织等并列.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建构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议题的集中向意见的整合过渡,是网络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但它只是一种表层呈现,其建构的深层动因源于舆论主体的态度指向和情绪表达.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镜像,对网络舆论的解读需要将其置于现实社会的空间环境中,网络舆论的建构过程对现存传播权力造成巨大冲击,使社会关系的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19):42-45
网络谣言基于网络这种工具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的传播形态,传播更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阔,谣言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过参与者的加工、评价、提出意见,于是完成了舆论的畸变。网络谣言舆论并不是在评价社会事实本身,而是在评价通过谣言所负载的社会信息。由于谣言所反映的这些信息一定指向某一社会事件,因此,网络谣言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构筑了一个拟像世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的描述与分析,指出网络舆论在传播中产生复杂性理论的"蝴蝶效应"现象,即个别的、偶然的网络舆论,演变成巨大的舆论势场,对现实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彰显网络舆论的传播特性。针对网络舆论传播所显现的复杂性理论的"蝴蝶效应",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应对启示:①现实问题是网络镜像世界的根源,任何网络舆论根本上是人们对现实诉求的网络表达。②舆论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促使管理部门积极地面对舆论传播中的不确定性,培育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开放性和包容性。③尊重并关注网络舆论中网民弱小又强大的"蝴蝶力量",促使"蝴蝶力量"的良性显现,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