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晗 《青年记者》2017,(8):64-65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著作权或知识产权,对影视剧业而言,IP主要指的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剧.近年来,IP越来越受到影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IP电影、IP电视剧霸占着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当下诸多基于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大获成功,让IP市场愈发火爆.  相似文献   

2.
随着IP一词被津津乐道,IP电影、IP动画电影也屡见不鲜.IP动画电影不仅是概念,也是类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个中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探究,且可以解释“粉丝经济”等现象,回答动画符号的某些象征性问题. IP动画电影“云蒸霞蔚”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汉译的意思有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智力成果权等.当IP与电影结合的时候,IP应当指的是那些具备知识产权的可供改编的创意思维或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3.
石群峰  晏萌 《传媒》2016,(7):80-82
以IP为源头可以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从IP到DP的全产业链开发过程.目前,国内影视制作企业在IP全产业链开发上面临着投资风险增大、资源匹配不足和能力准备不充分等一系列难点,本文结合对迪士尼全产业链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围绕科技融合、潜能激发、资本运作、机制创新和品牌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国内影视制作企业IP全产业链开发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档案编研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桂珍 《北京档案》2002,(12):20-22
档案编研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而且涉及两重著作权的问题,一是编研作品的著作权,二是所用档案的著作权.本文就档案编研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张岩  李景平 《青年记者》2016,(35):92-93
互联网语境下的IP开发与IP价值 何为IP?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是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传媒学者尹鸿等指出,“据我所知,国外并没有这样使用IP一词,中国用这个概念来指那些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IP不仅意味着一个文本,还意味着一个用户群”.①IP开发是指围绕着某一特定IP进行多产品的开发,传统的IP开发主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各媒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优质的IP不再局限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而是更广泛地应用于动漫、游戏、影视、主题公园等产品的开发,甚至一首歌曲、一个事件以及一个人物、形象都可以被看做IP进行开发.文化企业可以根据一个优质IP进行跨媒介的市场开发,同时,不同市场之间又可以以这个IP为核心形成合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收获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与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著作权问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了文献数字化、网络传播、数据库开发和利用中的一些著作权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和影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影视IP开发热情持续高涨.在IP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IP价格高企、内容同质化、优质IP稀缺、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本文针对IP开发的特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走出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陆朦朦 《编辑之友》2022,(10):52-57
网络文学IP的跨媒介叙事是实现不同文化产业领域优质内容价值流转和多元演绎的常态性手段。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文学IP价值开发的研究多从产业角度展开,较少有研究从受众视角关注网络文学IP跨媒介叙事过程中受众的接受、转化与迁移行为。文章指出网络文学IP价值开发需要关注受众的转化率和持续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跨媒介消费的受众主体、消费类型与迁移过程,最后基于跨媒介消费行为提出网络文学IP价值开发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瑾 《出版广角》2017,(20):62-64
互联网催生出IP产品的开发和衍生,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方式中,IP流量和粉丝营销成为卓有成效的营销手段.但是对同类型快消型IP产品的过度开发以及IP产品营销策划中的短视效应,导致IP流量和粉丝营销面临同质化的困境.打破这一困境的根本手段是对IP产品做到优选,注重产品内容价值,做好营销内容策划,让营销契合IP产品自身特点,最终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不适用性问题,提出并全面、深入地论证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数字图书馆中对著作权保护的最佳模式选择.文章首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知识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分析了采用该模式的原因及我国目前著作权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套完整、系统、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雅 《传媒》2018,(13):87-89
在众多IP电影中,有一些IP项目在市场化运作中获得了良好口碑与收益,并逐渐形成围绕IP本身为开发目的的"超级IP"."西游记"IP系列以其改编空间大、受众广泛、文本开放与文化包容力强体现了其作为"超级IP"开发的价值,同时也暴露了以其为代表的我国"超级IP"开发的不成熟的创作意识."超级IP"的孵化需要注重IP价值的系列化、品牌化、深度化与多元化相结合,强调资源整合,打造"超级IP"电影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张超 《今传媒》2016,(9):104-105
2015年,中国屏幕出现了影视剧IP热的现象。影视剧IP的快速凝聚核心受众,成本低廉的特点,深受影视制作公司的欢迎,成为影视市场一股潮流。针对目前IP影视剧的开发过于集中于商业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影视剧IP开发中的项目选择、剧本改编、内容塑造三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形态打破IP产品线上(Online)与线下(Offline)出版发行的壁垒,IP产品全媒体、全版权营运时代来临.国产动漫IP产品的开发与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建立完善的O2O传播模式,应整合现有的国产动漫IP网络出版平台,重构国产动漫IP线上与线下的评价体系,注重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融合线上与线下传播的优势,推动国产动漫IP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媛 《出版广角》2016,(23):58-59
泛音乐时代的音乐产业链是基于音乐IP而生的生态型音乐产业闭环,包括由音乐作品链、演艺产业链构成的核心层和由IP衍生链构成的衍生层.音乐IP的影视剧改编是泛音乐时代下音乐产业链衍生层中开发力度大、改编收效显著的音乐IP衍生现象.文章在探讨音乐产业链演化的基础上,指出音乐IP影视改编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凯 《传媒》2017,(19)
作为一种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内容,IP是文化产业建设中的核心要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在内容创作、多维传播和用户体验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IP制作的新模式和新趋势,认为借助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IP的开发宣传,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版权再造:IP开发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即版权.好莱坞的版权概念更注重对原创作品的“保护”,而国内兴起的IP概念则更强调对原创作品的“开发”.基于水平整合的现代娱乐业结构设计理念,文章提出围绕版权价值挖掘,先后出现和并存着三种IP开发模式:产品扩展模式、项目协同模式和众创模式.对应Ip被视作产品、项目和众创过程,IP开发从无核心到有核心最终到去核心,涵盖了行动、环境与当代神话.  相似文献   

17.
钟瑾 《出版广角》2016,(11):8-10
文学网站和网络小说的爆发,加上互联网公司以及资本的强势介入,将IP转化为影视、游戏产品,使得近两年IP市场热度不减,价格暴涨.相比之下,传统出版业却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业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视产品、游戏、图书其实是同一IP产业链上的不同形态,关键在于IP所包含的内容.换言之,出版业也可以通过开发IP,以出版物为标的,自己组建产业链,进行全版权运营.  相似文献   

18.
未来,无论服务要求传输的数据是语音、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信息,大都需要通过互联网协议(IP)来进行传输.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终端设备数量的增长,现有的IPv4网络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IPv4地址不够用是最尖锐的问题.目前可用的IPv4地址已经分配了70%左右,据IETF预测,IPv4的地址资源将会在2005年至2010年枯竭.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及时向IPv6过渡,IP地址的缺乏将会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新一代IP协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网络著作权的公共治理已形成网络平台承担自律管理责任与著作权权利主体积极参与的基本模式.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网络平台自律管理不足等原因,限制了网络著作权公共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在坚持协调网络平台和著作权权利主体形成合力的基础上,从增强网络平台的自律管理责任和构建网络著作权自治管理制度等层面进行创新,能有效提升网络著作权公共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基于优质图书内容、作家群体和粉丝群体,构建了一个打通文学、游戏、动漫和影视等多种文化业务领域的IP生态体系.目前,以网络文学IP为原点孵化出的IP衍生全产业链,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网络文学平台扩大IP影响力,推进品牌化运作,实现IP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文章针对网络文学IP的生态体系概况、衍生路径与运作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泛娱乐背景下网络文学的IP价值、跨界共生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