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大中学生中间进行定期的数学竞赛的传统已有五、六十年历史了.迄今为止,美国的中学生数学竞赛有:美国中学数学竞赛(AHSME);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美国数学奥林匹克(USAMO)和美国初中数学竞赛(AJHSME).1.美国中学数学竞赛 1950年,美国数学协会首次举行中学生数学竞赛,参加对象仅限于纽约近郊地区.到1957年,这样的数学竞赛开始发展为全国性的竞赛.由美国数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数学建模教学团队的现状,提出了优化团队成员、加强教学改革、以科研促竞赛和开展竞赛培训的团队建设的四个具体措施,从团队教学成果、竞赛成绩、科研成果和功能多元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3.
无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听单墫先生授课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墫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传播、普及和数学竞赛的高级专家,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单先生主要从事数论与组合方面的研究,很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中国科技大学“论文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奖”、“红杉树”园丁奖金奖.  相似文献   

4.
求代数式极值的题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很多.我在准备初三数学竞赛期间,做了很多求代数式极值的题目,发现“配方”用得较多,但具体求解时,要应用一些技巧和方法.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张含烟 《成才之路》2011,(24):44-I0017
他从小天资聪颖.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中学时,曾一举夺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区冠军。因此,长大后成为一名数学家,对他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不到一年后,他竟选择了放弃数学。  相似文献   

6.
在万众创新驱动下,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分析了数学建模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意义;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该校基于数学建模竞赛的建模思想融入、理论学习、竞赛培训、竞赛参加、相关科研与毕业设计"六位一体"创新设计体系的建设情况;并以监控视频前背景分离为实例,进一步说明数学建模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该校在数学建模实践教学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成果喜人。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美17年数学建模试题比较的数学实践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与美国17年来数学建模试题进行了分析、比较与研究,指出当前学生在学习数学建模、发挥数学建模的实践功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指出了我国历届数学建模竞赛试题本身的不当之处。还对国内数学建模竞赛及数学建模教学中需改革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等数学》2011,(8):49-49
自1982年11月创刊以来,在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数学学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数学教学和数学竞赛方面作了传播的工作,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可。在此,编辑部衷心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及各位前辈对本刊的关怀、鼓励和支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奥林匹克活动,活跃数学竞赛命题研究工作,交流数学竞赛命题成果,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等数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第三届数学奥林匹克命题比赛(第一届1989年,第二届1992年)。  相似文献   

9.
《中等数学》2011,(7):49-49
自1982年11月创刊以来,在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数学学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数学教学和数学竞赛方面作了传播的工作,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可。在此,编辑部衷心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及各位前辈对本刊的关怀、鼓励和支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奥林匹克活动,活跃数学竞赛命题研究工作,交流数学竞赛命题成果,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等数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第三届数学奥林匹克命题比赛(第一届1989年,第二届1992年)。  相似文献   

10.
《中等数学》2011,(9):49-49
自1982年11月创刊以来,在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数学学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数学教学和数学竞赛方面作了传播的工作,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可。在此,编辑部衷心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及各位前辈对本刊的关怀、鼓励和支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奥林匹克活动,活跃数学竞赛命题研究工作,交流数学竞赛命题成果,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等数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第三届数学奥林匹克命题比赛(第一届1989年,第二届1992年)。  相似文献   

11.
<正>长久以来,中国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同龄的美国学生好很多,例如,中国小学生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了,但同年级的美国学生连加减法还做得磕磕绊绊。中国很多中途去国外上学的中小学生也纷纷表示在国内学了几年数学之后,外国学校的数学课学起来很轻松。由此看来,中国的数学课确实比美国更难、更有深度,而中国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各类数学竞赛中的成绩也的确都非常辉煌。  相似文献   

12.
<正> 数学竞赛如体育竞赛一样,体育竞赛的目的主要是展示参赛者的健壮的体魄、运动技巧,综合反映其精神面貌,推动更多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数学竞赛的目的则是反映参赛者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灵活思维的能力,综合反映参赛者的智力水平,推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传播。 如今数学方面的竞赛有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如由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组织的“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美国的大学生普特南数学竞赛等。这些赛事的竞赛题目是确定型的,每个题都有肯定的“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回想起来,数学竞赛算是我在美国交流学习期间投入精力最多、耗时最长的一项活动了。虽说在国内也参加过数学竞赛,但是在美国参赛,感受完全不同。中国学生对待数学竞赛,就像是一群"敢死队"队员,没日没夜地做题,大量的辅导书,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足以让参赛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对他们来说,竞赛  相似文献   

14.
集合的分拆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各种数学竞赛中出现的有关集合的试题很多,本篇从数学竞赛的角度讨论一些关于集合方面的题目,先介绍集合分拆的概念。设M_1,M_2,…,M_n,是集合M的非空子集,满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很好的一种途径。本文首先讨论数学建模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意义,其次,讨论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我国研究生建模竞赛的发展历程,最后介绍了数学建模类丛书的发展。希望能通过本文,使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数学建模和数学建模竞赛。  相似文献   

16.
厉倩 《数学教学》2008,(7):20-22
排序不等式以前是高中竞赛数学的内容,在新课标中已作为选修内容,一般说来学生在理解排序不等式时没有难度,然而在应用时,却有很多难点和疑点,本文试图从排序不等式的应用方面作些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向量是现代数学“数形结合”的产物,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利工具。在数学竞赛试题中有很多直线型的平面几何问题可通过向量法巧妙解决。在指导学生进行平面几何竞赛训练时,适当渗透些向量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本文就直线型的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试题探讨有关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公布,河南省共有6所院校获得全国一等奖11个,河南科技学院就占了2个,还有5个全国二等奖,总成绩在全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数模竞赛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在1985年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1992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数学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一届的活动,其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竞赛形式是3人一组,在3天72小时内共同解决一道来源于工程技术或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目前,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学建模竞赛还比较陌生,因此参加这样的竞赛带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收获无疑是独特的、丰富的。本期选编的这组稿件,就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河南科技学院教师和学生在备战这项赛事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从竞赛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高新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建模,是目前发展数学科学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这就向大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结合数学建模竞赛,提出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短波     
上海财大学生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不久前,由上海财大98届学生杨扬、谢斐、吴锋和方纬、叶筛政、陈翔组成的两支代表队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这是该校首次组队参加该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