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通过一些例题来了解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整体法就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思维的整体性上,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中,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由于整体研究可避开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不致于被表面现象搞得眼花缭乱,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简易。  相似文献   

3.
朱琴  赵诗华 《物理教师》2011,(10):68-69
有些物理问题,在分析物理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状态,即两物体共速的状态.这往往是连接前后两个分过程的临界状态,需要分析物体或系统在此共速状态下的受力情况,相应的加速度等等.对这类问题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4.
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物体的运动,而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它的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决定的.因此,研究物体的运动离不开两个分析:分析受力和分析运动情况.进行这两个分析时,总离不开研究过程.因而研究物理问题时,要重视分析过程,并从中寻找关键状态,进而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求解.  相似文献   

5.
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物理规律,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称之为图象法.物理图象有很多类型,如模型图、受力分析图、过程分析图、矢量合成分解图、函数图象等.图像法能够根据题意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简洁的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所以图像法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标要求"能用公式、图象等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针对高一学生初学变速直线运动,用公式判断物体运动快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三个实例对比用公式法和作图法判断物体运动快速,可以看出用作图法更直观便捷且不易出错,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竞赛和自主招生等考试中,经常出现用递推法解决的试题.递推法适用于求解物体间多次相互作用或无限次相互作用的情境.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物体间有多次相互作用且运动具有重复性.其处理方法是:可以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先后顺序,列出开始阶段的三、四次的运动关系式,归纳出通项式;也可以分析任意一次作用的情况,根据物理规律,直接求出通项式.然后利用数学规律如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等方法求解.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根据物体运动规律对通项式进行分析求解.现就这一类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9.
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相对运动在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秋发 《物理教师》2008,29(5):63-66
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总是要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以此来衡量其他物体的运动,这个物体称作参考系.事实上,我们总是在研究相对运动——物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原则上参考系可任意选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运动关系时,适当地变换参考系,考查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可使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得到简化,从而方便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决物体相互作用的能量问题时比公式法更直观、更形象、更简洁.但在以往出现的求解能量问题的文章中,  相似文献   

12.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对系统内的物体逐个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相似文献   

13.
薛小丽 《快乐阅读》2011,(21):138-139
众所周知,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量的关系,必须依赖数学作为研究工具。数学工具运用得当,可使物理问题的解决变得迅速正确、条理分明、概念清晰。所以,如何选择适当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正确使用,就成为物理研究以及物理课程和物理解题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在笔者执教过程中,学生物理解题过程中,用到较多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比例法、三角函数法、图象求解法、指数对数法、几何图形法、数学极值法、数列极限法、导数微元法等等。本文着重讨论三角函数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综合题中,所涉及到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或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常称为"整体法".整体法是一种特殊的、简捷的解题思路.由于它把题中涉及到的几个物体、几段运动过程或几个未知量视为一个研究对象(系统),化零为整,轻松应用物理规律,是求解综合题的"魔针",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本文谈谈整体法在力学综合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5.
赵渭东 《学周刊C版》2013,(5):154-155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已能较熟练地解决单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找出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实际过程进行联系等。而对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击和相遇问题,学生对实际问题很难联想,对问题难以抽象处理,不知如何分析,若教师此时能利用速度—时间图像(以下简称v-t图像)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物理过程,使运动形象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图象法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高考的能力中就有“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表达”的要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因为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等多个力学规律,物理过程变得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和容易出错。在v-t图象上画出每个物体的运动图线,来帮  相似文献   

17.
曲线运动中的追逐与相遇问题,常涉及到多个物体,每个物体运动情况不相同,比直线运动中的追逐与相遇问题更复杂。面对纷繁复杂的运动过程,学生常常理不清头绪,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难以下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探究,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具体说就是:首先依次分析每个物体的运动情  相似文献   

18.
整体法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所谓整体法,就是将几个物体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整体法运用得当,能简化物理问题的中间过程,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和正确的方法.有些物理问题各物理量间的空间关系,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则是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对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通过画草图的方法,把关键之处分析清楚,从而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把这种通过画草图理解题意、弄清物理内容的分析方法简称为图示法,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题说明图示法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物体先后经历多个物理过程,由某一初始状态达到某一定态,在发生的多个递进的物理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物理环境不同,主要指温度、压力、场环境以及有效长度等若干个物理量发生变化,物体受力特征和初始运动条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后续发生的物理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因此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发生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