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前些日子收到一位学生信息:老师,我的数学……挂了。这是一位正读初三的学生,小学时我陪伴他46年级,数学成绩挺好,也属于有学习后劲的学生,只是做事有些拖沓,怎么就"挂了"呢?我忙着回复,一条还没发出,他的信息又来了:"其实那些题我都会。""噢,是单元考试吗?怎会又挂了?得反思一下啊!""是,我反思一周了,有成果了。""成果?""彻底纳入体系"……好一个"彻底纳入体系"!试想一下:在单位时间内完  相似文献   

2.
试卷中有一道题:用“不是……就是……”造句。有一位优生这样造句“:这些天复习考试,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不是打我就是骂我。”这让我很是惊讶:这位学生在班上的成绩是优秀的,他不可能考不及格。他的家长,我是了解的,是一位很民主的家长,应该不会对他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怀着疑问,我在课余询问了这位学生“:这些天你的爸爸真的对你不是打就是骂?”“不是。”“那你为什么在造句的时候那样写呢?”“这不是造句嘛!”孩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我。“造句不就是编吗?”孩子又说道。凑巧的是,晚上回到家里,我看到二年级的女儿的试卷上面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3.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里有句生动而富于哲理的话:“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花的。”教师对学生必须真诚,最根本的是心诚,就是对学生的爱、深沉的爱。有位教师,一天放学后,他让几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留下来补课,他对学生说:“你们的数学太差了,老师帮你们补课,好象一只只‘破锅’,补好就是好锅……”他满以为学生会听话、甚至会感激他。结果呢?“老师、我去拿书包。”“老师、我去小便。”“老师、我去……”学生一个个溜走了,教室里空空的。他苦苦思索:老师放弃了休息,诚心诚意帮他们补课,他们却一个个溜掉,为什么?感到很恼火。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无锡市教育局会议室里正在举行班集体建设信息交流会,一位面庞清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来说:“我在暑假中结合自己创建班集体的实践,思考了一些问题,它们是:1.群体目标的凝聚作用;2.人际选择的变化与班级结构调整之间的变化,3.评价性班会的方法与功能;4.学生自我控制力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利弊;……人们凝神屏息地听他侃侃而谈,1、2、3、4、……24,整整二十四个问题。“他是谁?”人们议论开了,“他从哪里获得这么多知识?”“他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思考这么多问题?”……他叫单本荣,是无锡市西新中学的一位班主任。作为一个过去的六七届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5.
一位语文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名学生正在数说他“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在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无疑,这位老师的课堂惯用语存在一些问题。实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位当企业头头的朋友,老爱在居室挂个自书条幅,前年见他写了幅先贤古训:“吾日三省吾身.“读罢不禁为其自律精神肃然起敬.今年见他又加了一幅:“吾日三问创新.“读罢又不禁为其乐于仿古创新、紧追知识经济时代而击掌叫好.……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除武120÷4”,要求学生上台写出除式表示的三种意义.学生甲上台后.写出:①求120是4的几倍,②求120包含了多少个4.③求把1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结果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表示异议,认为学生甲的解答是错误的.理由是,学生甲把三种意义的顺序搞错了,应该把第③个意义与第①个意义调换才正确.面对学生这突如其来的异议,怎么办?当时我没正面地表示与否,而是提问上来板答的同学林××,问他在家的乳名叫什么?他回答说叫“阿狗”.(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接着我叫:“林××!”他站了起来.叫他坐下后我又叫:“阿狗!”他又站了起来.我又叫“阿狗”,又叫“林××”,他坐下后又站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突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我问:“你知道什么啦?”他说:’“林××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他写出的三种意义都表示120÷4,这跟三种答案的顺序是无关的,就  相似文献   

8.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是新课程里的一大亮点。小学生的年龄虽然不大,但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向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数学活动课案例片段,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与体会。【案例片段】(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展示成果)师: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家用的塑料袋最少,小明家用的最多。生2:第8小组用的最多,…  相似文献   

9.
“大吹”老师姓武,是28年前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吹”是他的同事们给他起的绰号,慢慢地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昨晚又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大吹”。还没有进入他的班,就听人说:武老师跟着父亲到过外蒙古,特能吹,天南地北无所不晓,高山大海无所不讲,经常挂在口头的话是:“谁要不听话,看看我的大巴掌!”一听他讲课,果然名不虚传。在数学课上你就好好地讲你的数学呗,他不,先是背诵几首唐诗宋词,满脸得意地说“怎么样?我的水平还行吧?”然后大讲特讲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基础啊,连语文都学不好的学生,怎么能准确的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0.
说话间,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在眼前了!西西在祝愿读者朋友们“六一”快乐时,自己却开始犯愁了——今年,拿什么“奉献”给读者朋友们?一位小读者的电话打破了僵局……电话中的小读者:西西,为什么要有儿童节呀?西西:这……(西西语塞)电话中的小读者:我想到网上过“六一”,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西西:噢……(西西再一次语塞)忽然,西西灵机一动!西西:到2004年第6期《快乐信息课》中找答案吧,现在保密!嘻嘻挂上电话,西西顾不上擦净额头渗出的汗,一溜烟儿直奔电脑而去……  相似文献   

11.
那次,我在兄弟学校开了一节公开课。课一直上得非常顺利。当课接近尾声时,我在每个组里叫了一名学生上台做一个简单的练习:看拼音写词语。无意间叫到第四组的一位男生时,他却低垂着头,站着不动,好像在接受审判一样。这时,有学生说:“老师,他不会做的,他成绩很差,胆子很小,我们老师都不叫他的……”我不觉一愣,心想:让他坐下,再叫一位?然而男生那沮丧、自卑的样子却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我便走到他身旁说:“黑板上的拼音你能念吗?”他没回答,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我对大家说:“谁愿意帮他?”话音刚落,立刻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我又对男生说:…  相似文献   

12.
我们物理老师说话总爱带句“是吧?”某节课上,他说:“这次你们班有5位同学考了190分以上,有15位同学考了180分以上,有35位同学考了100—180之间,有5位同学不及格……”未等他说完,全班异口同声接道:“是吧?”老师气得脸色发青。蒉我班有一个“搞笑三人组”。某日,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一位同学,三人中的老大不以为然:“他有进步,哼,笑死人了!”第二位接着说:“人笑死了!”第三位又马上说:“嘿,死人笑了!”全班狂笑不止。蒉某位同学写关于学校运动会的作文时这样写道:“裁判的枪声一响,运动员们像脱了缰的野狗一样狂奔不止,你争我赶………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读九年级的小邻居,他的数学成绩不好,妈妈担心他考不上好一点的高中,特地给他请了家教。可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他还没有进步的迹象。他着急了,问我“:我不明白,我是不是在数学方面有些弱智?”我问他“:你上课认真吗?”“认真呀,我已经很努力了。”他诚惶诚恐地回答。不过,他回答的却和我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他的数学老师反映,他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我又问“:你喜欢数学吗?”他说不喜欢。我再问“:数学很有意思呀,你为什么不喜欢呢?”他呆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话——他认为学那么多函数一点儿也用不上。答案毫不费力地被找到了,他没有…  相似文献   

14.
大笑八声     
1.尊称语文课上,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孔子、孟子的文章时说道:“古代如称对方为‘子’,那是尊称。”一个学生说:“包老师,那您在古代的尊称是……”包老师:“……”2.健忘教授博学多才,只是健忘得厉害。一次,班里来了一个新学生,坐在后排,教授见了问他,你从何处来?回答是云南。第二天,这位学生坐在了前排,教授见了又问他,你从何处来?回答依旧。教授喃喃地道:“又是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可是昨天坐在后排的那个学生到哪里去了呢?”3.才错一个字一学生对同桌说:“我爸爸看了我的作文后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只因为我写错了一个字。”“一个字?”“就…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去游玩。他雇了一条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教授听后摇摇头说:“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会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说到这儿,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雨就要来临。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教授愣了愣,答道:…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与同事闲聊时,问他们:“学生是不是教育的资源?”同事们都说是。“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资源?”同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回答的很模糊。问完他们,自己也在想,学生到底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一日,一位教师教学《加法应用题》一课,当他给学生讲解“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了7只,一共有多少只”时,一位学生举手,也说一个题目:“妈妈昨天买来了15个果冻,我吃完了,要妈妈今天再给我买20个果冻。”没说问题他就坐下了,老师请他再补充上问题。“妈妈一共给我买来多少果冻?”经他这么一说,其他的学生也跟着来了,也要出题目。有爸爸买鸡蛋,又买萝…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过程当然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方法联系在一起,但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这些结果。经历过程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体会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猜测、验证、证明、反思……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为重要。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这段“过程”呢?又如何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基本形成“了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的数学教学模式,有…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谁写的学校后勤主任到教室检查课桌凳的保养情况,发现一空位课桌上刻了几行字,心里顿觉不快,就冲邻座学生:“这是谁写的?”学生探过头一看,上面写的是《再别康桥》,就说“:是徐志摩写的。”后勤主任气愤地大声说:“你告诉徐志摩,下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将吃午饭上午第四节课,小新肚子饿了,无心听课,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醒他:“1.130,小数点向后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小新毫不犹豫地回答:将吃午饭.”我是画家“大夫.”一位贵妇人尖叫着,猛然闯入一位老先生的房间,“请您一定要如实地告诉我,我究竟得…  相似文献   

19.
(上接第260期第12页)   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有位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记笔记、做习题.“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在高中毕业班任英语课教师,班里有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志在高考时报考外语专业。正当全班同学紧张学习迎接高考时,我发现这位同学的成绩突然直线下降。他上课时心不在焉,自习课松松垮垮。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万分焦虑。“是他自满了?”“骄傲松劲了?”“或许……?”我脑中闪出一连串的疑问。我又对这位同学作了仔细的观察,发觉他似乎有点怕我,上课时我们的目光一相遇,他就马上低下头。他走起路来,无精打采,心事重重。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