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63%,约为同期GDP的1,7%。为了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长期不断地与洪水作斗争,与洪水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卷头语     
《视听界》1991,(5)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打破常规,用本期的绝大部分篇幅,编印了《抗击特大洪涝中的江苏广播电视》这一大型特辑,呈献给诸位读者,呈献给我省广播电视战线上的全体同志。我们也愿以此实际行动,寄托本刊系念和慰问灾区同胞的一片衷情。今年六七月间,江苏(还有一些兄弟省区)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千里锦绣田园顿成泽国,损失严重。然而,有党  相似文献   

3.
今年江西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降雨之强、流量之大、险情之多、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有些地区的降雨甚至列同期有记录以来第一位。特别是6月21日江西省第二大河抚河唱凯堤突然决口,是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出现的最大洪涝险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强有力的支持下,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全省力量,投入到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抗洪救灾斗争中,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抗洪壮歌:48小时紧急转移10万人,创造了无一人死亡的奇迹;两天时间妥善安置5万多受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军民携手奋战三昼夜,提前3天完成堵口任务;鄱阳湖周边地区和长江沿线实现了"不亡一人、不溃一堤、不垮一坝"的目标;及时部署灾后重建,迅速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场特大洪涝灾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实施以来,江西省军民遭受到的最大一次考验。这场抗击特大洪涝灾害战斗的胜利坚定了江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崛起和新跨越的信心。这场特大洪涝灾害考验了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他们在见证和记录4400万赣鄱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支作风优良、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感强,能打硬仗且人民信得过的新闻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报道:武警日照市支队的新闻干事张兴杰,凭借千余篇发表的稿件,最终被日照日报社提前半年录用为专职新闻记者。1986年入伍以来,张兴杰酷爱新闻写作,从一点一滴学起,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稿件千余篇。今年他被确定为转业对象,消息一传出,驻地市委宣传部、报社、电视台、教委争着来“挖”人才。日照日报社以比其他单位更为优厚的条件录用了他。而该支队同期一转业干部因家境富裕,在部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他今年被确定转业时,坚信只要肯出钱一定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可…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由于连续不断的洪涝灾害.不少单位的档案不慎遭到洪水浸泡,有的因抢救不及时而成了档案砖,严重影响档案的作用,威胁着档案的寿命.笔者经反复研究与试验,从中摸索和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抢救办法,具体分为四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南国涝灾     
进入6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6月16日,此次灾害过程已经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9个省(自治区)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影响,因灾死亡63人,  相似文献   

7.
记者新风     
翻开9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就被《骑车千里看丰收》这篇通讯的标题吸引住了。骑车,而且千里,多别致,多新鲜! 记者骑着自行车专走乡间小道,深入到农村的偏僻角落,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人物,因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10,(11):F0003-F0003
女孩因美丽而可爱,因可爱而更美丽,为寻找、发现、拍摄“湖北可爱女孩”,6月10日,湖北日报视界网动员其与之签约的数千摄影师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共寻美嘉购物杯“湖北最可爱女孩”。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25年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进行了三次改动,迄今已经从当初的12.8万公顷缩小到8万公顷。那么,4.8万公顷的湿地哪里去了?"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新确界后,面积从12.8万公顷缩小到8万公顷。"这一条消息里说的保护区,是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黑嘴鸥之乡盘锦湿地。可是,这块湿地缘何陡然缩小了近5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一次全流域洪涝灾害,8月中旬之后,嫩江、松花江又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肆虐的洪水撕开了一道道堤坝,淹没了一幢幢工厂、民房,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然而,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全国上下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千里太行山的西麓山西盂县,有一座千峰叠嶂,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潺,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迷人的山峰,名曰藏山。藏山因春秋时期藏匿"赵氏孤儿"而名扬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以桃园弑君之恶名强加于  相似文献   

12.
今夏不平静,连绵不断的雨,节节上涨的湖,古城镇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抗击特大洪涝灾害的斗争中,镇江人民广播电台、镇江电视台的干部职工,经受住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年轻的手描绘出又一幅恢宏的抗洪图。正如他们在总结时所说:“关键时刻表明,广播电视队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发生的“8·17”洪涝灾害灾情严重,引起高度关注。快速、准确、适当地报道灾害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监测环境、满足受众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体现。本文从此次“8·17”洪涝灾害报道入手,浅析报纸在灾害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探讨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千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周围总是存…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一场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袭击省会城市南昌,江河湖泊水满为患,南昌城在外洪内涝的夹击下,城郊千里圩堤险情不断,全线告急。面对来势凶猛的特大洪水,四百万南昌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共同打响了一场保卫省城和家园的战斗。在这场战天斗地的搏斗中,南昌有线电视台新闻部全体采编人员以特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抗洪一线,与守堤群众和官兵风雨同舟90天,将一幅幅精美的抗洪抢险历史画卷再现在观众面前。南昌有线电视台新闻部《洪城经纬》采编人员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真实地记录这段珍贵而又难忘的…  相似文献   

16.
《东南传播》2010,(10):F0002-F0002,F0004
自6月13日以来,福建省遭受了连续15天强暴雨袭击,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重创闽西北各地。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湖北省黄石市遭遇罕见洪水侵袭.虽然已经过去18年,但是那段与洪水斗争的经历是每一个黄石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全市188万人受灾,112人因灾死亡,117万亩农作物受灾,600余家企业因灾停产、半停产,学校、车站、码头、电力等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面对洪水压境的严峻形势,全市百万居民在80余天大汛期间百折不挠、团结一致,抵抗住了上游8次洪峰过境的压力,确保了长江大堤的安全,确保了黄石市区和大冶、阳新城关的安全,取得了抗洪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8.
探寻灾害报道的模式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近来,围绕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防灾减灾报道形成热潮;印尼海啸和我国南部部分省区因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也令媒体投入不少报道力量,引起我们对防灾减灾报道的思考.我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科学的预报和公众充分准备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在人类的预防手段难以达到足够准确的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刚刚结束的平陆县三桩因电力致残案件中,平陆县电业局利用档案打赢了三场官司,应了那句老话,"千年文字会说话."  相似文献   

20.
万明 《新闻天地》2008,(6):17-17
震灾后的平武县南坝镇河家坝村,滔滔涪江奔腾而过。因跨江桥已在地震中垮塌,数千名武警、消防官兵和各类救援物资被堵在河的南岸,无法过河增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