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教材、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所获得的解题能力、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是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学会解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层次、落实育人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供给和环境等多重维度交织影响的产物。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抓住学生参与这个行动前提,构建教育要素准备与学生接受获得的结合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贯通提升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使用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是新媒体时代的研究热点,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注重点。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通过设计与编制调查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政务新媒体使用评价情况总体较好,政务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高低呈正相关,对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更明显。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呈中等以上水平,内在政治效能感比外在政治效能感高。在政务新媒体三项功能中,“政民互动”功能对大学生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活满意感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存在显著性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大学生活满意感的主要特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增强大学生获得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不平衡不充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吸引力不足,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单一、片面。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多措并举,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促进供求信息对称,推动更高层次思政课供需动态平衡;以现实问题为抓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个人无意义感主要表现为人生方向的迷惘与信念归属的虚无、悲观主义的上升与英雄主义的缺失、道德选择的矛盾与角色期待的困境三个方面,这种无意义感主要归因为主体的物化导致大学生的碎片感和空虚感、竞争的激烈加大了大学生的疲惫感和宿命感、网络的依赖增强了大学生的孤独感和虚幻感.进行励志教育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视角出发,对其高等教育公平感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西北地区某高校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总的高等教育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起点公平感最高,过程公平感其次,结果公平感最低;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生源所在地区、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会影响其高等教育公平感。最后就如何提升大学生高等教育公平感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形成机理主要与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环境等四个方面因素有关。大学生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需要属于潜在性需要,此种需要虽然对主体有益,但因为对客体缺乏认识和接触,没有直接产生这种客体不被自己所拥有的缺乏感,。再加上外界各种信息的干扰,所以大学生们往往很难察觉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缺失。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受众容易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调节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学习策略的运用、自我监控、时间的计划和管理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影响和调节作用。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大学生可以在丰富学习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信念,促进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的迁移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在人们自我调节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究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幸福感行为选择水平、付出努力与持久力、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在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追求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正确方针.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措施的首要前提是搞清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着重分析社会、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等四个主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消极影响,并将四个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主要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映,体现了这一学科发展成果以及育人使命的落实情况。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不同过程以及发展的不同状态来看,具有基本、发展以及成熟三种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是产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前提,不断引导其从无需求状态向低需求以及高需求发展状态转变以确保获得感的产生。从学生发展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几方面做出调整,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王云白 《江苏高教》2024,(3):103-109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社会包容与友爱、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以及政治效能感、政府工作评价、家国情怀等社会态度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大学生情怀深厚、信任包容,社会态度赤诚且温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的知识学习、隐性的育人氛围、大学生对学校公共事务的参与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产生了正向积极的影响。其中,直接的知识学习与学校公共事务参与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隐性课程的协同效应尚不明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在涵养情怀的同时,融入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4.
刘洁 《考试周刊》2010,(37):187-188
网络在高校中被广泛应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为视角,梳理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和非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影响.通过文献整理,建构社会资本视野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影响的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构性因素、直接社会关系网络和延伸网络.研究结果发现:年级、父亲职业和父母支持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于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年级、朋友支持和通过在线和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对非首代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本文依据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角度,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人际关系、应对方式、情绪健康、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术刚  叶红 《教育与职业》2012,(30):141-142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策性、实效性、针对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没有得到较好发挥,主要是课程定位不准、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认识模糊等原因所致。要上好形势政策课,就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实际,把握处理好"鲜活感""厚重感"和"实在感",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21):134-135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政教育目标是否实现、思政教育内容是否被认同、思政教育方式是否吸引、思政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标尺。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为角度出发,首先阐述"获得感"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意义所在,最后分析在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障碍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东滨 《教育探索》2008,(5):122-123
自我学习效能感能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努力程度,制约其学习效能和学习成就。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有如下的基本特征: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学习的自信心较强,对教师尊敬和热爱,学习态度端正,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当前,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培养的策略主要是: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正确实施期待,积极客观地评价学生,教会大学生正确归因,促使大学生学习成功,培养大学生独立进取的个性品质等。  相似文献   

20.
据200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认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政治热情高,民族感强,学习态度端正,生活方式健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主要是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化,心理调试力较弱等。在了解现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