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课》2003,(6)
读一读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发现:白炽灯泡的灯丝很容易烧断。可 研究用什么材料来做灯丝好呢?爱迪生研究了1600多 种矿物和金属的材料。全都失败了,但他没有向困难低 头。有一天,他忽然看见桌上有一把竹扇,“为什么不去 试试扇子上面的竹丝呢?”于是,他吩咐助手们把竹丝烧 成炭丝,电灯竞亮了1200小时!后来,人们又不断改良 灯泡,大大延长了灯泡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用电灯照明是多么方便,但是,你可知道,一百年前,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耗费了多少心血,经受了多少次失败的痛苦呢!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做灯丝,真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试验初期,他们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进行了近2000次试验,苦战了五六个月,结果只有白金较为适合,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怎能用于制造普及的廉价的灯泡呢?这就是说,近2000次的试验失败了。于是,他又从植物纤维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试了6000多种植物,甚至连马鬃、头发、胡须都不放过,终于发现竹丝炭化后做灯丝很好,能发光1200小时。但他…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过许多东西。一提起电灯,人们立刻想起是他发明的。可你是否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一波三折的经历呢?早在1821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它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很不实用。爱迪生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能用得上。”于是,他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和探索。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灯丝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爱迪生用了六千多种材料,反复试验,都…  相似文献   

4.
东智 《初中生》2002,(36):46
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考查助手的能力,要助手测定—个作电灯实验用的玻璃球的容积。助手不敢怠慢,先画出玻璃球的球体图,再测出所需的数据和列出有关的方程式,一个多小时后,  相似文献   

5.
金川 《考试》2002,(Z1)
电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用品。讲起电灯的发明,人们会自然的想起大发明家爱迪生,他曾经为选择合适的灯丝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使白炽灯的寿命达到1200小时,使电灯进入实用阶段。电灯就是爱迪生发明的吗?这项伟大的发明究竟从何时开始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电灯的发明史。  相似文献   

6.
小兰的话:爱迪生这个名字永远和“发明”与“神奇”联系在一起。有时我甚至在想,为什么很多读过大学的人却比不上只念过几个月书的爱迪生呢?为什么爱迪生能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带着这个疑问我去采访了爱迪生本人,下面就是我们的谈话实录。小兰:爱迪生先生,还在忙吗?您手里拿的是什么?又是什么新型的电灯泡吗?(图1)爱迪生:欢迎欢迎,快请坐下。瞧这个灯泡……它的一端带有尖角,另一端是越来越细的圆柱体,我非常需要掌握它的精确体积……小兰:啊,我猜到了:这就是那个您曾经让助手去计算体积的电灯泡吧?当时害得他苦苦思考了整整一个上午,动用不…  相似文献   

7.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大发明家爱迪生辞退了不称职的助手后,又贴出了招聘新雇员的广告。可是前来应试的人又没有一个使他满意。正在这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来他家做客了。“哎,找一个合适的助手真难啊!”爱迪生发牢骚说。“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荣任您的助手呢?”“很简单,只要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就行”。“那么,我来试  相似文献   

8.
交际的贫困     
塞尚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他甚至懒得去挣钱。当他终于摆脱了银行里的乏味职务,能够每天画画时,他心有余悸地说:“生活真令人生畏!”塞尚画那些苹果直到苹果腐烂,有时他也为一些妇女画像,有时他会抱怨:“请别动!您看苹果呆在桌上从来就不会动!”爱迪生有一次请熟人朋友来参观他的新发明,那是一个电灯的装置,构造很复杂。有位漂亮的太太问:“爱迪生先生,您的发明相当有趣,但它有什么用呢?”爱迪生说:“夫人,您整天忙着和各种人应酬,又有什么用呢?”我一点也不想借用前人的话来批评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尚。修辞和表演,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修课程,这…  相似文献   

9.
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辞退了不称职的助手之后,又贴出了招考新雇员的广告。可是,前往应试的人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恰在这时,爱因斯坦到他家做客。“哎,找一个合适的助手真难啊!”爱迪生大发牢骚。“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荣任您的助手呢?”“很简单,只要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就行了。”“那么,我来试试。”爱因斯坦说。于是,爱迪生开始口试爱因斯坦:“请问,在常温下,白云母的电阻率有多大?”答:“在《电工手册》里有现成的答案。”“请问,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可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个,可查查《金相学手册》!”  相似文献   

10.
充气灯泡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炭丝电灯,标志着人类使用电灯的历史正式开始。然而,这种炭丝电灯亮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爱迪生有一次请助手到图书馆去借一大摞书,第二天早上就请助手再把书送回图书馆。“你这么快就看完了?”助手大吃一惊,爱迪生点点头。他借那么多书,只不过是想知道一个小机器的正确装配方法,为了避免错误,所以要“查遍”所有同类的书。在爱迪生心中,书就是专家,有疑惑的时候,他会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他以自己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可是,读完《爱迪生》之后,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的两千多项发明,而是他热爱科学、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主要不是靠聪明才智,而是靠艰辛的科学实践。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九十九的血汗。”为了发明电灯,他废寝忘食,因劳累过度,两眼常常布满血丝,显得疲惫不堪。为了研制灯丝,他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爱迪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他找到了非常合适的灯丝,成功地发明电灯,给我们带来光明。年轻时的爱迪生一心埋头工作。有人曾做…  相似文献   

13.
峪洛谧省舀盖汤‘以习曲.臼奋舀妇...................‘ 14岁时.爱迪生开始迷上了电1869年,爱迪生成为自由发明人。从此以后,他接连不断报,并且自己动手制作发报机,还地创造出了一系列发明。后来他到了纽约。在那里,世界上第办起了自己的报纸。//一一一一~\一台留声机在他的手中诞生了!_瞥古早杏价J..目呀二琅、他亦磨夫1 879年的除夕之夜,人们来观看爱迪生最成功的新发明。后来.爱迪生又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终于制成了可持续发光1000多小时的灯泡。一甲二获i碴丽石石石。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于1 931年10月18日去世.享年…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是闻名全球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的“巨匠”,但他们俩人却有一点明显的不同据说爱迪生对助手要求很严格,他要求助手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如对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等都要有比较深刻全面的了解.他甚至要求助手们知道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硫酸怎样制成.而爱因斯坦对爱迪生的这些要求部却不以为然,他说这些都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天才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或者是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于是,测量这个不规则容器的容积成为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于是,在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记得读过一则关于爱迪生的故事。一次,由于实验需要,爱迪生安排他的助手计算一个灯泡的容积。接到老师的任务后,这名助手开始利用各类测量工具和学过的公式进行计算。可是忙活了一个通宵,等到爱迪生向助手要结果的时候,他还在一个劲儿地测量、计算。看到此,爱迪生笑了,立即拿过灯泡,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在圆柱体烧杯里,爱迪生指着量筒上的刻度说:“这不就是答案吗?”助手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喃喃地说:“原来就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7.
袁俐 《中小学电教》2009,(10):156-156
<正>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中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1000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000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1000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6000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一次,爱迪生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灯泡,说:“你量一下灯泡的容积.”说完继续低头工作.过了好半天,他问:“容积多少?”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立刻拿起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把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积.”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顿时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19.
留声机和助听器爱迪生一生获得了许多项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的发明使他最为得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时,爱迪生答道:“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就绝对不会说谎。”用得着吗爱迪生对于穿着不太在意。有一天,这位科学家在纽约偶然遇到一位老朋友。“爱迪生先生,”那位朋友说,“看您身上这件大衣已经破得不像样了,您应该换一件新的。”“用得着吗?在纽约没有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答道。几年以后,爱迪生在纽约街上又碰见了那个朋友,这位大发明家还是穿着那件破大…  相似文献   

20.
1879年,在美国,人们奔走相告,在即将赴北极探险的“佳内特号”考察船上,装有由受迪生发明的电灯,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个外形像茄子一样的玩意儿,只不过比手电筒亮一点,可在当时,这项发明却着实让人们大吃了一惊,电灯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轮新的太阳,人们的活动再也不会受到黑夜的制约了,爱迪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他共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