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心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基于此,本文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心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有效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聘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员以及建立心理健康社团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等学校德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冲突教育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人际冲突,势必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形势下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冲突教育,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目标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从判断、分析、解决三个逻辑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对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尽快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大学生的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时,主要从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角度来分析。通过对体育文化和大学生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到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有着积极的影响,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增强和智力发展,影响大学生人格塑造、个性发展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丽霞 《高教论坛》2005,(1):145-149
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异常地重要。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积极地采取干预与治疗措施之外,更重要的应是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便实施防范。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我意识发展的滞后与心理调适的障碍,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历史等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找到切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路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认同自我,指导大学生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和调适方法,最终良好地渡过预期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查表明,心理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瓶颈。而社会教化不当与个体内化适应不良是其产生的两个要因。基此,其对策应放在优化社会环境与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大学生人格、调适大学生心理、完成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要全面认识和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逐渐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