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三位年轻的记者在燕赵这片热土上行程6000多公里,完成了为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的重点系列报道“燕赵红色之旅”;一个月间,以15期专刊形式隆重编排推出这组系列报道。就是这组系列报道荣获2001年河北省新闻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2.
在衢州日报社推出的典型人物中,常山县舍己救人的"最美爷爷"占祖亿、衢江区第四小学三位"最美教师",社会反响尤为突出,轰动全国.前者被授予"浙江骄傲"2011年度"致敬人物"称号,列入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后者被授予"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有影响力人物"称号.衢州市为此开展了"学最美教师,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活动.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介入报道.其中《衢州日报》的《"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和《衢州晚报》的消息《女班主任救下三条命》还分别获得2011年度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在第29届(2011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中,荆门晚报的系列报道《寻访村庄当家堰》荣获一等奖。这是湖北省市州晚报获得的第一个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目前,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呈现削弱状态,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文化新闻的采写缺乏创新。自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对文化新闻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推出了大量系列“文化特色新闻”,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有不少策划与稿件还取得了轰动效应,其中几篇系列报道还分别获得市级、省级新闻奖和全国晚报新闻奖。主要创新实践有:策划报道“天下宁波人”,做强“热点文化新闻”、深挖“冷点文化新闻”,举办“宁波的中国之最”征文活动等,使这类文化特色新闻像其他主流新闻类别一样登堂入室,成为《宁波晚报》吸引读者、打开市场的“杀手锏”之一。  相似文献   

5.
难忘“96.8”———《燕赵儿女抗洪歌》系列报道制作散记陈金荣张炜张鸿鹏在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与新华社河北分社共同制作的系列报道《燕赵儿女抗洪歌》以全票荣获一等奖。这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7年来,河北广播电视界乃至河北新...  相似文献   

6.
贾明 《新闻前哨》2010,(11):97-98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的主打新闻之一,在提倡向主流媒体转型的今天也不例外。《荆门晚报》在探索向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从社会新闻开始,以“拍案警醒”系列报道为发端,深入挖掘内涵,担当社会责任,让社会新闻“奏”出了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第29届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湖北《荆门晚报》“走、转、改”系列报道《寻访农村当家堰》获得一等奖。这是湖北省市州晚报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也改写了湖北省市州晚报无缘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的历史。那么,《寻访农村当家堰》系列报道是怎样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呢?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收到《秦皇岛晚报》一位青年编辑撰写的采访札记。文章介绍了她参与一次系列报道的深切感受。那次报遭的新闻事实是:本身极度贫困的秦皇岛青年周保军八年如一日借钱帮扶非亲非故、从未见过面通过话的湖南孤女毛四灵。整个报道中,除采写编发了一系列稿件之外,还征得了湖南卫视、《长沙晚报》的协助和参与。报社还为周保军出资成全其飞抵长沙实现了与毛四灵的“八年一见”,接毛四灵来北方参加保军哥哥的婚礼……自然因此又衍生出许多新闻见诸报端。全部活动,持久而感人。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太原晚报》刊发的《12万人就业是如何实现的》、《“农家店”打开农村市场》、《“新西山”给我们带来什么》等“在逆境中前进”系列报道,获得了当年的山西新闻奖一等奖。总结采写心得,可概括为一句话:“把大事化小,把小事放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度和2013年度,《张家口晚报》时政民生部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拾荒老人为云南地震灾区捐出一天收入》、《最美红衣女子感动一座城市》被评为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2014年度的系列报道《“无腿硬汉”追逐梦想感动中国》被初评为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号准了时代的脉搏,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传递了社会亟需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武汉晚报》2009年8月10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城长60年》,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聚焦武汉各个城区。是武汉晚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策划的最具创意、最有特色的系列报道之一。这一报道。定位于“一次关于城市和成长的对话:一次关于家园和发现的对话:一次关于未来和梦想的对话”,旨在“走进武汉城区,对话家园梦想,见证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新闻版,“老娘舅”作为固定的栏目与读者见面。2010年7月19日,《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报,成立了“老娘舅”工作室,“老娘舅”专栏作为社区报的主打栏目,无论是刊发频度还是行文包装上,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经过近半年的酝酿、组织和评审,201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于11月19日在上海正式产生,来自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各出版单位出版的20种图书荣获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参加2012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经过近半年的酝酿、组织和评审,201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于11月19日在上海正式产生,来自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各出版单位出版的20种图书荣获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参加2012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扬子晚报在改版中推出了两个版面的“昨夜今晨”新闻版面,强化夜间新闻和当日上午的新闻。2004年9月,在新一轮改版中,又将“昨夜今晨”改造为“今晨昨夜”,进一步强化当日新闻。在扬子晚报推出“昨夜今晨”以后,新民晚报、重庆晚报等晚报,也相继推出了“昨夜今晨”新闻版面。以夜间新闻、当日新闻为特色的新闻版面,正成为晚报最具特色的新闻版面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大娘赶“财神“》是写一位农村大娘把上门送“财神”的人赶走的社会新闻,刊登在《新晚报》1992年2月1日头版头题,并荣获1992年全国晚报爱德杯新闻特写大赛三等奖。就这篇新闻的采写笔者想谈一下如何把一般性新闻写成好新闻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据9月20日《燕赵晚报》报道,在河北怀来葡萄节上举办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大赛上,经过200多人激烈角逐,最终一名小伙儿以30秒吃掉一斤葡萄的成绩摘得桂冠。看到这一新闻时,笔者也在吃葡萄,不由的加快了速度,结果30秒吃了10来颗还有点不舒服,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吃完后是什么感觉。从网上查了一下类似激烈的“赛事”,竟然多如牛毛:《重庆晚报》曾报道说“南滨路实施了交通管制,露天摆了1182火锅台。  相似文献   

18.
《邯郸晚报》开展的“优化经济环境大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组系列报道的成功策划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善于识别新闻,新闻媒体要善于在政府关心、百姓关注、普遍存在的问题上选题目;二是把握好新闻刊发的时机,既不是“半夜鸡叫”,也不是“马后炮”,而是雄鸡报晓,恰到好处;三是要有良好的把握能力,系列报道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把握好节奏,有层次地展开。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正当小悦悦事件带来的道德冷漠令人不寒而栗时,胶东在线报道的烟台龙口“最美女孩”刁娜在滚滚车流中救人的爱心义举瞬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随后由胶东在线发起的“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活动更成为这个冬天最暖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20.
《燕赵晚报》秉承“关注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是河北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泼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以来,“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并在促进报纸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媒体之间以及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