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古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读来理解,积累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写文章要到有定评的好作品中去学,这些好作品会告诉人“应该怎么写”。叶圣陶说:“课本就是例子。”既然课本是例子,有定评的好文章,那么学生学作文就应该从课本里的好文章中去学习。怎么学习?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然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系列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写作方法去作文,即“取法课文”。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一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另一种是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同体比较及异体比较(从性质的角度比较) 同体比较就是把同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其共同规律,比较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命题仿写,从中得到“知识迁移”。异体比较就是把不同体裁的文章一起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牢固掌握各篇内容及写作方法,还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裁和写作方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徐玲 《学语文》2011,(5):38-38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理解、积累和运用。阅读中的“理解”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存储,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多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呈现.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阅读理应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经常受中文思维的限制,忽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和语法方面的差异。本文提供了一些改进英语写作的方式和步骤,例如“读写结合”、“掌握基本的英语写作方法”等,望广大学习者读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作文原本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挖掘、收集题材十分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此也作了精辟的阐述。她认为,以往的做法,是强调“怎么写”,即着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怎么写”当然重要,  相似文献   

8.
商友敬 《云南教育》2007,(9Z):12-12
大家都说今天的语文教师不好做,这是事实,不然的话,学生不会“总结”出如此令人伤心又精辟的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当年教书与此相反,是“一喜文言文,二喜写作文,三喜周树人”。为什么呢?教文言文时有大量的历史和语言知识可以教给学生;学生写了作文,在评讲课上可以很自然地与学生交流写作方法,彼此都得益;至于“周树人”,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要有写作意识,要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融通读写,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技巧,在阅读中学会选材组材,提升写作水平。“以读促写”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种:在阅读中学会选材组材、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方法、在阅读中创新写作文体。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只注重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而忽略了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注重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习作例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各类课文,就在于它有一个“例”字。习作例文是用来引导学生迈进作文大门,进行习作模仿的文章举例。模仿,主要是仿照“例文”学习写作方法。通过读懂例文,掌握训练重点,学习写作方法,便构成了习作例文的教学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紧密结合,完成双重任务。要让学生模仿习作例文之“例”,掌握写作方法,落实训练重点,必须首先读懂例文。如果不严格进行读的训练,就不知道例文写了什么内容,不了解为了表达这样的内容,文章是怎样选择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组段从而形成优美的文章的。可  相似文献   

12.
讲作法一例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花大力气讲写作方法,既讲得多,又讲得深,结果往往事倍而功不及半。但如果认为“文无定法”而干脆不讲写作方法,那也是一种偏向。最近听到一堂教《古战场春晓》一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来讲写作方法的课,对我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因此,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常让学生练笔。相对于口头“练笔”,这种练笔更加直观,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写作方法的训练,不仅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时,学生才能有话要说。一、小练笔:发展思维的实践点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  相似文献   

14.
小语教学中“读”的训练的力度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焕勋小语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选”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语言文字,领悟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的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有创意”对结构的要求是“构思新巧”。“构思新巧”就是要以新颖的形式,将具有个性化的观点态度表现出来。本文以学生作文实践为例,阐述了构筑“龙骨”,巧用过渡,让议论文的结构更新巧的一些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语言,以及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为目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也就是说,阅读课上应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及一些写作方法。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探索教学目标要求,寻找对策,对加强中年级段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一、确定训练的目标 任何“训练”切忌随手拈来,漫无目的,要加强训练,必须明确训练什么。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我根据教材所显示的语言特色、大纲要求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制定了以下训练目标:1、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好范例,不仅要领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有所感,掌握一些构段规律,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2、通过段的训练,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能把有关的内容有顺序地表现出来,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写清段内的各个层次。3、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段的结构能力,为将来写“篇”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的写作方法。能力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能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详写和略写”。本次习作要求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参观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突出重点,有主有次”的写作方法,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此次习作训练任务呢? 一、确定参观对象,捕捉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学会写”。因此,第三学段的习作指导课,不应回避写作方法的传授,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强制灌输,贪多求全,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学情,把握传授的度量。本课设计就确定了以“让学生回忆、熟悉、初步运用倒叙这一写作方法”为主要目标,通过“结合教材,回忆写法”“面向生活,熟悉写法”“解决问题,运用写法”三步层层递进式教学,实现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改进阅读教学,以阅读指导写作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一脉相承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阅读教学。阅读教不好,作文也教不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把知识变成技能技巧,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本学期讲授高四册“学习张秋香”一课时,我们不仅教学生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并教学生学习从张秋香的具体事迹,概括出抽象的思想意义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懂得论说文就是论述某一种道理的文章,道理是从具体的人和事概括出来的。为使学生把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能灵活地运用它们来分析其它作品,教学这课后,正当学生阅读“我的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