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邮市在歇夏期出现了令人感兴趣的表现,大量邮票止跌回稳,歇夏不弱的表现,似乎昭示着后市逞强的趋势。从市场运行的规律分析,邮市应该步入复苏期的状态,而这一点也应该在秋季行情中显现。  相似文献   

2.
邮市见闻(43)     
歇夏期又一次离邮市而去,集邮者似乎恢复了对邮市的自信,表现为:邮市的人流又渐渐地增多,投资者对下跌过度的邮品进行吸  相似文献   

3.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11):20-21
10月应是邮市回暖时刻,但今年却比歇夏期还要低迷。  相似文献   

4.
今年邮市卷土重来的"歇夏期"早已提前到来,尽管申城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酷暑,但卢工邮市却没有出现客流明显增加的现象,说明大家在"歇夏期"对邮市的复苏并不抱期望。T46《庚申年》邮票近期的价格略有回升,随着中早期老票板块在低迷市场上逐波下行的环境中,其在7月前曾下跌5%左右,属于合理调整,7月中旬始,底部抬高征兆开始清晰,  相似文献   

5.
邮市见闻(37)     
盛夏,一向是邮市最低迷的“歇夏期”,从6月份的市场反映看,今年的“歇夏期”似在步前几年清淡格词的后尘,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到了7月份,各地邮市一反常态地兴旺起来,成交日趋活跃,打破了历时4年之久的“夏淡”规律,出现了咄咄逼人的态势,特别是年初开始以  相似文献   

6.
杨曦 《中国集邮》2001,(9):47-47
邮市入夏,历年来都有一个休整的过程,只有高潮期有例外。对今年邮市会不会歇夏,方方面面有许多争论,许多人不看好今年夏季的邮市。然而,邮市7月份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北京邮市7月份不但没有歇夏,反而有出色的表现,市场热点叠起,炒风不断。  相似文献   

7.
辞另辛卯年,壬辰年已悄悄降临。上海邮市迎来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酷的"岁末行情",已成惯例的每年末的邮市旺季没有如期到来,2011年没有"歇夏期",却迎来了"歇冬期"?冷冷清清地在方寸苑"收官",为辛卯年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8.
宝木 《上海集邮》2000,(9):18-18
歇夏期终于渡过,邮市总体表现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8月中下旬却呈现出止跌的征兆:基于7月份到8月上句的下挫未能延续,多少让忧虑后市走弱的人士松了一口气。今年的歇夏期在管理层利好政策的暖风频吹下,没有步前两年的凄惨走势,而是表现出逐渐活跃的状态,8月底市场的局部回暖,说明政策对邮市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邮市见闻(51)     
每年一度的“歇夏期”又一次光临邮市,稀疏的出摊者与偶而光顾的集邮者让人感到今年夏季邮市的“低温”。经过1年多的大浪淘沙后,纷纷开张的邮市已所剩无几。在上海,也只“卢工”和“云洲”有些规模。少数多次经历邮市暴热骤冷的邮商仍驻守“岗位”,成为邮市中的“铁杆”,从某种意义讲他们是维系邮  相似文献   

10.
邮市见闻(52)     
今年“歇夏期”的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邮市出摊率仅二三成,但还比入市者多得多。当7月初各邮市收缴第3季度或下半年摊位费时,一些做生意不够付摊位费的邮商只好撤退,从而使本已空空荡荡的邮市显得更加冷清。此情此景不由让人又一次回想起4年前邮市的“惨”状,当时大起大落的情形与目前竟是如此的  相似文献   

11.
歇夏期对邮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多数邮品成交明显萎缩,市场人气也较为低迷。不过,7月中旬以来,邮市却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如"毛泽东"小版张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上扬了30%,创出了发行以来的新高,而"恭贺新禧"小全张也再度回升到20元附近,其它大量热点品种的价格也收复了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跌的失地。如此表现自然令邮商等投资者松了口气,尽管大家都知道后市仍然存在着反复的可能性,可毕竟在这次反弹修复中已清晰看见了今年歇夏期的底部。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海高温天气大约15天,邮市"歇夏期"是否会按时到来?6月中旬起,邮市人流开始明显减少,市场处于盘整下滑状态,但下调幅度很有限,市场尚未出现想像中的弱势。7月起许多邮品的调整已近尾声,有些邮票版块已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集邮》2001,20(7):14-14
4月,邮市在量少邮品的带动下全面升温。5月,由于部分量少邮品涨幅过猛,加之各地公司向北京、上海邮市集中放货,使4月份那些超涨邮品的市价跌去了一半.有的甚至跌去2/3。5月20日以后,止跌企稳。6月初,邮市反弹,人气又开始聚集。在此情况下,《中国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一次集邮茶座,就今年邮市歇夏还是不歇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邮市见闻63     
6月初的邮市人流稀落、成交萎靡,当《普陀秀色》邮票刚面世即跌破面值时,人们更加坚信“歇夏期”已提前到来,以致许多摊商纷纷打道回府,准备休整。然而就在大量邮人认为没戏的时刻,邮市却悄悄地在发生变化,特别是6月中旬,一级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期进入卢工邮市的客流不多,内场A区、B区中,邮商人数比顾客还多,好在邮市里有空调,"孵空调"成为邮市的一个新景观。歇息二年的邮市"歇夏期"又卷土重来,酷暑阻碍了爱好者入市的脚步,邮市行情每况愈下。网络间的成交也显得苍白无力,邮票新品行情连续滑落,行情和走势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整体继续胶着盘旋,部分品种有价无市,平淡无奇曾使不少邮人开始迷惑,这些现象都在价格  相似文献   

16.
一文 《中国集邮》2001,20(10):31-32
今年夏天的邮市,在歇夏和不歇夏的争论声中结束了。到了8月初,邮市已悄然起着变化。一些品种价格纹丝不动,一些品种的价格却慢慢向上,且其上扬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可小觑,强势弱势已经显现。时间很快即将切换到秋天,那么在秋季的邮市行情中,最有可能坐上领涨品种头把交椅的是哪些邮品呢?在此,笔就这一问题作一较为粗浅的探讨,以期能对广大投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10):34-34
今年的邮市已走过了8个月,整个市场的表现由低迷向邮品井喷转变,然后又复归沉寂。在进入歇夏期之际,又出现了平淡的现象。邮品的成交量由小向大变化,再出现回落的现象。可以看出,市场在7个月内演绎出了大喜大悲的逆转,行情的走势峰回路转,令市场人士无所适从,以至于到了8月初,投资对后市的看法,已形成了严重的多、空分歧,市场在歇夏期临近尾声之际,重新回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五一"长假过后,邮市"热度"渐渐有些降温,于是,很多人对"邮市会不会歇夏"的问题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甚而有些人对"股市救邮市"的观点深信不疑,为了邮市行情能"超越97"而使自己赚得"盆满钵溢",竟开始对股资入市充满了期待,并大有"急不可耐"、"迫不及待"之心和"翘首以盼"之情。"箭在弦上,就等股市崩盘"应该是上述心态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倒记时1周年”成为近期的热点,这些纪念邮票的接踵而至,掀起了上海卢工邮市的阵阵波澜,使63年来罕见的高温也黯然失色,较前一阶段,各种邮品价格都不同程度有了回升,歇夏期似乎已提前结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邮市见闻(38)     
9月申城,暑热未消,而邮市竞也升温迅速,一派兴旺。 在“歇夏期”盘桓多时的JT票,一过8月即提前结束“夏眠”,开始回升,尤以80年代小型张表现更佳。10月初蓄势已久的《牡丹亭》M在冲破百元大关后,已定位于110元。这对长期形不成热点的中期J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