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通过对中美两国中学生国际理解观的调查比较发现:我国学生的国际理解观水平高于美国学生;中美两国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性别差异相似,两国女生的开放意识均强于各自国家的男生;中美两国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与其国际理解观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成熟度及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需加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美两国中学生国际理解观的调查比较发现:我国学生的国际理解观水平高于美国学生;中美两国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性别差异相似,两国女生的开放意识均强于各自国家的男生;中美两国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与其国际理解观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成熟度及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需加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状况的不同,在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及其实现途径的选择上有相异之处。但由于德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再加之中美两国今天所处的时代背景比较相似,这促使中美两国德育途径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考察中美两国德育途径的异同,有助于我国以“美”为鉴,更好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于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具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侧重点,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缔结的双边条约已经达到了109个,中美双边条约在中美两国国内的执行问题主要涉及中美双边条约在中美两国国内的接受、在两国国内的法律位阶、在两国国内的适用方式及其与中美两国国内法冲突的预防与解决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中美双边条约在中美两国国内适用时所涉及的上述问题,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规律,以期望更好地指导两国在这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并从中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两国在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培养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汲取美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为参照系,文章选取了中美两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准入条件、工作理念、组织管理结构以及管理功能等方面为比较要素,对中美两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可借鉴之处,以期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有着两种不同的立法传统和特点,对这两个国家的学生权利立法状况做一比较,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沟通和借鉴。中美两国在学生权利立法特点、学生权利保障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某些相同点,但是关注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不仅是内容上的差异,而且是法律态度和法律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分属中西方两种文明,在文化传统、国家制度、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前人之述"多是对两国在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学生课业负担等宏观层面进行的比较,本文则从课程设置的微观层面对中美两国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藉此对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免费师范生毕业意愿的调查中发现,49.2%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定会"如期履约,33.3%的免费师范生"可能会"如期履约。就目前免费师范生就业方面的政策规定来看,回生源地工作的政策要求与免费师范生自身的流动意愿之间存在更突出的矛盾。毕业后直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制度安排与学生的升学意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研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免费师范生跨省区任教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完善免费师范生升学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选择。同时,在以省为主的管理办法与中央层级的督察机制下,建立中央层级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师范大学生的自信现状。方法为运用个人评价问卷(PEI)的方式对重庆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的306名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为男师范大学生自信评价水平高于女师范大学生,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方面;来自农村的师范大学生仅在学业表现方面自信评价水平高于来自城镇的师范大学生;除学业表现方面外,艺体类师范大学生自信评价水平高于文科类师范大学生。结论为社会、学校、家庭都应提高对师范大学生自信的重视程度,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师范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以提高师范大学生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师范类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叶仁敏和Hegtvet,K.A.合作译制的中文版本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36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的学科差异和年级差异。进而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了作者对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提高师范大学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建议,分别从帮助师范大学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等多个维度来提高师范大学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以期能够寻求一条适合师范大学女大学生提升成就动机水平的途径,为其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高校特困生人格特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了解高校特困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CATTELL16PF量表。并与非特困生进行比较。结果:特困生与非特困生相比。特困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因素上与非特困生差异显。结论:根据特困生的人格特征,应加强对其人格的改善与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高等师范院校师生的多媒体教学水平入手,剖析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上的缺陷,并进行了高校师范生的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着重分析了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传媒、高校及师范生自身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师范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渠道,但是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等各种因素影响,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滑趋势。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分析、总结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状况并就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就如何加强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多民族是我国基本国情,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研究以1050名南方少数民族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展开了针对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调查与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阐明了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TPACK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知识总体水平偏低,专业学科知识有待加强;(2)少数民族师范生倾向于重视学科知识,对教学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信息素养缺乏信心;(3)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受到民族地区教育境脉、生源基础、课程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构建合理的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课程体系、改革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教学模式以及完善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发展辅助支撑系统等方面,发掘提升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初一到初三的150名工读学生和240名普通中学生为对象,对工读学生的自我概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工读学生的外显自我概念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年级差异亦比普通中学生显著;(2)工读学生表现出比普通中学生更显著的自我概念的内隐效应;(3)工读学生表现出比普通中学生更显著的内隐、外显自我概念的分离;(4)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关系满意度、同伴关系维度对工读学生外显、内隐自我概念的预测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