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打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态体系,高校应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沉浸式、大数据、故事化、协同式思政课堂,围绕“一课一品”、打造“三大课堂”、构建“五位一体”,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135”育人新模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凸显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指引和现实要求。“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两者在价值导向、内容倾向、行动指向三个方面高度契合。“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争当大先生以凝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重塑大课堂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搭建大平台以强化“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创新大评价以落实“大思政课”育人效度等方面,提升“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善用“大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对于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在有效推进“大容量”“大融合”“大资源”教学内容建构中丰富思政课知识体系;在增强教师讲道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中,实现思政课师资能力升级;在全面构建互动生态课堂、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逐步优化教学设计中,完成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方略,达成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大思政课”教学目标,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遵循新时代“大思政课”内涵要义,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施教主体育新人责任感使命感不足、教学内容生活化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创新性吸引力不够、教学平台协同效应尚待形成等问题,按照“聚主旨-沿主线-探主径-抓主载”的逻辑思路,构建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核心、以时代化特色化为主线、以“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网络实践”为立体化方式、以一体化平台为依托的“一核双线三维四平台”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对于建设“大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能力,需要在知识素养、教学技巧及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实现“有话讲”“会讲课”“能讲课”,以持续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水平,有效推进“大思政课”构建。  相似文献   

7.
宋祺  刘学伟 《河南教育》2023,(12):33-34
“大思政课”建设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主动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本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创新“大思政课”顶层设计,形成三级育人新局面,推动“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健全“大思政课”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反馈新机制,从而推动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提升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成效,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当其冲。充分吸收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布局思政课全新课程群、培育思政课课堂新形态、形塑思政课教材新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三个着力点。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全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格局,直面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既有改革困境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推进伟大复兴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化发展,是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必由之路。高校应抓住教育契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结合、专题教学与案例镶嵌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实现劳模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高校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对拓展思政“金课”建设广度、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温度、加大大学生知行合一力度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构建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传统和延展、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多课贯通”教学载体、挖掘“嵌入耦合”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黄建 《河南教育》2023,(1):44-45
“大思政课”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建好“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是理解“大思政课”的四个层面。建设“大思政课”,“大师资”是关键。创新教研活动载体、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建设、通过团队学习提升综合能力,是构建“大师资”体系、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标准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标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模式。基于“金课”视域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从方向和方法层面呈现了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内涵,思政“金课”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体现,混合式教学法则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思政“新课堂”应聚焦两个关键要素:思政课与思政教师。“新课堂”之所以“新”就在于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去呈现,思政课与思政教师联动共进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创新。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通过思政课与思政教师联动,提升思政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的敏感力、示范力、施教力。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是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实施的系统化的课程,包含大课堂、大教材、大时空等课程要素。“大思政课”理念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局限,拓宽了课程视野,以更宏大的视角深化对思政课的认识。构建“大思政课”生态体系,以整体目标实现各方力量协同育人,以学科大概念引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以能力进阶促进各类思政资源协同配合,不断推进思政课发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利于促进全面育人价值的实现,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及课程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视野和方向,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激活育人效能的关键场域。善用“大思政课”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从价值、现实、实践等多重维度着手。在价值维度上,以“国之大者”的大胸怀、立德树人的大使命、大历史观的大视野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遵循。在现实维度上,以立足“两个大局”的现实大格局、定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大成就、聚焦虚拟实践的现实大转向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际遇。在实践维度上,以协同共驱育人打造“大协同”模式、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大先生”定位、完善评价标准构建“大评价”体系为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梁杰 《河南教育》2023,(5):28-30
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有着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讲好“大思政课”,要从教师提升“内功”、打造“营养丰富”的思政课堂、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要: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专业素质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根本要求,从提高站位、强化领导、坚守课堂、搭建平台、改革创新等方面入手,强化政治自信,加强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提升素质水平,激发发展活力,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部张力、微观上大力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细则三重逻辑,进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思政课不同,“大思政课”立足“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全员育人新形态,倡导全过程育人新格局,强调全方位育人新实践,要求思政课达到“全员参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理想状态。“大思政课”是决定新时代思政课命运的关键一招,为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保障,为思政课一体化衔接指明新思路,为思政课有效融入社会提供新机制。为实现理想状态的“大思政课”,要加强思政课主体建设,形成思政课育人共同体;推进横向协同与纵向贯通一体化,构建思政课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以思政课堂为主、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打造思政课全方位育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