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展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柜台在文中多次出现,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小说人物与咸亨酒店内外空间建立联系的媒介,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抓住这一叙事媒介解读文本,便不难发现柜台的设置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而且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凸显及小说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托尔斯泰小说叙事艺术的博大精深。认为用特定的"词语"来贯彻作者的艺术主张,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的突出特点。分析了在"词语"叙事中,托尔斯泰所主张的艺术感染力的三个条件,即感情的独特性、人物形象的清晰性和小说文本的真诚度,从而达到了实践性的贯彻与强烈的审美展示。  相似文献   

3.
高升 《黑河学院学报》2023,(4):127-128+143
马原的先锋叙事实验展现了小说真实与虚构并存的本质,以小说的叙事实验揭示了文学创作在文本内容之外兼有的形式意义,与其他先锋作家共同引导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转型,使新的美学范式与审美价值开始崛起。马原作品错综复杂的叙事时间、嵌套并置的叙事结构和不确定性的意义建构的文学创作手法,反映了马原小说的创作艺术方向及其文艺理念。  相似文献   

4.
文学观,体现了作家自身对文学认知的基本观念,深刻影响其创作审美价值的取向。由于文学观的不同,两类“右派”叙事作品在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其实质仍然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虚构是建立文学与现实联系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作家从小说的虚构本质出发,在充分想象的空间里对人的存在境遇给予热切的关注,才使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真实。由虚构到真实,这是艺术文本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叙事性文学样式,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等吸引着学生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有必要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授予学生品读小说美点的技巧,并引导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达成上述目标呢?一、初读品味文本的结构美结构,作为小说存在的物  相似文献   

6.
夏彬彬 《文教资料》2014,(16):23-25
人物形象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要素,在作品中一直扮演承载作者审美情志、思想感情的角色。葛亮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他扎实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细腻的观察力。他塑造的小说形象大致可分为小人物、知识分子、局外人、动物形象四大类,体现了葛亮创作中多样的审美趋向与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正>"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目标之一,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虽侧重于考查小说,但"试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1))"以层层设问考查发现美、欣赏美、梳理美的能力"~((2))。然而  相似文献   

8.
进入了新的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也终于有了新的面貌.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力的举措.这些作品的入选,可以让中学生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阅读体验到小说艺术的多样性,以便较全面地认识世界文学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摆脱对小说叙事的单一审美认识,不会再把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当做小说的惟一形态,而是去重新认识小说叙事艺术的美感.本文试图通过对<墙上的斑点>的解析,来认知"意识流小说"这一样式.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在《白鹿原》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多重感官的叙事技巧,除了大量视觉的叙事之外,对于听觉的叙事策略值得去探讨。小说文本中构建了在白鹿原上由一系列的声音事件汇集而成的景观,奠定了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而《白鹿原》小说之中的听觉叙事策略运用了音景、声音的"在场"与"缺席"、听觉的"视觉感"等策略,塑造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品的主题意蕴以及深化小说中的神秘色彩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握《白鹿原》的听觉叙事策略,更有助于呈现出陈忠实小说文本中广阔的研究空间,发掘出听觉叙事的效果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跨媒介叙事使得改编者在不同文本和阅听人之间交流,形成"互媒"的叙事方式。阅听人跨媒介赏析绘本、幻想小说和儿童图像小说等儿童文学文体的作品,透过影像延展叙事的媒介,想象并扩增原文本的内容和意象,引发阅听人预期视域的补白与否定,从而扩充了儿童文学的研究视野,形成愉悦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中的小说选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从美学角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和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分析作品艺术美感的方法。文章以《孔乙己》《变色龙》为例,从美学角度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情节构建和环境描写的讽刺艺术,提出文本阅读知意象、创设情境定主题、情节剖析激情趣、开阔视野升境界的审美教学策略。通过探析小说蕴含的讽刺艺术,助力学生把握文章主旨,获得讽刺艺术的审美体验。文章旨在为小说审美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小说蕴含的艺术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叙事方式,但二者也有相通的审美意义和叙事效果,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叙事不一定高于或者低于小说本身的文字叙事.成功的改编往往使二者各显神通又相得益彰.通过对小说《可爱的骨头》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与电影所显示的不同的叙事魅力,阐明电影改编是对文学原著的再创造,既和原著呈现多重交叉的互文性关系,又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信息高度发展变化的今天,绘画艺术的表达应当向视觉艺术的创造形式发展.关注当代艺术和花样繁多的时尚文化,更注重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美感,对作品的某些要素进行夸张或者削弱,强调作品的视觉语言,强调真实的自我表现,强调感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强调个人体验与精神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油画人物形象表现的新探索,进一步关注当代油画人物形象的创作发展方向,促进人物形象在新表现中更加自由,更加独具魅力.通过人物形象表现的新探索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促进并寻求绘画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所表现的新观念、趣味及方式.  相似文献   

14.
《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分析《爱玛》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认知识解的心理运作机制及视角转换的认知叙事功能,分析读者如何对叙事视角转换及其意义建立心理表征,并由此领悟文本更深层的主题内涵。通过阐释文本叙事的深层认知机制和读者的认知理解过程,可以更好地展现小说艺术光彩,增强读者对于小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5.
家族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许多写作家族小说的作家,其中巴金写作的家族小说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作品的主旨意在对"五四"文学传统中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发扬。以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切入点,从作品的叙事对象,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分析;再次是叙事语言,分析语言的艺术特色和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总结巴金家族小说独特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6.
《黑猫》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恐怖大师爱伦·坡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坡的统一效果审美理论,以及基于此的文学创作实践。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文字的视觉化和独具匠心的恐怖意象,带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充满神秘、怪诞与黑色恐怖的超现实时空当中。本文从叙事、文字技巧与意象象征三方面出发,探讨了《黑猫》的文学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代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在小说<送给玛朱莉的花>中,借鉴了摄影艺术手法,将造型艺术与文字艺术完美地结合,利用文字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分析了文字与造型艺术融合的基础,以及韦尔蒂小说中的独特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9.
许地山的处女作《命命鸟》从小说创作来看,颇具小说艺术的实验性。小说本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小说本文之外的潜在文本,以独特的角度将佛教与文学在一个叙事文本中加以融合,并在小说叙事行进中,呈现出两种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对话的不同声音在叙述。这是作者最具有小说叙述探索性的作品,在当时作家群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艾特玛托夫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性化的动物世界。动物形象是人物形象的参照,作者理性思考的载体,它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是作者构筑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手法和审视人类的艺术媒介。动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既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容量,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