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重要指导作用。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增强体质为主,对精神明建设起积极作用;同时,它又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而体育教师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  相似文献   

2.
塑造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是求解学校体育现代式发展路径的重要选择,结合实践经验,从“实用理性”对学校体育的被边缘化进行了解析,并对体育人文精神的空间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实用理性”压缩了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空间,体育人文精神的空间营造有利于实现对“实用理性”的时代超越;体育叙事空间的沉浸式营造、以制度为核心的启发机制、体育组织与赛事搭台,是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空间构建方案的重要选择;以多层次的共同体关系与积极性的空间延伸,能更好地实现体育人文精神对主体生活空间的塑造与生命成长的关照。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七五”以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七五”期间,国家对教育科学的持续投入和方向引领保障了学校体育科研的理论深化和领域拓展;坚持为学校体育决策服务、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学科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的目标提高了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保证了学校体育科研的实效性;立足中国、扎根中国学校体育现实,面向世界,理性吸取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经验的研究视角,推进了中国学校体育风格的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的创新;学校体育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通过体育教学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方面,运用“多层感官动态激励教学法”来论证它对非智力因素优化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规律;希以此能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学校体育过程结构的变革是当今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对近代的、现代的学校体育过程结构的反思入手,会有助于构建一个新的、更趋于科学的学校体育过程结构。一、近现代学校体育过程结构十八世纪后叶以来,西欧的学校体育一直未能完全摆脱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束缚。“洋”体育传入我国,西方自然主义体育的运动“铸型化”、“要素化”便随之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实用理性相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的重形艺轻体质、重实用轻过程的功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5月,国家教委体卫司、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在江苏省江宁县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研讨会”和“全国农村学校体育观摩学习研讨会”。这次会议对我县学校体育卫生乃至整个教育工作促进很大。四年来,我县通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实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9.
<正> 中小学体育具有显著的基础性特征。因为,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体育,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随波逐流以及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切实实地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近一、二十年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的思想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不言而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又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当今,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认识到体育现代化教育中培养,塑造人才的重大作用,因此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作为学校教育重要方面的学校体育,必须遵照中央这一指示精神,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革,以适应形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甘肃省城乡中、小学基本能正常开设体育课 ;多数学校能实施体育教学大纲 ,具备进度和教案 ,并能按其进行教学 ;多数学校将体育课成绩列为“三好学生”条件之一 ,部分学校列入升学考试科目计入总成绩。“无体育师资”,“无体育经费”和“缺乏体育器材”是农村地区中、小学不能开设体育课的重要原因 ;而城市中、小学则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其效用的发挥则需要学生通过不问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与目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这一部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诸多弊端,如:(1)时间难以保证,常常被其它“重要”的课占用;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起到重要作用,高职体育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体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找准定位,厘清体育课程育人目标;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3+X+X”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岗位导向、学生中心”的弹性课程模块;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策略,为具有职业化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如开始历经了约20年左右的“兵操体育”时代,兵式体操既有助于提倡“尚武”风气,但也败坏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名声;20年代前后竞技体育进入普通学堂,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但也出现了“放羊式”教学和“选手体育”,受到社会上一定的抨击;在向外国学习上也多次出现“照搬照抄”、“食洋不化”的教训。新中国的学校体育在五、六十年代,曾有过蓬勃发展,但也遇到过“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挫折。改革开放后的学校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教育部一再强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贯彻“两全”方针,即德智体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方针。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有一个如何贯彻落实“两全”方针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轻视,而在本来就已处于短线中的短线的学校体育,有些学校又将仅有的一点点财力、物力和人力都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实现体系优化的同时,仍存有值得深思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演变过程、理论定位及实践导向的盲区及薄弱之处切入再度审视“健康第一”思想,旨在阐明理论局限与思维误区,并提出优化策略。认为:(1)“健康第一”思想经历了由一般性观念到官方指令(指示)再到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其作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凸显,主要基于体育与健康内在关系及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参照,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得以确立的重要依据;(2)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构架尚不完善,仍存在概念定位杂乱、论域归属混淆及目标指向不清问题;(3)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困局表现为学校体育本质偏离、健康目标价值遮蔽以及实践策略难以聚焦3个层面。应在未来发展中致力于厘正“健康第一”的概念内涵、关系及表述形式并推进“健康第一”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8.
<正>“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发出的动员令。在新形势面前,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如何再上新台阶呢?江苏省教研室于3月13日至16日召开了全省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研讨会,近40名市、区体育教研员齐聚美丽的黄海之滨——盐城,与华东师范大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1993年第1期刊登了国家教委体卫司关于学校体卫工作的“改革思路”,1993年第2期又报导了全国体卫处长研讨“改革思路”的文章。可见“改革思路”对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是何等重要。对如此重要的问题本不应妄加评论,但不知为什么,有一次几位教师在一起就议论起来了。张老师:“改革思路”共有6条20款,条条有道理,就是缺了“课外体育活动”这条重要内容。所以邹时炎同志指出“改革思路”还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颁布的目的旨在从根本上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并将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推至新阶段。如何最大化发挥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各自特色,实现1+1+1>3的育人效果,亟需深思。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建议。研究认为,问题检视:“家校社”体育认知程度浅显;“家校社”体育资源供给乏力;“家校社”合作机制条件欠缺。建议:觉醒认知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教育观念;凝聚体质合力,整合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优势资源;融合信息技术,塑造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