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IPv6下快速切换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瑾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88-88,96
移动IPv6的切换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移动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会产生中断,这段时间即切换延迟。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切换过程产生的切换延迟过大,不能满足实时或对延迟敏感的业务需求。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是对移动IPv6协议的改进,可以加快IPv6移动节点的切换过程,减少已有通信连接的中断时间,保证通信流的实时传输。该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切换算法如快速移动IPv6、分层移动IPv6的性能并比较分析了其性能优劣。分析表明,综合运用各种切换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流的延迟,提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IP已经与无线网络同样重要,尤其在未来3G网络的建设中,移动IPv6将成为移动运营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快速移动IPv6切换技术——FMIPv6的协议和切换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构网络切换中FMIPv6协议存在高延时高丢包,无法满足实时业务对服务质量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预先进行地址生成和绑定的FMIPv6协议——PAGB-FMIPv6(Proactive Address Generation and Binding for FMIPv6)。该协议在FMIPv6的基础上,采用预先生成可用转交地址、提前进行新转交地址的绑定更新方法,消除切换过程中重复地址的检测操作,减少新转交地址绑定更新延迟,增加预应式切换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切换延迟和丢包。仿真结果显示,新协议在切换延迟、丢包方面优于FMIPv6。  相似文献   

4.
目前,移动IPV6协议解决了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的通信持续性问题,但还无法为时间敏感的语音和视频业务提供满意的支持。本文对WLAN环境下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IETF提出了分层移动IPv6协议(HMIPv6),目的是为了减少移动节点在跨区域移动时的延迟。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分层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指出该协议中存在MAP负担过重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解决方案:采用将MAP的转发数据包和管理数据包功能分散的方式解决MAP负担过重的问题,其中保留MAP的管理数据包功能,而将发送数据包功能分散到边界路由器BGW上进行。最终大大减轻MAP的负担,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移动Agent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仿真系统的支持。在分析网络仿真工具NS2基础上,应用成熟的移动Agent工具IBMAglets,实现了一个基于NS2的移动agent仿真系统。系统实现了对网络传输延迟和移动Agent处理操作延迟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移动Agent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仿真系统的支持.在分析网络仿真工具NS2基础上,应用成熟的移动Agent工具IBM Aglets,实现了一个基于NS2的移动agent仿真系统.系统实现了对网络传输延迟和移动Agent处理操作延迟的仿真.  相似文献   

8.
IEEE802.21工作小组为解决异构网络互联问题提出了媒介独立切换(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MIH)方案。对WIFI、WIMAX异构网络融合进行了研究,为解决异构网络之间移动的平滑切换问题设计出一套切换流程和切换判决策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叶光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4):167-167,163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WLAN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软切换方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不同WLAN间的无缝切换。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基于IEFTRFC2002的Mobile IP协议及其后续版本RFC 3344、RFC 3775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角路由"和切换延时问题.本文从网络层的协议框架出发,构建一种支持移动网络环境的新移动IP地址方案,并采用基于门限值的软切换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三角路由"和跨区漫游的延时问题.这一新框架下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仅从移动节点跨区直达路由和无缝切换问题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1)
在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作为车地信息的传输通道,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而越区切换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列车能否及时接收到来自TCC(Train Control Center,列控中心)的列控信息,并且由越区切换失败引发的掉话故障将导致车地信息传输的中断,危害着列车运行的安全。本文利用Hata模型分析了切换门限值对越区切换的影响。以传统的基于功率估计的提前切换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切换算法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9.0进行仿真。通过延迟切换触发的方式,使切换的触发避开了重叠区内发生乒乓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越区切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针对泉州移动eS RVCC切换时延偏高问题,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出了的全新的优化解决方案,在VoLTE感知优化方面起到了启发性作用。目前方案已在全省推广,整体切换时延缩短250ms,缩短了24%,经济效益显著。点评人:陈晓萍,泉州移动公司网络部基础网中心经理。  相似文献   

13.
移动网络基本协议允许一组共同运动的通信节点作为一个整体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但该协议没有考虑路由优化。本文在移动网络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既改善了移动网络协议的路由,又解决了移动网络快速切换与路由优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和新业务的部署,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在宽带移动化方面,IEEE802工作组先后制定了WLAN和MMAX等技术规范,其中JEEE802.16 WiMAX是宽带移动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移动宽带的演进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WiMAX的定义、应用模式和场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UMA方案后,用户在蜂窝网络和WLAN之间切换时可以保持语音和数据会话的无缝连续性,就像原来他们在蜂窝网络中的单元间移动一样透明.在WLAN和蜂窝网络间的呼叫中无缝切换能够确保用户的位置和移动不影响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质量,用户对全部服务、位置和移动的感受是全透明的,不管是通过WLAN还是蜂窝网络连接,服务都完全一致的(如图1).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继ATM转账推出延迟到账功能之后,支付宝和微信两大移动支付平台也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然而,媒体调查发现,移动支付平台的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之所以增设延迟到账,无非是给转账者预留更多的时间以应对转错账或被骗转账的特殊情况。所以,只要在2小时或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17.
宋劲 《科技通报》2012,28(9):189-192,196
VDL4以自治模式和受控模式进行运作。针对受控模式运作条件下的VDL4自组织通信结构,分析了DSR路由协议在此类通信网络中运行的可行性。并将航空器移动节点的移动速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引入DSR协议并进行改进,分析了其优化性能和改进所引入的网络延迟。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比较,验证了改进后的DSR路由协议的节点失效率和网络延迟性能。  相似文献   

18.
延迟焦化装置为间歇性生产,两座焦炭塔通过四通阀切换交替生产。因此,日常生产中主要流程变更集中在焦炭塔两塔切换。流程变更涉及开关阀门多,操作出错概率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影响了装置安全平稳生产。通过引入顺序控制系统可完全避免误操作,极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自适应适配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提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自适应服务发现方案。解决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的发现与推送的延迟问题,实现高效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推送,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资源、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宋继军 《科技广场》2011,(9):108-110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对防火墙和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进行IPsec信息验证的方法,解决了移动IPv6下节点在外地网络与家乡网络之间的通信穿过防火墙的问题,并保证了移动节点与家乡网络之间通信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