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神崇拜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自古以来盛行山神崇拜。唐代是山神崇拜的重要发展时期 ,山神崇拜现象非常普遍 ,类型多种多样。唐代的山神崇拜具有明显的多功利性特征 ,由于人们在对山神顶礼膜拜的同时 ,赋予它许多功能 ,以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要 ,所以山神崇拜也是当时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 ,构成当时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山神崇拜在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彝族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山神观念的形成、对山神的祭祀仪式、山神崇拜的文化内涵几方面对彝族的山神崇拜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张弛有致,反映的是揭示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人物个性鲜明,挖掘典型性格的内在逻辑。景物层层渲染,营造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4.
熊峰听红 蜻蜓说,坏人 还没有捉到小老 虎,心中非常 高 兴。 他又在山 上转了一 会儿。 一阵风从林间 吹来,他隐隐 闻 到烟的气味。他忙向 冒烟的地 方靠近,发现了那 几个坏人 正在升火做饭,并且大吵大嚷。 熊 峰 悄 悄 来 到 离 他 们 很 近 的 地 方 , 藏 到 一 棵 红 松 后面,听这几个人在说什么。 一个人说:“这虎崽 子,真 是小滑头。忙 活了好几 天,也 没见到它一根毛! ” 另一个说:“等我见 到它,非开枪打死它不可 !弄张小虎 皮,也不白让它折腾一回!” 熊 峰 忙 从 树 干 后 探 出 头来 ,透 过 浓 密 的 枝 叶…  相似文献   

5.
6.
彝族曾盛行山神崇拜,祭山神是彝族民间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之一。20世纪60至70年代,祭山神仪式被强行禁止,20世纪80年代后,在一些彝族民间文化精英和学者的推动下,简单的祭祀仪式逐渐复兴。2011年3月6日(农历二月初二),云南双柏县他宜龙村彝族祭山神仪式是在当地文化精英的倡导,"草根"力量的响应和推动,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当地政府默许的一次较大祭祀仪式的复兴和重构。但群体性的祭山神仪式能否走下去,每个环节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山神信仰是嘉绒藏族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系统研究了嘉绒藏族关于山神与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本土知识体系,指出其特点是人、植物、动物共居于山神怀抱,山神在这一组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而人则按照山神的喜好和自己的需求来对待植物和动物.  相似文献   

8.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将鄂伦春人尊崇的山神建构为整个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山神树被砍伐这一影像意味着山神死了,这是这一文化符号的影像化结构。山神这一文化符号附在孟金福身上,使孟金福具有了双重文化身份,由此形成了文化符号的人化重构——永恒性的神附着在一个67岁的老人身上,最终必然随着孟金福肉体的消亡而死去。因此,正是通过“山神”符号的建构、解构和人化重构,纪录片预言性地凸现了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被消解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历史闪光点的照射,《庄子·逍遥游》篇尧与藐姑射山四子的传说显露出它的文化背景,即尧与四岳的交往。庄子采用多变的笔法,客观上起到了遮蔽历史闪光点的作用。尧与四岳的传说产生于汾河流域,尧与藐姑射四子的故事亦以尧都平阳为历史根据。汾河流域盛行山神崇拜,藐姑射神人是融汇山神、祖先神形象而形成的,兼有二者的品格特征。其表层是山神、自然神属性,其深层潜藏着祖先神、人格神的因子。把藐姑射神人的形象进行还原,是一个清理历史堆积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山神崇拜非常盛行,山神,尤其是岳神地位很高,一直是国家祭祀的重要神灵。泰山为五岳之长,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山神。自汉代开始,泰山神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兴云布雨、左右年变为主宰人生死寿天的冥界统治者。人死后魂归泰山,泰山治鬼的信仰逐渐在乡村社会流传开来,泰山神灵也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得到民间大众的普遍信奉。  相似文献   

11.
拉祜族的山神信仰——一个拉祜族村落的宗教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神信仰是拉祜族信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山神信仰的特点以及山神祭祀的背景,探讨山神祭祀的变迁及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不少关于虎形象的塑造,虎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化直接影响到其在神话传说中由图腾向山神的形象演变,而导致中韩两国神话、传说中老虎形象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虎图腾在政治权力圈中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所田野调查的这个社区当中,每个藏族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山神,它们依次是:村落内各家族的山神、村落的山神和社区共同的山神,对它们的相关仪式活动在客观上凝聚了各边界内的族群,使他们结成一股内聚化的力量,共同面对外来的干扰;作为对此观点的支撑,在本文中我提出了山神与社会的同构关系,因为有了这种关系,不同层次的山神才能够对相关边界内的族群认同产生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三神山神话是国人十分熟悉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史记·秦始皇本纪·封禅书》、《拾遗记》卷一引东方朔《宝瓮铭》、《列子·汤问》等典籍,都有记载。在《魂归泰山——三神山神话“版本”研究》一文里,笔者曾从王充《论衡·订鬼》、《风俗通义·祀典》中,辑出不见于上引诸书的更加古朴的三神山神话故事,并对这一古朴的本子作了初步的文化学分析。且看这一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5.
山神形象是原始人类以万物有灵观念对自然万物产生膜拜的代表,山神白那查以时而“有形”与时而“无形”的神秘形象出现;山神虎神则以威严而助人的形象出现;山神老把头是把人神化而出现的.然而,无论山神以何种形象出现,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民俗学底蕴,对当代有着极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神崇拜源于远古藏人的民间信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简要的叙述了新龙藏区的山神崇拜习俗的历史渊源并对当地藏民在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煨桑"仪式及"十三"年节中的"拉泽"仪式祭拜山神的活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高四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这部长篇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艺术成就是空前的,对明清以至现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全本的电视剧也即将面世。节选部分在情节构成、人  相似文献   

18.
飞山神信仰是侗族一大信仰,以唐末五代时期靖州地区"十峒首领"杨再思为原型,一直在湘黔桂渝鄂边区地带流传至今。在今天湖南靖州一带,每年都会举行多次盛大的祭祀飞山神的庙会活动。飞山神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俚濮是彝族的一个支系,生活在金沙江流域两岸的中低山区。俚濮彝族保持着众多的原始宗教信仰,其中对山神的崇拜是其自然崇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正月初二,是俚濮人祭拜山神的日子,其祭拜活动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自发性。作者通过对攀枝花啊喇么彝族支系俚濮人的山神崇拜调查,分析了俚濮彝族山神崇拜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地处滇西、滇南的各民族来说,山神信仰在其文化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丽窑镇大篙村汉族人们为研究主体,以其至今还保存的较为完整的祭山神仪式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对其仪式形成原因、仪式过程、文化解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以期达到凸显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和展现当地人独特的心灵图式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