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走的是应试路线,课堂中自然“讲授味”多些,而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则又因过分追求合作而多了些“活动味”。不得不说,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会让语文课“乏味”,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合作会让语文课“变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得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让语文课真正富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杨苗英 《科学中国人》2014,(2S):140-140
当“应试教育”扭曲着中国教育者的每一根神经的时候,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我曾做过一次关于对语文课满意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令我大为吃惊:38%的学生讨厌上语文课,47%的语文教师越来越不愿上语文课,35%的家长对学校的语文教学不满意。吃惊之余,我陷入了沉思: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不止一次地听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初中时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感觉太美了,好不容易盼到上高中,当教师讲完这篇散文后,却再也不想读它了。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语文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邹蓬 《知识窗》2014,(2):32-32
什么是语文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语文的本体又是什么呢?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文章写的是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其实,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语言的形式。语文课姓“语”,所以教师应该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笔者认为,语文有三味:一是“读”味,二是“语”味,三是“文”味。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因其文本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应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堂语文课不是“作秀课”,不该只是一种结构,一种模式。暂且不说好课的标准,单来谈谈四种误入歧途的不好的语文课。 一、“非语文”课型 李海林先生有言:“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实现这种接触,为其提供帮助,没有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就没有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其一:上课又是音乐,又是书画,又是舞蹈,又是课件,手脚并用,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结果是刺激虽然丰富,语文本身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语文课中阅读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生长点,可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能耗”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9,(18):100-10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7.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8,(20):89-89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尘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正>一、判定一堂好课的标准以前的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观摩课,大家观课评教的角度多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教师“怎么教”,看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出现了各种教学模式:“三三六模式”、“学案导学”等,细究这些模式中提倡的“合作、探究、交流”,好像是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当然重要了,但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是为了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奇怪的语文课轻推眼镜,微微抬头,嘴角上扬的同时,我推开了教室的门。“小邦老师好!”这是迎客铃的声音。同学们见我进来,立刻拥了上来。“小邦老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吗?您怎么把教室设置成厨艺课的场景了?”“小邦老师,您是要请我们吃午饭吧!”“我猜老师设错了场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须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观念。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应该是传统语文课堂的特点,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作为语文教师,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要全面铺开,否则就会“语文课模糊,学生迷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