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训练方法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理论内涵、操作方式、使用功能、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笔者从方法学角度,结合重点运动项目的范例,按运动项群的类型,概要论述这些运动训练方法在主要运动项群中的现代应用功能、特点及要求。本文着重讨论的是重复训练法在主要项群中的应用原理、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田径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勉 《体育科研》2002,23(2):29-30,37
在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以及恢复期 ,耐力型运动项目运动员对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受到其本身项目特点的特殊性而明显区别于其它田径项目 ,运动员的饮食营养合理化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本文从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员对水和电解质、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不同需求和补充 ,来讨论耐力型田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合理营养问题 ,促进教练员、科研服务人员注意对运动员膳食进行科学搭配和调整 ,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3.
艾勇权 《健身科学》2013,(10):54-55
刘爷爷的儿子非常孝顺,每次从北京回老家都会给他带回一些复合维生素、钙片、蛋白粉等营养素补充剂。看着这些营养补品,刘爷爷虽然很高兴,但也感到有点茫然——我真的需要这些补品吗?[我们需要吃营养素吗]什么是营养素?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成长、发育和运动所需要的物质,均称为营养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营养素保证健身运动效果的一个有力保证,不同健身项目有不同的营养要求,不同的健身项目的营养特点如下:在进行不同体育锻炼时,对运动者的营养需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补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运动、营养、休息”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本文就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运动项目与营养素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运动员的运动专项不同,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适应高强度运动训练最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1.项群理论简述项群理论是我国学者在竞技体育领域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项群训练理论是竞技体育的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一个层次,它将一些存在某些共同特点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探求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项群理论认为由于训练活动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此,应按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划分项群,并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珲统计等方法,对所确定的对抗项群各个代表项目竞技能力四级因子的权重进行效度分析,所建立的对抗项群竞技能力因素主体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其中,三级层次要素的亚类属性和内容范围构成了对抗项群竞技能力的主体框架,四级层次要素的子类属性和内容细节则决定了专项运动竞技能力的特征框架.认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二级要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但是,运动素质列为对抗项群三组亚类项目竞技能力的首要或次要因子,表明运动素质的各个相关因子是至关重要的竞技能力要素;除了身体形态之外,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力及其四级下的各个竞技能力要素均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因此,任何专项运动特征的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些竞技能力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的营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运动员的饮食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运动使体内物质代谢加剧,能量物质消耗大,而且性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体内代谢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在营养上也各有其特殊要求。只有在营养上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田径运动项目很多,其代谢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1速度型项目(短跑、中跑等)这一类项目代谢特点是在运动中高度缺氧,负有氧债,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高能磷酸系统和无氧糖酵解供能,短时间内在体内生成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其营养特点应当符合体内能源物质能够迅速被动员,…  相似文献   

9.
阿英嘎 《体育学刊》2007,14(1):130-133
通过比较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运动员的项群分布,发现我国不同项群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类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技能类项群中,运动寿命较长的是球类运动员,而格斗类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而在体能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技术训练更加符合自身的规律,提高训练效率,我们在研究该项群运动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术训练原则进行了理论及实证性研究,并得出8条该项群技术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11.
章翔  何青 《中华武术》2008,(7):44-45
体能主导类跳跃性项群大体经历了“速度型”和“力量型”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对这个项群的深入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能主导类跳跃性项群是一个以助跑速度为基础,以弹跳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群,也就是说弹速是决定他们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目特征分析及举例运动项目特征是一个项目或项群区别于其他项目或项群的显著标志与典型表现,这些显著标志与典型表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项目或项群的本质属性。通过项目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深入地把握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征差异,注重教材的实际价值,更好地回答补偿什么能力怎样补偿,达到用教材补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方法学角度,结合重点运动项目的范例,按运动项群的类型,概要论述持续训练法在主要运动项群中的现代应用功能、特点及要求,着重讨论持续训练法在主要项群中的应用原理、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橹 《中华武术》2005,(1):62-63
体育特长生和普通学生有所不同,他们除了平时的正常上课学习,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的运动训练,所以这些学生的营养需求和普通学生不同,应额外补充强化营养物质才能适应其生长发育、学习以及 训练的多重需要。 从事不同田径项目训练的青少年,由于项目本身 的特点以及训练手段的不同,他们对营养的需求也不 一样。我们首先应了解不同项目有不同的训练特点和 供能特点,然后才能从营养补充方面作出针对性的措 施,提前预防各类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保证运动训练 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项群训练理论是由田麦久教授提出的,他是根据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来进行划分的,这种训练理论为我们研究运动项目的特点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的视角。项群训练理论将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进行了融合,通过项群训练理论来研究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这里主要以排球、羽毛球、网球为例),为我们以后进行该项群的训练提供训练和理论方面的支撑。1竞技能力对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影响1.1技战术在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隔网性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技术全面,特点突出,不断创新,形成绝招。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冰雪运动》2014,(1):18-21
科学的营养补充对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体力和运动能力的发挥以及运动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短道速滑项群特点、青少年发育特征和训练环境特点等项目特点,总结出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所需能量为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和维生素;并分别提出各种所需能量营养补充的方法和手段,为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各国运动员的营养供应情况运动的营养供应和合理安排对维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营养至少应该考虑到供应充足的能源、适当调配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有利于代谢机能的调节和疲劳后加速体力的恢复等。因此不但要注意到运动员的日常营养需要量,而且还须按运动训练和竞赛的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特点。由于完善的营养措施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物质基础,许多国家对运动员的营养都在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细微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体能类项群指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赛艇等,主要是以衡量身体运动能力为主的,有定量计量的运动成绩的竞技项目。对体能类项群的研究,如同其实践意义一样,同样具有战略和基础地位。预测是决策的基础。没有科学的预测,没有对未来情况的研究和把握,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