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句话精辟地总结了人们的学习经验。兴趣引导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我们要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培养其写作兴趣,让学生有感而发,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2.
周字 《湖北教育》2004,(6):63-63
上周五我布置了一篇作,要求师生同题,师生互动,下周一师生互评。可由于双休日学习开会,一忙乎,压根把这件事忘了。上午一进教室,才猛然想起我的下水没写。看到学生们摆放齐整的作本和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真不知怎么办才好,解释是徒劳的。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别提有多难堪了。只有临时改变主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学生写作文离不开模仿,作文选无疑成为他们学习写作的最好帮手。教师应在构建好合作学习的平台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作文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极限人生     
曾以为,只是最亮的星才最美;曾以为,只有最芬芳的花朵才会醉人;曾以为,只有纪念碑上的名字才会拥有最高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提倡语文教师写“下水文”。他说:“这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作文训练是“攻坚战”,只有教师身先士卒,勤于练笔,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提高教师自身写作水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作文讲评课上得有特色,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和教训“现身  相似文献   

6.
孙云 《小学生》2009,(11):23-23
“知识的海洋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只有扬起理想的风帆,荡起奋斗的双桨,才会寻找到真理,那就是你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才爱上了读书,也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我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相似文献   

7.
在我妈妈那个红漆木箱底下.有一件白底红碎花对襟衣,据说那是六十年代最时兴的服装。可是,据我所知.妈妈缝制这件衣服,却是在九十年代,而且一次也没穿过。妈妈这样做,是什么意思呢?妈妈没有说,我也不好问。直到有一天,我跟妈妈吵起来,才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8.
姜广生 《小学生》2009,(11):10-11
故事只有情节感人、有趣,才会吸引人。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学会把最有趣的段落写具体。抓住细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刻画,故事才会生动、感人。怎么样。想不想试一试?  相似文献   

9.
速览     
《教育》2012,(10):8-8
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年第8期刊登马丽文章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学习的,语文课是最生动有趣的,这才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所谓灵性,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事物的感悟能力,并且这种感悟能力还会随着后天的训练、教养和教育得到不断的增强和提高。我认为学生作文不好或讨厌作文并不是由于笨、缺乏灵性,而是因为灵性未被激活、智慧尚待开发。那么,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来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性,进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呢?第一,在作文评价中激发兴趣,在兴趣激发中激活灵性灵性与兴趣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灵性存在于兴趣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作文的入门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相似文献   

11.
暑期进化论     
经过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了祖国花朵幼小心灵的期末考试,我决定让自己好好地放松一下。是夜,鄙人让电视无薪加班六小时,直到连我不爱看的节目都Say—GoodBye给我,我才决定放电视和我的眼睛一马。第二天,沉睡至广播号——下班号晌起时,才睁开眼睛重见天日。贾咪将此归为:学习太刻苦所致。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警铃大作。过完了一天零十六小时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才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介绍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对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谈到作文教学,艾青的这句诗就不时浮跃我的心头。心中有爱,眼中才会看到与爱有关的一切,笔下才能将爱展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最缺乏的一块。浮躁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应试作文,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做假大空废的文章,他们的作文离生命本体越来越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回归趋势明显。因此,对于即将走进中考考场的同学来说,学习并掌握一些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5.
我爱祖国壮观俊美的河山,我爱祖国勤劳善良的人民,我爱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爱祖国那无处不在的山山水水,我爱祖国那养育了我们的每一寸土地,我爱祖国那郁郁葱葱的一草一木。有人说日本的富土山最俊美,有人说荷兰的田园最风光,也有人说马尔代夫的景色最迷人。而在我的心里,只有祖国才是最美丽的。  相似文献   

16.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那么什么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呢?“绘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儿童最普遍、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是最容易被儿童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迪斯韦赫语)他们特别喜欢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观察、想像以及对事物的情感。但是多年来,很少有人把绘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天赋、一种艺术才能看待。在此我们应还给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如烟往事     
岁月流逝,童年时代已成为一枚美妙的书签,匆匆地插进生命书海的一页。上中学时,梦的微澜还常常荡漾,但烦恼已撞开了我的心灵之门,闯进了我的生活。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再也没有做梦的时间。直到健的出现,我才仿佛又回到梦里。  相似文献   

19.
让猫评判     
一个国家里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手艺难分高下。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办一次比赛,封胜者为“全国第一木匠”。于是,他把两位木匠找来,限时三天,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木匠。两个木匠开始不眠不休地工作起来,到了第三天。他们把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评审。  相似文献   

20.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浪子有了回头的决心;因为有了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悔改的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