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岩古镇     
田磊 《初中生辅导》2011,(30):2+49-F0002,F0003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贵阳的南人门,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走近青岩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于古镇北城阁上金光璨璨的“青岩古镇”四个人字,沿北城门便道拾级而上,站在城门楼上,你可以观古镇特有的景色:古镇城墙由方形巨石垒砌而成,  相似文献   

2.
丽江古城与青岩古镇在资源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对青岩古镇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资源状况、产业链发展、管理方式三方面,对青岩古镇与丽江古城的发展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青岩古镇旅游发展需采用营造古镇氛围,开发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由贵阳南行约三十公里,有一座美丽的青岩古镇。有着六百二十多年历史的青岩,是贵州省的四大古镇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青岩古镇是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典型,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宗教雕塑、建筑、美术。在新阶段,青岩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开发宝贵的宗教艺术资源。文章在挖掘青岩古镇宗教艺术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青岩古镇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前来青岩古镇旅游的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时间行为和消费行为等行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的属性特征、旅游心理特征和对景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了青岩古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共性的行为特征,例如旅客以贵州籍游客最多,游客的总体旅游时间短,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一般等.  相似文献   

6.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9,(6):F0003-F0004
青岩古镇城墙青岩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其所据地理位置显要.于由桂入黔门户的主驿道上。镇始建于明洪武10年(1378),初设屯堡,以驻军屯田,称“青岩屯”,旋改“青岩堡”,天启3年(1623),在此曾有争战。天启4-7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筑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八番十二司。  相似文献   

7.
青岩兴起的600余年,其中最关键的两百多年(1572年-1824年)与班氏土司相伴相生.班麟贵对青岩城的修筑,奠定了青岩发展的物质基础;由土司衙门改建的青岩书院,使青岩文化发生了质的变革,青岩书院出来的赵以炯等名人,成为青岩“历史文化古镇”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青岩是贵阳市花溪区的一个小镇,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期间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谐共存,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青岩古镇     
田磊 《初中生辅导》2011,(28):2+49-F0002,F0003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贵阳的南大门,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这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驻军于双狮峰下驿道旁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  相似文献   

1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各种“洋教”势力逐渐侵入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洋教士”传教活动之地.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偏远的贵州青岩古镇出现了非常态的文化碰闯,形成了儒释道、基督教、天主教等“多教并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催生了青岩古镇教育的兴盛和文明.  相似文献   

12.
明代前的青岩古镇,已是西南的重要边陲,是通往川、湘、滇、桂商贾的必经之地,由于汉官和商人的进入,商品经济兴起较早。  相似文献   

13.
青岩之旅     
古镇就是古镇,当你靠近它的那一刻起,就犹如回到了古代。古老的建筑,雄伟中透着朴实,悠长的小巷,神秘而幽深,平整的石板路,透着浓郁的古老气息。青岩,古代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青岩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引入了低碳的理念,在旅游生产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交通运输方式低碳化、古镇建设低碳化和提高碳汇能力,在旅游消费中引导游客进行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出行和低碳旅游购物等,对降低整个景区的碳排放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岩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引入了低碳的理念,在旅游生产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交通运输方式低碳化、古镇建设低碳化和提高碳汇能力,在旅游消费中引导游客进行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出行和低碳旅游购物等,对降低整个景区的碳排放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贵州旅游景点英文介绍的翻译失误随着贵州旅游发展的加快而增多。本文以贵州"五A级"景点青岩古镇为例,从目的论角度下分析其景点英译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及语言性翻译失误并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多种宗教的并存是青岩地方社会的文化特征,它的存在是青岩600多年来历史、地域、民族与社会的综合反映.儒教以其强大的教育儒化功能濡染青岩,向青岩人传授文化,培育青岩人的文化修养,使青岩的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而其它宗教则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岩地方社会进行侵淫,感染世俗中的人们,培养青岩人和善、友好、追求美好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着天然的对接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也正发生着趋向文化体验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旅游地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并以此传承和发展旅游地文化,实现着文化旅游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以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者体验行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对古镇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方式逐渐以休闲体验为主导;对古镇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愿望日益强烈等。基于此,从空间结构优化、文化活动设计、文化内涵挖掘和协调持续发展四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古镇体验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工作中,修旧如旧的手法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这里面出现了十分成功的典型案例,同时也出现了差强人意的作品。旨在探讨当今时代语境和针对项目特殊性等条件下,修旧如旧的手法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应该以什么形式得到合理的应用,以青岩古镇建筑保护与更新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金陵 《天中学刊》2010,25(3):120-122
张良隐逸青岩山,无论是出于避祸还是养生,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大庸灿烂文化的向往.而张良在青岩山的隐逸又直接对大庸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