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家形象与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名学生死亡,此事一时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虽然这起枪击案的凶手赵承熙是韩裔,但是他8岁就移居美国并在美国长大,显然美国的文化对他的影响很大。此外,校园预警机制缺乏等是造成这一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白宫的新闻大管家们曾经在里根时代举办过2000场新闻发布会的斯皮克斯也是值得多提一提的人物。在当白宫新闻发言人之前, 他曾当过地方报纸的记者和总编,后成为参议员萨瑟兰的新闻秘书。斯皮克斯在被参议院聘用之前, 情报部门早已把他了解了个底儿掉。参议员萨瑟兰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招呼他的助手们喝一杯。第一次参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一种力量. 竞选总统前夕,他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参议员说:"x x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相似文献   

4.
刘香成是何许人也?摄影圈的人提起他无不佩服之至——他是惟一获得全球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摄影奖的华人。许多西方人正是透过他的镜头,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他也是惟一目击戈尔巴乔夫辞职演讲现场的记,在当天,他所拍摄的照片上了全球上干份报纸的头版;他十六岁就去了美国,可无论走到哪里,他的骨子里一直眷恋着故土,接触过他的人都深深地感到——他身上有一种抹不去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5.
眼下,美国大选下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大选除了选正副总统、全体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一部分州的州长、州议会和一些城市的市长、市议会也一并进行选举。所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争夺的,不仅仅是白宫,还有国会、州政府、市政府。难怪,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大选”。但是,不管竞选什么职位,方法和过程都大同小异,从国会议员选择可以了解美国选举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一本由丽莎·史著、马丁斯公司出版的《在金山巅上:一个美国华人之家的百年历程》,生动地描述了一位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百年历史。史家族的历史正在成为美国公众的财富。先是母亲卡罗琳和她出版的《梦幻》一书,现在又是女儿丽莎和她的《在金山巅上》,都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丽莎念念不忘她的那部分中国根,她从5年前起就四处奔走,终于打听到了知名的父辈家族史。她的伟大的祖父史锋有一幅非凡的体魄,他从中国来到美国,先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  相似文献   

7.
张晖 《对外大传播》2005,(10):52-54
杨先让先生是位画家,但他与中国民间剪纸,与陕北的老大娘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就把这些会用巧手剪出美丽窗花的农家妇女从山沟沟里带到了北京。然后,他14次率从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所记录下的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大量忧秀民间艺术形式被称作“最后的绝响”。 当我们得知杨先让在美国开办画展并受到热烈欢迎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他在国外不仅举办自己曲作品展,而且还以更大的热忱,利用一切机会向美国人讲述中国民间美术,特别是当他谈到剪纸大师库淑兰的作品使听众激动不巳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一路走来的他是如何获得了“时代的浪漫记录”这一当之无愧称号的……[编按]  相似文献   

8.
《人民画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十年来她形象.真实记录了共和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向世界介绍了一个古老而在发展的中国。她曾经以23个种发行至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发行量超过百万,创造过历史的辉煌。而近些年,期刊的繁荣与读的小众化分割了市场;电视、报纸与网络“诸侯纷起”,又对期刊形成强烈冲击;中外之间信息沟通的便捷,也给外宣刊物带来需求淡化。在时代的演进中,画报渐渐“从绚烂归于平淡”。如何顺应时代,探求市场,设计形象,贴近读,办好画报,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蔡亮 《职业圈》2010,(13):46-48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公布了《2010年汇率监管改革议案》,尽管该议案全文未出现“中国”二字,但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推波助澜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公布了<2010年汇率监管改革议案>,尽管该议案全文未出现"中国"二字,但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推波助澜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11.
在阔别祖国31年之后,美国华裔作家董鼎山终于又回到了中国,并开始用他的笔记录他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2.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毕生都在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历史。他的中国观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美国本位意识。他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主动投身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学术发展动向,引导美国汉学发展。他的治学特点既是自己宏阔学术视野的表现,也是美国中国历史研究学科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爱泼斯坦一生跨越了二十世纪绝大部分的漫长岁月,又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这期间,正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阶段。他常对人说:“中国人一般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爱国主义。”也就是说,他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局来看中国历史的,同时又将中国历史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加以考察。因此,他看问题的视点高,看得远,分析透彻。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根深蒂固。他从小生活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他们共同度过悲伤与欢乐,挫折与胜利。在这里,他汲取了他的全部经验。在这里,他选择了中国国籍和选择中国作为永久居住地。在这里,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献身于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地时间2009年8月4日,创刊仅5个月的《中国日报(美国版)》在美国亚特兰大荣获美国商务部颁发的2009年度美国东南地区最佳少数族裔媒体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获此荣誉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8日,日本新当选首相菅直人组建新一届内阁,有中国血统的国会参议员莲舫为新内阁行政革新担当大臣。这位女主播出身的政治家成为日本首位进入内阁的华裔大臣。  相似文献   

16.
张学昕 《文化学刊》2012,(6):173-176
苏童是一位始终在写作上保持唯美品格的作家。这种唯美品格主要在于他的写作和文本中呈现出的南方气质、"南方想象"和与之相映的美学风范。苏童的大量小说文本,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构成记录南方文化的细节和数据,成为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南方、记录人类的心灵史。这些有关南方的记录和想象充满了诗意。苏童不仅给人们讲述了迷人的故事,同时也给文学贡献了一种独特的语言,捍卫了小说文体在文化上的尊严,并使小说神圣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陈小芳 《职业圈》2007,(6X):109-109
孟二冬,他以生命诠释和躬行了他一生挚爱的中华文化。他所拥有的真善美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风采。孟二冬,他为人师表,是所有教师的表率;他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应该成为全社会效仿的楷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率!  相似文献   

18.
为黑而维权     
林达 《文化博览》2005,(8):36-37
在我的面前,是一张陈旧的美联社新闻照片.照片上是美国黑人短跑运动员汤米·斯密斯,他曾经打破二百米世界纪录,曾经代表美国获得奥运会金牌.可是这张照片记录下的,却不是一个短跑冠军冲向终点的辉煌瞬间.那样的瞬间,辉煌却并不罕见.照片记录的是汤米·斯密斯另一个瞬间,一个凝固、沉重、却依然辉煌至今的瞬间.  相似文献   

19.
《纽约时报》是继《泰晤士报》后产生的又一个世界性的著名媒体,有档案记录报的美誉。由于报道内容严肃,版面庄重,它有时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一直是平面媒体的先锋,对美国及世界舆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年)是美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专栏记者。他24岁起步人新闻界,在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发表了总数达1000万字的时事政论文章,出版了30多部著作,尤其是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后来的《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36年(1931—1967年)。这些专栏文章通过报业辛迪加的转发,刊载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2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