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锡煌 《垂钓》2002,2(10):62-63
鲻鱼,又名齐鱼、际鱼、追鱼、乌头、博头、子鱼等,属鲻科类。体长,前端像圆筒形,背部有点平直,后端侧扁。鱼吻短宽、厚唇。鱼的上颌稍长于下颌,在颌的边缘长有绒毛状细齿。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的上半部有七条黑色条纹。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大的可达80厘米。  相似文献   

2.
范精华 《中国钓鱼》2007,(10):28-28
can鲦鱼为淡水里中上层鱼类,个体小,在我国广有出产.通常体长1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30厘米,重可达250克,大的can鲦鱼背脊为墨绿色,煞是可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趣钓爬地虎     
王建生 《垂钓》2001,(9):54-54
你知道爬地虎吗?爬地虎又叫老头鱼,体长不超过10厘米.贪吃好斗,有筑巢护饵之习性.大江南北均有其踪迹。爬地虎分布虽广,但相应钓法却不多见。现介绍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垂钓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玉堂 《钓鱼》2006,(3):37-38
餐条属于淡水型野生鱼类,鲤科,又名参子鱼、小白鱼、青背等。常见的餐条有普通餐条和贝氏餐条两种。普通餐条个体较大,最大体长有24厘米,贝氏餐条个体较大,最大体长有24厘米,贝氏餐条个体较小,最大体长13厘米。  相似文献   

5.
蔡孝良 《钓鱼》2005,(22):37-37
虾虎鱼主要品种为黄鳍剌虾虎鱼,俗称大头鱼光鱼、又称痴鱼、扔头、逛鱼等。该鱼头大,体较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略侧扁,体棕灰色,腹面白色,一般体长15厘米,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重400克左右。该鱼分布很广,普遍存在于我国东南、黄海、渤海四大海域,为暖温性的近底层鱼类,滩钓、矶钓、船钓均可,但钓起来最为惬意的是在养虾池内钓,(以下简称为虾池)现将有:关虾池钓虾虎的技术性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钓获大青鱼     
毕安福 《钓鱼》2004,(10):52-52
3月23日,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的童正广在谷里水库钓获一尾25千克重的大青鱼。经测量该鱼体长140厘米,胸围72厘米,嘴巴直径11厘米。  相似文献   

7.
拉饵钓鳑鲏     
荣荣 《钓鱼》2006,(11)
习性:鳑鲏鱼头小,体侧扁,短而高,卵圆形,体高为体长的五分之二。雌雄鱼在体色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雄鱼的尾鳍和臀鳍具有小黑斑点,而雌鱼不甚明显或者没有,鳑鲏中最大的个体为6 ̄8厘米,但大者也不过体长10厘米多一点,重量为40 ̄70克,为小型鱼类。此鱼是一种广谱性鱼类,我国各大水系的附属水体及湖泊,小河中均有分布,特别在有河蚌生活的水体中,都有它的活动踪迹,它喜栖息于缓流和泥质的水域,在水草丛中多见。当水温升高时,在浅水中可见到它,以高等植物的叶片、藻类为主要食饵,较大个体的鳑鲏鱼也食摇蚊幼虫等动物饵料,甚至捕食小型鱼类的幼鱼。…  相似文献   

8.
拉饵钓马口     
李懿 《钓鱼》2007,(2X):25-25
马口鱼是一种小型鱼,最大体长20厘米,俗称快鱼、跑鱼、大口兰刀、大口扒、红会睛等。它头尖口小,头长大于体高,体银白色,背部灰黑色。  相似文献   

9.
曾智宏 《垂钓》2001,(2):58-58
鳡鱼,青黄色,细鳞,性凶猛,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它体长身圆尾宽,151大眼小,以各种鱼类为捕食对象,行动极为敏捷,是水中霸主。据观察,鳡鱼长至2厘米就能吞食其他鱼苗,成年鳡鱼竟能吞食相当其自身重量的1/4的其他鱼类。它在追击猎物时,常使猎物为逃命而飞离水面,甚至撞击到岩石、闸口或桥墩而丧命。  相似文献   

10.
鲦鱼为淡水里中上层鱼类,个体小,在我国广有出产。通常体长1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30厘米,重可达250克,大的鲦鱼背脊为墨绿色,煞是可爱。鲦鱼喜成群游弋,觅食习惯是边走边吃,成群争抢,有时抛空钩  相似文献   

11.
船钓鳕鱼     
李天 《钓鱼》2007,(5X):45-45
鳕鱼,俗称大头鱼,大头青、大口鱼,又称乌口鱼。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有波浪形花纹,鱼体呈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尾部自前向后,渐细、体长为20~60厘米。头较大,颌部有一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没有硬棘,两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鳞小,侧线鳞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柳明 《钓鱼》2008,(1):48-49
海鳗,俗称有鳗鱼、牙鱼、狼牙鳝、门鳝、长鱼、即勾、勾鱼等。海鳗体长近似圆筒状,后部侧扁.一般体长在35至60厘米左右,体重在500至1000千克之间.而大者能长达1米多,重量在10千克左右。海鳗头长而央,口大.口裂达眼后方。上颌比下颌要长.舌附着于口底不能活动,两颌牙强大而锐利。每侧均具三行牙,海鳗全身光滑无鳞,侧线较为明显。其背部银灰色、个体史的呈暗褐色,腹部近乳白色,背鳍及臀鳍边缘呈黑色。海鳗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我国沿海均产之,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的渔场也是其主要活动水域。  相似文献   

13.
夏雨龙 《钓鱼》2008,(2):47-47
鳑鮍身体泛着红晕间有蓝色闪光,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蝴蝶。在鄂东南,鳑鮍因其中看不中吃故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屎广皮”,并由物及人把那些长得好看但没啥能耐的人谑称为“屎广皮”。鳑鮍实在太小了,很小有单个体重超过25克的,上不了讲究实在的钓手们的盛宴,垂钓鳑鮍常为人所不屑不齿。曾有人说.“屎广皮这么小,你也钓得起劲么?”我言之:“不是鱼小,是你心大。”  相似文献   

14.
聿中 《垂钓》2014,(7):50-51
2014年5月14日凌晨,我在河北平山下观水库钓获一尾野生美国又尾[鱼回],体长58厘米,最大胸围40厘米,体重3.4千克。以前,我曾在灵寿县上下庄水库钓过1条美国[鱼回]鱼,但最大不超过1.5千克。这条美国又尾[鱼回]打破了我20多年钓鱼生涯里钓野生[鱼回]鱼的纪录,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相似文献   

15.
马口鱼是食肉性淡水鱼.鲤科。这种鱼口阔大,吃食凶猛。常见较大个体体长16厘米左右,重约50克上下(据笔者一位钓友说,他钓过20多厘米长的马口鱼,体重200多克。不过笔者未曾见过)。雄性马口  相似文献   

16.
颜恒 《中国钓鱼》2001,(6):21-21
在西南边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一些河溪中,生长有一种鱼,其体型延长,头部较小,鳞片呈灰白色,成年鱼体长约20厘米,重约100克,少数大个儿者长逾尺,重在250克以上。因该鱼尾鳍殷红,故当地钓鱼人叫它红尾马鱼,居住在中越边境一带的山民又叫它“红尾巴”。  相似文献   

17.
巧钓虾虎鱼     
虾虎鱼俗称海鲇鱼、扔巴鱼。成鱼一般体长25~30厘米,单尾重150~200克,最大个体长达50厘米以上,尾重超过500克。这种鱼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海域,生命周期仅一龄,秋末冬初膘肥体壮,成为北方沿海地区钓友的主钓鱼种。  相似文献   

18.
拉饵钓马口     
《钓鱼》2007,(4)
马口鱼是一种小型鱼,最大体长20厘米,俗称快鱼、跑鱼、大口兰刀、大口扒、红会睛等。它头尖口小,头长大于体高,体银白色,背部灰黑色。马口鱼生活在湖泊、水库、山涧溪流水域的中上层,尤以山涧溪流为多,  相似文献   

19.
冬钓船丁鱼     
在北方进入霜降后的寒冷天气的季节里,也正是垂钓船丁鱼的时候。船丁鱼遍生于东北的江河,鱼体成圆柱形,鱼表面为褐色,体重100~200克,体长20厘米左右,为一种小型冷水鱼。船丁鱼的体型如古代造船使用的一种钉子,所以当地钓鱼人称此鱼为船丁子鱼。该鱼长年集于松花江的急流河床。  相似文献   

20.
溪流甩鳖鲦     
我工作在美丽的青天河风景区下游几公里的月山车站,这里有青天河水库分流下来的许多灌溉渠和山溪.其中多有鲫、鲤、鲢、乌鳢等鱼种,但最多最好钓的还是游嬉于水面的餐鲦鱼.青天河风景区有北方“小三峡”之美誉,所产鳖鲦个大体肥、肉厚味美,成鱼体长可达2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