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釜山亚运会,北京小妞张楠以她脖子上的4面金牌和可爱笑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看看,冠军是怎么长大的:1.“瞅清楚了,头顶上两朵可是真花儿!”——1岁零4个月的张楠2.猜猜看,哪个是4岁时的张楠?猜中的前十名有奖哦——张楠照片一张。(来信请寄:北京市体育馆路8号《新体育》总编室 100061请在信封上注明“猜猜看”)3.6岁的张楠很臭美4.尝一尝金牌的滋味有多美——第一次拿全国冠军 责编/蔡培颖冠军是这样长大的@阿九  相似文献   

2.
朱春明 《新体育》2003,(10):14-15
钱红是只“水蝴蝶”。上世纪90年代,她是中国游泳“五朵金花”之一。100米蝶泳赛场上,她一次次振翅出水——世锦赛零的突破,奥运会金牌扬威……与水相伴的13年,她从河北保定一个爱戏水的“假小子”成长为世界闻名的“池中蝶后”。  相似文献   

3.
许立群 《游泳》2001,(6):19-19
不知为什么 ,人们总喜欢用“花儿”来形容中国游泳队的姑娘们。最早的世界冠军庄泳、杨文意、林莉等被称作“五朵金花”如今第四代的世界冠军们齐晖、罗雪娟、徐妍玮、杨雨、陈桦又被誉为“五朵小花”。不过 ,名将乐靖宜就曾对“花儿”的提法很不以为然。“花开得快 ,也谢得快。而我希望自己是棵树 ,永远常青。”非常清楚地记得她当时的神态有些感伤。也难怪 ,进入90年代中期 ,中国的小花们就总是不能绽放在最美的季节 ,而且花期有越来越短之势。90年代初期 ,当时的国家体委为实施奥运战略 ,调整了全运会周期 ,决定将本于1991年召开…  相似文献   

4.
仲敏  潘峰 《新体育》2006,(3):24-25
1992年,中国女子游泳队的“五朵金花”——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和王晓红,盛放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泳池中。4金5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3年后,曾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比赛中获得银牌、“五朵金花”之一的王晓红应邀回国,为江苏省游泳队参加十运会的队员们做辅导。每天她都会换好统一的运动服,在水花四溅的泳池旁,温习着那些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5.
龙言龙语     
《新体育》2000,(9)
“我觉得拿不了好成绩,都有点对不起我自己,更不用说是对不起家人、教练和有关领导了。”——竞走名将王妍如是说 “我想力争在悉尼拿块金牌回来。我也就差这块金牌了。”——刘宏宇信誓旦旦 “大家对体操这个项目的期望很高,凭我们的实力,在悉尼不拿金牌实在对不起老百姓。”——国家体操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健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6.
奥运年来了,游泳作为奥运会的“金牌大户”之一,早就处在了人们的密切注视之中。上届奥运大赛,“五朵金花”曾以夺4金5银、创造2项世界纪录的成绩,为中国游泳史写下了极为光辉灿烂的一页。时至今日,人们在追寻那远去光焰的同时,更在企盼着新太阳的升起。  相似文献   

7.
在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湖南取得体操男女团体和男女全能4枚金牌,这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十分罕见。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实行业余体校——体操学校——专业队“一条龙的管理方法”。 辽宁省夺得举重7枚金牌中的5枚。他们的做法是:“从一线到三线队,都由总教练进行统一管理”。实质就是一条龙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心灵召唤一个心灵。我从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一路收获了许多酸甜苦辣,我始终用自己诚挚的心照亮学生们的梦。每当看到窗外满眼的绿意,我不禁想起那个特别的“花儿”,是她让我明白,每一名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用心培育,助力种子萌发,枝叶生长,花儿绽放。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帷幕已落。这次盛会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东道主——中国。它的标志不仅仅是金牌总数名列榜首,而且更重要是抓住了历史给予的契机,获得了许多金牌以外的收获,即“亚运”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亚运”显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机与活力;“亚运”增强了我固外交的活力;“亚运”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些收获与体育金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又是无法用数理来加以计算的价值连城的“金牌”。它启迪着人们对体育功能的再次审度。它揭示着体育兴衰与国家兴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真谛。  相似文献   

10.
当亮闪闪的金牌挂在钱红的脖子上时,她流出了抑制不住的热泪。中国选手钱红获得了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冠军,世界为之震惊,就连钱红自己也没有想到。钱红的对手太强大了。人们感叹美国新人辈出,更感叹中国的“五朵金花”已英雄迟暮,这是行家们的一致看法。此时激动不已的钱红,中午时分还坐立不宁,对能否战胜  相似文献   

11.
一、新的里程碑中国的林莉、杨文意、庄泳、钱红和王晓红这“五朵金花”,在25届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50、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的4枚金牌和女子50米自由泳、200米蛙泳、200米蝶泳、400米个人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的5枚银牌,同时还创造了女子200米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举重队出征前一天,我去驻地送行。 领队王健伟让我预测这次出征奥运的金牌前景。这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话题,我让王先说。他认真道:“争取一块金牌。” 我直言相告:“至少两块,不信咱俩打赌。” 王痛快地答应下来时,眼睛都笑眯成一条缝。我读懂了其中的意思,我说破了他内心的秘密。他自言自语道:“也是,队员都说四个级别有冲击金牌的实力。” 赛后,我特别兴奋,决非仅仅赢了这顿饭。中国举重队这次在亚城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气拿下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并且打破了4项世界  相似文献   

13.
自1984年以来,中国体育军团在五届夏季奥运会中,累计夺得80枚金牌,其中田径贡献3枚。这3枚金牌的产生“历程”,是中国田径史上最值得回味的“黄金时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游泳队在鼎盛时期有著名的五朵金花,其中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一举打破纪录,并夺得蝶泳冠军,实现中国游泳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人,就是钱红。在钱红13年的游泳运动生涯中,共获得过30个全国冠军、51个世界冠军,是名副其实的蝶泳皇后。作为职业运动员,成为奥运冠军可谓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游泳的鼎盛时期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庄泳、林莉、钱红、杨文意和王晓红“五朵金花”领衔的中国队以4金5银和两项世界纪录,迎来了中国游泳在奥运会的“太平盛世”。在经历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1金和悉尼奥运会的颗粒无收,中国游泳希望借奥运圣火重归故里雅典的东风,重温问鼎奥运冠军的喜悦。 只要女将拿下一枚金牌,就足以让中国游泳扬眉吐气、欢呼雀跃;只要男将进入前8,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但实际上,中国水军的目光更高,野心更大:女子力争多处开花,男子想拼进前6、冲击奖牌! 在女子金牌的“候选人”阵容中,西子姑娘罗雪…  相似文献   

16.
人到中年,爱想些什么呢?“还是体育!”回答干脆她爽朗、热情、诚恳,快言快速: “我当运动员,就喜欢拼。赶上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拿到金牌4块;亚洲比赛,得金牌6块,在国内获奖牌更多。后任教练,指导国家体操女队。其中黄群和两个布娃娃——姜薇、吴文莉成绩最好,她们青出于蓝,又胜于蓝,我心里痛快。”她太忙了,说话间,桌上的呼叫器,一劲吱吱响。来办事的人很多,只好边谈边处理公务。她说话的速度似流水。“那会儿,挂奖牌、一间即失。最难忘的是心腹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世界青年运动会7月上旬在莫斯科举行,来自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青少年选手聚集在27个赛场,参加了12个项目的比赛。东道主俄罗斯以64枚金牌和124枚奖牌遥遥领先,只有51名选手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共获得了21枚金牌、7枚银牌和4枚铜牌,列金牌榜第二位,奖牌榜第三位乒乓球选手“创收”最多在中国代表团的21枚金牌中,有9枚金牌是乒乓球选手获得的。国家二队这次派出了4男4女共8名选手,在10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9个项目的冠军,按参赛选手和夺取金牌的比例,乒乓球选手人均“创收”最多,平均每人都拿了一块金牌。世界青年运动…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1996,(9)
中国奥运军团的“亚特兰大号战舰”启程远航的前夕,本刊几位同仁曾在《新体育》第7期上为他们占了一卦,作过一次金牌预言。就在太平洋彼岸那尊圣火熄灭之际,预言已经变成16枚沉甸甸的金牌,预见已化作凿凿现实。 ——李丹:这次中国的金牌数和上届奥运会的16枚相差不多; ——黄伟:我斗胆预言,少则十五六枚; ——逄伟:游泳项目,我认为只能拿一块; ——李超:跳台项目,3块没问题,4块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马约丽与“五朵金花”不合群卫冕女单冠军、克罗地亚的马约丽在去年获得法国公开赛冠军时,只差一局过20岁生日,虽然她与李吉斯、威廉姆斯姐妹和库尔尼科娃等“五朵金花”年龄相差不大,但已经不属于“红唇一族。”马约丽目前说:“我和她们关系还可以,但我们很少来往。”泰斯图德“紧张”法国女球手芬斯图德与2号种子达文波特争夺四分之一决赛权。平时,泰斯图德丝毫没有因对手排名比自己高而紧张,但因这是她平生第一次进中心场地,反而相当紧张。“这儿的观众真多,我从来没有踏进过中央场地,”她说。积分统计上,泰斯图德将取代友尔…  相似文献   

20.
闲聊双人赛     
王元 《围棋天地》2011,(14):78-83
在我们编辑部,当然,那是围棋高手“如林”。如果按姓氏笔画排序,我可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刚入7月的一天,王锐(她也姓王!)对我说她已经“被报名”,将于11月的智运会上与张东岳五段搭档,要参加混双赛。王锐(5段)说,不求金牌,但求能赢一盘。于是向我“求救”:这混双赛,有什么讲究?对此我想“您这不是撞到枪口上了吗?”接着,我便罗罗嗉嗦滔滔不绝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