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辽宁省77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自信心、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勇敢诚实、人际关系等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在兴趣广度、竞争意识和注重现实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心理健康指标无显性差异。同时还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女生,而且性情更温和热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其他两个专业学生心理更为健康,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采用EPQ和CAS等研究工具对我国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运动锻炼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并存在显著的专业与性别差异;(2)人格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检测指标,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3)运动兴趣,运动成绩以及运动知觉能力等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9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略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存在着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乡村落后于城市。本文提出了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构建高师体育教育新体系,通过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高校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与普通人群相比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非体育类学生相比只在“强迫性”方面差异显著,也就是说体育运动对于强迫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体育类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和年级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3)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卫生工作仍然很艰巨。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河南省体育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查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体育大学生人格特征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人格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河南省体育大学生乐群性、敢为性、世故性、独立性等人格特征与专业间有显相关;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体育大学生在某些人格特征上存在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测量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普通专业及其一、三两个年级层次的6组被试(共904人)的人格特征及其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受教育年限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以及体育教育、运动竞技对学生人特征质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因素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4种个性特征总体状态良好,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普通人群;男女生在稳定性与忧虑性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年级之间个性心理健康表现出“两头好、中间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法对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心理负荷程度、焦虑程度、认知能力、人格作用、意志品质、进取精神等方面都有助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可以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影 《体育科研》2004,25(1):50-52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症状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魏丕来 《体育科学》2003,23(5):128-132
运用量表法和问卷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考察,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低相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专项大学生成就动机得分差异显著,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个人项目成就动机得分低于集体项目。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4):29-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有利于改善学生人际关系,高校通过开展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体育锻炼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随机抽取750名在校一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家庭背景将其分成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城市和农村两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比较两大组在军事体育锻炼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发现:军训前,独生子女组的心理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组,城市组优于农村组;军训后,独生子女组和非独生子女组的心理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城市组与农村组的差异逐渐缩小.结论:军事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对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的改善作用大于独生子女和城市生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对沈阳市1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沈阳市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谐,兴趣广泛,道德水平较失衡;具有超前意识与较薄弱的意志;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强于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卢高峰 《体育科研》2012,33(4):100-103
采用文献资料、量表评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与女性常模进行比较,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背景特征,在心理健康9个层面上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一般女性,且不同背景特征在心理健康的不同层面上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应时、智商和心理旋转能力。研究结果显示:(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应时与心理旋转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与智力相关不显著;(3)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差异;(4)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材料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成教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成教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人格特征。由于成教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困惑,学校加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常模标定及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部分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人格因素测试结果研究得出女子篮球运动员与全国成人女子在16种人格特征比较中有多项存在着显著差异,反映了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女子篮球运动员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高,希望成就超过普通人;运动健将与一般运动员相比,有5种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其中,稳定性、恃强性等因素差异显著,运动健将具有比赛所必需的人格心理优势;成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多年努力,最佳运动年龄阶段在23~27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中国大学生资料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还应用其次级因素公式的计算结果,预测学生的行为特征,为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