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国正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即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给了我们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很多启示。本文以刘国正语文生活观为基点,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质和价值,以生活观角度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中,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其思想内涵可以简括为一句话,即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种语文生活观是在他的语文生活本体观、语文教学规律现、语文教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实现语文教学“实”与“活”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并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任良东 《语文天地》2014,(32):79-80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原本如此,语文来自于生活,又最终回归于生活,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既然语文学习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何不打破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重生?生活就是舞台,生活就是大语文。语文大家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中通过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深刻反思建构了他的语文生活观,其重要思想就是语文教学必  相似文献   

4.
刘国正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刘国正先生在教材编写和领导全国中语会工作方面也是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语教育中,刘国正无疑是重要的话题。长期以来,他立足于语教育的现实,抱着求实爱真的热情、创新发展的意愿和开放吸纳的态度,探索语教育的规律与策略,倡导语教学的“实”与“活”,倡导语教学的现代性与生活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建构了自己的语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国正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贡献,除教材编写和领导中语会工作之外,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语文界的重要财富。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7.
刘国正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兼诗人和杂文家,诗文造诣很深。由于身兼教育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角色,他对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规律与实践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刘国正先生说:“我坚信写作若离开生活,是无法训练好的,无法获得真正的写作能力。”还说:“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血肉。”“写作与生活结合,生气就来了。就活泼了,就牵动了学生的心。”可见,“写作见与生活结合”是刘国正先生一个重要的写作教学观,也是他“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先驱,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许多鲜明而独特的观点。叶圣陶提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种写作生活观是叶圣陶受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理论的启发,结合对当时教育弊病的思考得出的写作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从生活观的定义、写作生活观的意义、充实生活的方法、组织表达的方法和对当下的指导意义五个方面来分析叶圣陶的作文生活论。  相似文献   

9.
申银群 《现代语文》2010,(11):30-32
刘国正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之后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他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多方吸纳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结晶,透射着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刘国正先生的教育思想简朴实用,其提倡的“实”“活”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实”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具体涵盖“基础扎实”“规律落实”;“活”是语文教育的关键,具体涵盖“教材灵活”“吸收灵活”“课堂灵活”.  相似文献   

11.
我194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在语文人生中,我向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和当代诸贤士学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教育观点: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要重视文言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教育教学要立足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2.
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源生于一所天主教中学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具有深厚的西化倾向和宗教色彩,倘若普及推广于各地华人社会,有可能出现不相应状况,有待进行本土转化扩充与在地落实扎根。台湾生命教育偶然走上以哲学为核心学问的道路是其特色,转化后的“华人生命教育”将据此发展以中国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为中心价值的生命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反映出传统儒道思想与民俗信仰的智能结晶,具有“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姚晓莉 《天津教育》2021,(5):162-163
生活力被看成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形成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的实践能力。具体到阅读教学中,便是指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所形成的言语实践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改善阅读教学模式,以便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语教学要注重人生感悟,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意在引发学生的人生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本就语教学要注重人生感悟的产生前提、实施方法及其作用作了论述,认为语教学应注重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素质教育、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职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高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从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提高、学生生命教育的学习和教学.以及生命教育实施的保障等方面探索了高职生命教育的途径,并针对当前生命教育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高职生命教育还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和加强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和极为迫切的。语文教学应当寻求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从教学论、教育关学、教学言语的声音形象、教学言语的风格四个方面谈了汉语教学对教师课堂言语的要求。汉语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效果,有利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菊春 《天津教育》2021,(11):146-147
语文学科在教育起步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习作教学的充分落实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加强习作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赋予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特征是依据新课标制定的授课内容,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增强习作体验。本文立足于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探究如何以生活化内容创新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9.
媒介语言:语文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媒介语言"看作是继"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后的第三语言,将运用媒介进行浏览、发布的能力看作是继读、写、听、说后的第五种语文基本能力,并将其纳入到语文教育中来。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语言应时而生,有多种类型和特征,在语文课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应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过高,往往会形成空中楼阁。教育要提高有效性,必须回归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注重人文性、层次性和生活化的原则,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近期目标与社会理想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使教育落地生根、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