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风送爽时节,好戏连台。10月12日晚,荡气回肠的新编历史越剧《大唐骊歌》在温州大剧院拉开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帷幕。本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围绕“戏曲故里、文化浙江、越剧盛会、人民节日”主题,突出“汇集越剧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实践文化惠民,凸显市场运作”的办节思路,搭建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中国越剧艺术繁荣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越剧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1906年,越剧诞生在嵊县乡村,当初不过是乡民自娱自乐的小戏,而今却成为知名度唯一没有超过京剧的中国最大的地方戏。越剧从诞生之初起,就不固步自封,一直在求生存中求新求变,不断吸收中外文化的精华。如今,越剧已从一个乡村小戏种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歌剧。在世界舞台上,越剧有两种模样。第一种是传统模样。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相比,越剧的历史不算太过久远,110年来,她逐渐发展成中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外还享有“中国歌剧”的美称。
  对越剧的欣赏,一直以来,人们大都把眼光聚集于剧目和流派唱腔上,其实,越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根基应当在戏曲音乐方面,这不容忽视。为此,笔者带着对越剧的崇敬,走访了与新中国同龄的浙江越剧团。  相似文献   

4.
徐沙 《文化交流》2006,(6):6-10
2006年3月,一个属于越剧鲜花簇拥的春天:全国各地拉开了纪念越剧百年华诞大幕,高朋满座,嘉宾云集,鲜花如海,笑脸如花。这场纪念活动一直延至10月。接着,当中国越剧艺术节中轰轰烈烈的“越女争锋”大奖赛刚刚降下帷幕,优秀越剧剧目大奖赛又火爆登场,来自全国的21台越剧20个艺术团体,一台又一台地向节日献礼……越剧百年纪念是全国戏曲工作者的盛大节日,也成了5000多万越剧观众的盛大节日。正如今年10月16日举行的越剧百年庆典会上,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所指出的:“越剧诞生于浙江,繁荣于上海,影响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声名远播东南亚及全球华人…  相似文献   

5.
张琳 《文化交流》2007,(1):56-58
在欢庆中国越剧百年华诞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经过紧张的角逐,于2006年10月7日在上海落幕,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小生演员张琳以最高分雄踞十强榜首,现刊登张琳获奖后的体会文章,以飨众多越剧爱好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茅威涛、蔡浙飞、李云霄——浙江越剧小百花的三代演员,现身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市。此行,她们是去参加第26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这次戏剧节上,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艺术家在城中各大剧院、音乐厅等场所举办了500多场活动。茅威涛作为表演艺术家受邀参加,首次在海外艺术节上开设"越剧工作坊",教授中国的越剧艺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协会与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嵊州中国领带节暨国际领带服饰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嵊州市举行。嵊州市地处浙江省东部,北靠杭州,东临宁波,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嵊州古称剡县,环境优美,是名闻中外的“越剧之乡”和唐诗之路的重要部分,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称。  相似文献   

8.
甄光俊 《文化交流》2013,(11):59-62
从浙江乡村走出去的胡巧燕被推选为天津青年越剧团团长。她带领众多越剧同好以成功的演艺实践,推动着越剧艺术在北方的普及与传播。她情倾越剧艺术,成为一颗光彩照人的越剧明星、北方越剧迷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9.
6月14日晚,在第九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之“经典流芳”金华专场上,浙江婺剧《刀劈杨凡》、瓯剧《酒楼杀场》、绍剧《斩经堂》、越剧《梁祝》、昆剧《寄子》等优秀传统折子戏闪亮登场,让观众大饱眼福、大呼过瘾。“铿锵的锣鼓、韵味十足的唱腔,原汁原味的地方戏,一下子让我回到了故乡和孩童时代。”步出金华中国婺剧院的著名戏剧家胡小孩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越剧奠基人袁雪芬,在越剧改革、表演艺术和培养新人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刊特约上海越剧院著名编剧薛允璜先生撰写此文,借以纪念这位越剧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1.
越剧,这朵江南之花,在绍兴嵊州孕育诞生,凭借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走红九州大地、五湖四海,名声远扬,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受到万千戏迷的追捧. 越剧,既是嵊州的金名片,也是浙江的金名片,更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越剧何以拥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用越剧《何文秀》里的一句起腔"随我来",为大...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隶属于斯拉夫语系的波兰语和汉语中那个柔情悠远的越剧唱腔完全不同,但艺术可以穿越语言的桎梏,跨越地域的不同,成为文化和文明最好的交流方式。应中国波兰交流发展基金会邀请,浙江越剧团一行50余名演职人员奔赴波兰巡演。无论是波兰的首都华沙,还是凯尔采、拉夫科夫这些城市,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牡丹亭》在华沙的演出,创造了在谢幕时观众掌声持续8分钟的纪录。而具有男女合演特色的越剧演出《越华如水专场》在波兰凯尔采和克拉科夫的演出,同样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肯定,越剧男女合演在波兰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3.
本期点睛     
《文化交流》2016,(6):0-0
浙江嵊州:越剧永远在路上
  越剧今年正逢华诞110周年。作为越剧发源地的浙江嵊州,是如何守护并传承原生根脉的?又是如何开创并弘扬崭新篇章的?本文作者作了实地访察。  相似文献   

14.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赞誉剡中的名句,剡中即嵊州,原称嵊县,地处浙江东部,这里不仅以钟灵毓秀的山水著称,更以优美抒情的越剧故乡闻名。1990年10月18日,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在嵊县落成。这所占地22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鹿胎山麓,是一座平缓舒展的三层楼房,淡蓝灰的色彩为这栋大楼平添了几分秀雅之气。正门墙上,原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写的“越剧博物馆”五个大字,镂金错彩,婉约多姿。  相似文献   

15.
子梅 《文化交流》2016,(6):19-22
正江南有诸多意象,越剧则是江南意境的最好阐发。施家岙是浙江嵊州甘霖镇的越剧小村。村子前有条剡溪水澄潭江,一曲环绕。当年竹篙轻点,载着越剧的小船悠悠撑向外部人世间。娘家戏班,绳其祖武施家岙村有祠堂叫"绳武",语出于《诗》:"昭兹来许,绳其祖武。"90多年前,女子越剧在这里诞生,现在,是娘  相似文献   

16.
郭梅 《文化交流》2017,(4):36-39
正当《牡丹亭》遇见越剧2016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汤显祖自评"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其梦被后人用多种声腔演绎,还有英、日、德、法等外文译本传播于海外,形成这一杰作丰富的外延。越剧作为一个以浪漫抒情见长的年轻剧种,在对《牡丹亭》的改编中,显然颇值得关注。越剧改编《牡丹亭》,难度非常之大,完成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跨越殊为不易,从55出的传奇到两个多小时演完的"大戏",原著虽然非常经典但几乎没有可倚恃之处,必须重起炉灶。几代越剧艺术家知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各种名目的节已多得不胜枚举,但以某种树作为节日名称的,却不多见。而把杨树以“节”的形式加以褒奖、推常,并以大肆繁衍、广泛利用为其“大旨”的,恐怕杨树是惟一得此殊荣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
越剧今年正逢华诞110周年。作为越剧发源地的浙江嵊州,是如何守护并传承原生根脉的?又是如何开创并弘扬崭新篇章的?本文作者作了实地访察。  相似文献   

19.
周江鸿 《文化交流》2012,(11):29-32
这是最具德清文化特色、百姓自发原创的鲜活题材这是一部以反映公民道德建设为题材的大型现代越剧近日进京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广受欢迎与好评金秋北京,清爽宜人。9月18日晚,新编现代道德伦理越剧《德清嫂》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演。这出由浙江德清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与杭州越剧院联袂精心策划编排,谢群英等3位"国家戏曲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讴歌时代道德新风、赞美人间真情的现代越剧大戏,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越剧艺术教育家金荣水逝世60周年纪念,作者觅迹马塘——如果没有落地唱书、没有金荣水,也许浙东一个叫"马塘"的小乡村不会有草台、不会有水袖。初冬的一天,迎着稀疏的淡阳,笔者走进浙江嵊州马塘,走近越剧曾经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