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取得成就的商人。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民族企业家中产生了中国近代儒商。他们既积极吸收近代西方工商业思想和科学管理,又全力继承传统儒商文化,建构近代儒商文化。近代儒商文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与西方近代商业文化片面崇尚功利性的工具理性不同,近代儒商文化弘扬儒家人文精神,将道德性的价值理性和功利性的工具理性相统一,提出了义利合一和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儒商的经济伦理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伦理”的层面上透视儒商的精神特质,揭示其价值、意义,是当前推进“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据于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认定儒商是一个兼有儒士和商人双重身份、力图沟通两者价值观念的特定社会群体。着重论证了儒商旨在促成商务与伦理的结合、建构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体系,其内容包括:倡导义利合一的经营理念;确立具有儒家特色的职业意识;参引儒家观念创立商业经营原则;塑造儒家化的商人人格形象。进而探讨了如何借鉴儒商精神的传统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商业文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驿丞出身卑微,品秩低下,但对于政治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矛盾的身份影响到他们的心态,造成了明中后期驿递系统的种种弊病。通过提升边缘人群在历史观察中的地位,可将制度的变迁与其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在揭示明中后期驿递变迁深层原因的同时,用普通联系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4.
明中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明王朝的专卖政策和官府工业,使被官府切断的各主要手工业品与市场的联系逐渐恢复和加强,如此迫使明廷不得不改变其工商业政策,变官储控制为依赖商人和民营手工业,并加大对工商业的征收。这样到明后期,商人日益活跃并成为社会主要产品交易的主角,民营手工业也取官府工业而代之,明政府的工商业税收也随之货币化并成为其收入的最主要利源。  相似文献   

5.
蒙古汗国和元王朝的对儒政策基本上是:在蒙古汗国创业之初,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不自觉地利用儒士;忽必烈有过“好贤”的举措,但十分有限,并变成了确保民族特权、挑拨民族矛盾的手段与方法;元代中后期统治者“崇儒”、“尊儒”企图拉回儒士阶层,是想挽救其危机四伏的垂死命运。  相似文献   

6.
作为明代官僚集团中司职监察的一个群体,明中后期部分言官在艰难的环境中仍扮演了明朝政体“清洁剂”的角色,在澄清吏治方面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世风日下,明中后期大部分言官都腐败堕落,其蜕变的种种劣迹,使本已败坏的吏治更加浊腐不堪。言官由澄清吏治的“清洁剂”变成败坏吏治的“腐蚀剂”,这种群体的堕落对明中后期社会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7.
华商、儒商、新华商、新儒商 ,这些概念现在受到社会人士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们的所谓与所指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很值得探讨。“华商”与“儒商”这两个概念属于相容关系。对此 ,至少有三种见解 ,即 :①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所谓“新华商”主要是指近年来在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流的新经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华人企业家。从文化背景上说 ,这些“新华商”也就是“新儒商”  相似文献   

8.
“山人”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晚明和清中叶分别是明代和清代两个很独特的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使这两个时期封建文人的思想和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山人”这个群体的内涵也与前朝有了很大不同,并逐渐从士人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本文以晚明山人徐渭和清中叶山人郑燮为例,分析比较他们矛盾的个性以及他们儒士心态和狂士心态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以此了解这两个时期的世风和士风。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结构及人们心态的变化,明中后期温州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民俗偏离现象。既有人对民俗的偏离,又存在民俗对人的偏离,这两种类型的偏离既相互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试利用文人笔记、地方志等温州地方文献资料,从民俗偏离的角度来理解明中后期温州地区社会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但没有进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是中国商人的发展主要用来发展不动产和消费品的生产,徽商和晋商就是这种类型。本文立足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与儒商伦理形成的关系作了考察,并着重分析了其对明清后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中叶以后徽商遍布全国,他们注重自身完善,恪守中华传统文化优良传统,向儒士演进,成为亦贾亦儒的社会新阶层,还把徽州文化播扬于各地。晚明高官叶向高的《新安里记》就是一篇徽商的纪实文献。  相似文献   

12.
晚明「百姓日用」思想与科技发展李本瑜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种类很多。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也大量出现,或为手工业中心,如苏州、杭州、景德镇等;或为专营的繁华市场,如成都成为茶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在宋、明两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封建集权的加强,书院虽一度成为封建王朝的教化工具和封建官僚的培养机构,但书院相较于宋、明的官学教育而言,有着更为自由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气象,宋明理学在书院教育的推动下,在思想控制极其严格的封建社会中后期反而获得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得益于书院聚集了大量的儒学大师和典籍、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传统.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词汇最基本的特点是变化。英语中大量的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本文从科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简要评析了新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明中后期,温州地区溺女成俗,而奢嫁即是导致当时社会各阶层溺婴的主要经济原因。因婚姻嫁娶费用问题而产生溺婴的现象比比皆是。厚嫁与溺婴相关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对温州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此,官府和士绅采取了诸多整饬措施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6.
明代词选数量众多,与明代中后期刻书业的发达密切相关.明代书坊商业化运作模式在促进词选传播的同时也带来因袭等弊病;<草堂诗余>在明中后期被不断改编,其编选体例出现创新、选源选域逐渐扩大、审美趣味也趋向多元,这些新变反映出明人词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演进;明代词选出现大量的评点内容,"主情"与"尚丽"成为流行的批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商业经济的勃兴,艺文兼擅的文人开始大量涌现,并以家族、结社等形式构成集群发展的态势。艺文家族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世家,在有明一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高峰,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诸如相城沈氏、长洲文氏、嘉兴项氏等巨族。从全国范围来看,江南地区在艺文家族的产生数量和发展质量上独占鳌头,而西南、东北等地区的艺文家族,在明代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从而与其他地区一起,共同呈现出明代艺文家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明中叶以后,经济社会思想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来自各层次要求自由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应运而生。作为一代儒学宗师王阳明,高举反传统大旗,对传统的四民观提出了挑战,积极倡言发展工商业。王学的传播,催生了晚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影响减弱及其思想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诸多发展机缘,其影响力明显减弱。然而程朱理学影响减弱本身却成为了中晚明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机缘,对于明代中后期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不仅成为明代中后期多元思想产生的诱因,而且也为多元化思潮中各派思想的成长提供了保障,并最终促成此一时段多元思想的全面整合。  相似文献   

20.
晚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士群体混入了大量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成分,从事商业与科学研究也开始被士人视为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天工开物》是晚明工商业经济高度繁荣与经世实学思潮的重要产物与杰出代表。《天工开物》反映了晚明科学具有重经世致用的实用民生技术,具有“穷究试验”的理性实证精神,仍没有突破“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模式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