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上下腔静脉损伤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3例肝上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损伤了肝上下腔静脉,经开胸行全肝血流阻断后,修复了损伤血管。1例肝移植患者术中损伤了肝上下腔静脉,处理不当,术后死亡。1例外伤性肝上下腔静脉损伤并大出血患者,经非血管修复的方法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下腔静脉损伤后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否则易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本文报告6例,手术6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检查,特征性Χ线表现为输尿管呈S形,治疗上均采用手术切除有病变的输尿管段,端端吻合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吻合,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例,女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肿物,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确诊有癌栓。结果:2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声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1例于术后一年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现无瘤存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段部分阻塞而产生的一种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支架置入方法是腹股沟区常规消毒,股静脉穿刺成功后,在C臂机透视下送扩张球囊至肝静脉狭窄处扩张到满意后置入弹簧式静脉支架,即可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1]。我科采用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本病5例,其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对患者进行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均于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血栓回声判断其危险性,并接受血管造影行永久性或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复查,观察滤器位置、形状、内部有无血栓及血流通畅情况,并评估取出临时滤器的安全性.结果: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超声显示血栓以低及中低回声为主.为急性及亚急性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成功开展已成为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有效途径.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进行了永久性及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两周后根据血栓回声的改变及滤器内有无血栓情况,共取出20枚滤器.结论:彩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价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方法:对396例DVT患者行VCF置入术,术后随访3~71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396例VCF均成功释放,术后1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穿刺部位血栓形成8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3例。未出现滤器偏斜、移位等并发症。结论:VCF可以有效的预防致命性P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术中肝外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严重并发症 ,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1997.1~ 2 0 0 2 .12月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及我站共收治胆囊手术 5 76例 ,经系统回顾总结 ,其中肝外胆管损伤 6例 ,均在术中发现并进行修补 ,愈后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例中女性 5例 ,男性 1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年龄 5 2岁。1.2 肝外胆管损伤部位  6例均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 ,5例为 3年资主治医师行胆囊切除术 ,1例为 5年资主治医师行萎缩性胆囊切除术中发生。损伤部位 ,胆总管损伤 4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左右肝管汇和…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是细长的管状器官,且位置隐蔽,直接损伤殊为少见。因此输尿管的损伤几乎都是手术损伤或其他医源性损伤。我科近十年来收治9例输尿管手术损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损伤原因:子宫切除术6例,根治性直肠切除术2例,脾肾静脉吻合术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 5cm出现异常行剖宫产术 ,不同子宫切口对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损伤等并发症、娩头困难致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对 189例活跃期宫口开大≥ 5cm出现异常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下段纵切口术中大出血率 6 .93% ,子宫切口损伤 0 .99% ,新生儿窒息 1.98% ;子宫下段横切口术中大出血率 2 0 .4 5 % ,子宫切口损伤 6 .81% ,子宫切除术一例 ,新生儿窒息 15 .91%。结论 :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5cm剖宫产手术横竖切口各有其优缺点 ,但笔者认为以子宫下段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1.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外伤中约占15%~20%,其发病急,病情重,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肝破裂后引起腹腔内出血。尤其在伤及下腔静脉时,失血性休克会迅速出现,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补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在短时间内纠正失血性休克,为病人进行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通过对我院外科病房自1993.2~1997.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细心观察。总结出外伤性肝破裂病人应多选择上肢静脉,特别是上腔静脉支管输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上骨折是青少年外伤后常见病,其位置大血管、神经较集中,解剖较复杂。手术处理不当,易损伤血管及神经。手法复位对损伤复杂骨折又难以解剖对位。我院自1990年—1992年共对12例手法复位失败者施行X光直视下穿针撬拨复位,克氏针外固定。本组年龄最大27岁,最小6岁,平均12岁,满意者11例,欠佳1例,经两年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跟腱是由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符合而成的较粗的肌腱。锐器或钝器直接切割或打击跟腱致其断裂,为开放性损伤。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11例开放性跟腱损伤患者,均为新鲜损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1~38岁。左侧5例,右侧6例。损伤原因:锐器切割伤8例,钝器打击伤3例。伤后就诊时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18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CS)评估:良好36例(45%),中残10例(12.5%),重残6例(7.5%),植物生存2例(2.5%),死亡26例(31.2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式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口腔外伤的类型及诊疗体会。方法:对78例儿童口腔外伤的类型,致伤原因,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78例儿童口腔外伤以牙齿损伤为主,其次为软组织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例,结论:儿童口腔损伤中软组织损伤及时清创缝合,牙体损伤结扎复位固定,注意辨别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16.
赵元秀  李玮 《鄂州大学学报》2007,14(2):54-55,62
目的:通过对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观察,探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6年9月收治的吸入性损伤36例,对其死因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30例,死亡6例。结论:早诊断、勤观察、早处理,可提高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彩超证实股青肿21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Forgarty导管取栓,配以溶栓、抗凝等治疗。21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肢肿胀疼痛消退迅速,无肺动脉栓塞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其中18例患肢肿胀消退,恢复正常,3例轻度肿胀。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For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股青肿具有安全、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滤器宜以临时滤器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Dick技术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椎弓根对骨折脱位椎体施行国产Dick钉复位内固定.其中下胸椎7例、腰椎34例、单纯脊柱滑脱椎管狭窄5例.结果随访2~10年,平均6年11个月,固定满意39例,占85%;失误7例,占15%,其中5例再次手术固定满意;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总优良率为95%.结论Dick技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胸段、胸腰段及腰段脊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成功关键为Schang椎弓根螺丝钉的进钉部位、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常能见到,我们1987年-1997年手术治疗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最大37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2岁。男性4例,女性2例。损伤原因:热轧钢3例,挤压伤3例,损伤距手术时间最短3周,最长6个月。 手术方式:外膜缝合3例,神经松解3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最短1年。腓总神经修复的评定方法是根据Clawson和Seddon。随访中  相似文献   

20.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多种原因造成流经上腔静脉血流受阻,引起以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面颈部肿胀为特点的一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中恶性肿瘤占90%,尤其老年人出现后病情更重,需及时处理。我科于2005.1~2006.12共收治20例老年患者,经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