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类进入太空、征服太空,利用太空(包括月球和其他星球)微重力、超净、高真空等特点,进行空间生产、科学实验、空间观测等活动,更好地为人类创造财富。载人航天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意义,它是任何一个航天大国在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必然要走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未来30年,世界航天技术将持续快速发展,航天大国的投资主要将集中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日,由中宣部、科技部组织的自主创新报告团一行抵沪举行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主任王忠贵揭示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在未来几年内的“三步走”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于2008年升空,它肩负的使命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22,(23):44-44
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从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十四号开启新的“问天”之旅到梦天实验舱成功会合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采。  相似文献   

5.
“嫦娥奔月”,是中国神话中美妙的故事、自从25年前人类首次实现登月后,“月宫”不再那么神秘和浪漫。25年后的今天,人类科学、理智的目光再次对准月球——世界一些主要航天国将出现月球探测热潮。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李鹰 《华夏星火》2000,(1):35-37
1999年11月24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西郊的中国航天城视察“神舟”号试验飞船时指出,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世界各国都对探索月球产生了浓厚兴趣。目前,探月技术最为先进的航天大国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一直以来,这三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探月竞争,它们制造的各种探月器竞相飞天,让探月活动呈现出精彩的“三国杀”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现状美国和俄罗斯是航天领域的“两极”,其载人航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欧洲空间局、中国和日本正成为航天领域迅速崛起的“第三极”。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邀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将于8月16日发射月球轨道探测器.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探测。发射将在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完成,使用H2A火箭执行发射任务。按计划,这个名为“塞勒涅”号的探测器将在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轨道环绕飞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7,(8):8-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将于8月16日发射月球轨道探测器,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探测。发射将在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完成,使用H2A火箭执行发射任务。按计划,这个名为“塞勒涅”号的探测器将在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轨道环绕飞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年”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车”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返回地球,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此次“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飞行,也是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样品采集。它完成了一次特殊的使命——将月球原生态土壤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