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空气是一种物质,是有重量的.在大气最底层每立方米空气重量大约为1-3千克,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变稀薄,重量变轻。因此,气压在一般情况下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气压随着大气高度而变化,这是因为空气本身是具有重量的,而地球对物质又具有引力作用,且中心距离越近,引力也越大。所以大气愈接近地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气压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作用,气温低,气体收缩,密度增加,气压增大;相反,气温高,气体膨胀,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每当讲到大气压是“大气的重量而产生的”,[1] 是“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其值是“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等等时 [2 ] ,富于想象而又爱思考的学生往往会进一步提出“大气气体分子都是弥漫悬浮的 ,为什么会对地球表面产生与大气重量一样的压力”、“若真如此 ,不透风房内的大气重量要比房外小得多 ,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气压减小后的不适应”等等 .这原本是涉及到气体分子运动论范畴的问题 ,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学物理学的大气压时就会提出 ,这就需要我们对与气压有关的气…  相似文献   

4.
一、热力环流1.形成成因: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气压梯度(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可见,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2.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如下图中A′处的高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高度B′处和C′处的气压而言的。若A′处的高气压与近地面A处的低气压相比,气压…  相似文献   

5.
① 小时候,我躺在草坪上凝视天空,看着云卷云舒、变幻莫测.先是形状改变,然后会移动,最后甚至会消失.这些云好像是在通过这些变化同我们对话,讲述着世间万物的转瞬即逝. ②云到底是什么呢?实质上,云是地表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这取决于具体的温度)所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它形成于大气气压较低的区域中.热空气不断升高,并且随着抬升的过程降温,直到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为止.不同的高度、气温及气压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云.  相似文献   

6.
1.风的形成 太阳辐射→(造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形成)大气水平运动(风)。  相似文献   

7.
红晃 《小读者》2011,(7):50-50
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压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相似文献   

8.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象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刻刻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由于空气有重力,而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就会产生大气压强和压力。在任何表面上,由于大气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也就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叫做大气压。其数值等于单位底面积向上一直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气柱的总重量,如右图所示。气压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由于空气有流动性,导致大气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有,而且大…  相似文献   

9.
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难以正确理解高低空气压数值的绝对性和高低气压的相对性,无法把握热力环流的本质。笔者运用数值模拟法来讲解这一问题,则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步骤如下:一、模拟初始状态如图1,假设在单位面积A和单位面积B上各有一延伸至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鉴于高低空空气密度的差异,则可以用数值"800"和"200"分别来表示假定两空气柱内低空与高空的空气重量。那么,按照气压的定义,A气必重处大气少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本节教学中可采用突出低纬度环流的组成、形成和特点带动中高纬度环流的阐述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边讲边画“经向气流示意图”来讲授:首先提出,赤道地区的大气垂直面上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针对问题分析讲解,同时画示意图;赤道附近是整个地球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画出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的箭头)同时,赤道高空大气密度增大,比同一高度气压高。接着分析赤道高空大气为什么会向南北流动?指出赤道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北两极方向,(画出高空气流向南北极方向箭头)接着再分析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下沉气流?引用教材中“大气是在不停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  相似文献   

11.
一、等压面图中气压高低的判断 (一)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个酸奶瓶里空气的重量在1克以上。1立方米空气的重量为1.293千克。而1立方米水的重量达1000千克。空气比水轻得多,所以池塘里的气泡总是往上冒。压在每个人身上空气的重量有15吨,这相当于3辆货车的载重量。那么为什么人却感觉不到有空气压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上的问题,出自于一个错误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取如图所示的虚线所围的空气A为分析对象.它的上底受的气压是pl,压力是FI一p;S(S是A的底面积)它的下底受的气压是PZ,压力是FZ一户。S.户;、PZ,FI、FZ的方向如图所示.因低处气压大于高处气压,即P,大于PI,故FZ大于FI,则该部分空气应向上浮去.由于A可以代表所有地方的空气,因而我们的大气应时刻向上浮去,若干年代后,大气就跑光跑净了.显然,推理中没考虑A的重力.再者,推理的逻辑也有问题.试想,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是空气重力产生的,由空气重力产生的大气…  相似文献   

14.
《少年月刊》2012,(Z4):81
1立方米空气的重量为1.293千克,压在每个人身上的重量有15吨,这相当于3辆货车的载重量。那么为什么人却感觉不到有空气压着呢?因为人体内部空气的压力和外部空气的压力相等,所以我们就没有感觉了。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概念 1.气温直减率与逆温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其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100米。气温直减率越大,上下温差就越大,空气对流就强烈。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就会出现逆温现象,它是对流运动发展的巨大障碍,空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出现单调稳定的天气。  相似文献   

16.
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由于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致使同一平面和垂直方向的气压都有所改变。如何根据不同的变形来比较气压值的大小,主要有以下类型。【例1】图一中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试比较 a、b、c、d4点气压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该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1)A、B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的升降运动,引起地面冷热不均B.上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一致C.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运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2.若此图是冬季风侧视图。(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哪里可能是亚欧大陆?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的西北风应是数字号_____处,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一、重要知识点1.一个重要概念大气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二个重要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1.大气对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2实验让人们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3.通常把等于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帕.4·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和5大气压随高度的而减小,越高,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越小.6.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级7.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任强;体积越大,压强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利用把水抽上来.9.离心式水泵起动前,先往泵壳里.起动后,系壳里的水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  相似文献   

20.
“露”、“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在物相变化中都属凝结(液化)现象.在气象学中,“露”、“雾”都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的现象.它们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要达到这个条件,必须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水汽压增大,或者降低气温,使饱和水气压减小.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凝结现象都是因为气温降低,饱和水气压减小而产生的.常见的使大气中水汽冷却降温的过程有辐射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和绝热冷却等几种形式.其中又以绝热冷却为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