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入手,对我国"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媒体的报道偏见,并指出这种偏见报道给事件当事人、同性恋群体和公众三方带来的危害。提出跨越不同健康群落间的沟通屏障是媒体实现健康传播意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2.
廖海泳 《新闻爱好者》2011,(24):128-129
集束报道是一种全方位、大视角、具有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利用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重大活动中要发挥报纸的独特优势。当前,各类媒体竞争激烈,作为报纸的平面媒体,近年来受到严重冲击,只有充分发挥好报纸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才能进一步彰显平面媒体的魅力,提升话语权,增强报社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1995年初,国内几十家报纸报道了《天津工人报》周末版记者、青年作家方刚深入同性恋者内部,采写了26万字的长篇纪实《同性恋在中国》一书的消息。海内外多家报刊也对此作了报道。 方刚为采写《同性恋在中国》历尽艰辛,在1994年1月至10月间,采访了100多名同性恋者,曾以多种身份打入同性恋者内部,同时采访了从事同性恋研究及医学、司法界人士多人,以科学、平等态度揭示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幕。本刊对方刚的采访手记予以摘转,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3):8-12
2013年4月冰岛女总理携夫人访华,作为中国政治风向标的央视新闻联播在报道中刻意回避冰岛女总理的同性恋身份及其同性伴侣,这引发了同性恋者"寻找夫人"的网络集体行动,并以此表达其群体的诉求。相比之下,中国市场化媒体以政治新闻娱乐化的方式突出报道冰岛女总理的同性身份及其夫人,着力凸显同性恋这一所谓的官方敏感话题。然而,政治娱乐化的背后却是对中国同性恋现实问题的遮蔽。面对中国和外国在同性恋问题上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国内部异性恋主流文化与同性恋亚文化并存的现状,中国媒体该如何呈现同性恋呢?本文着力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宇 《东南传播》2018,(5):58-61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1997年至2017年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及文本分析,考察其在上述时间段里建构的同性恋媒介形象.主要发现有:总体报道数量较少;报道时间上持续关注同性恋群体;报道侧重于传播观点、告知信息;总体以中立的报道倾向为主;主要采用单一的外视角叙述,多采用高危人群、身份认同以及污名化的报道策略;同性恋者在报道中总体呈现被艾滋病裹挟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杨杰 《新闻实践》2006,(7):48-49
以报纸为主流的平面媒体,纷纷建造自己的网站,正在完成着由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的嬗变。回顾报纸媒体挺进互联网、建造自己网站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内容搬家。所谓内容搬家,就是将当日报纸发布的新闻,以HTML(网页)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自己的网站上。第二阶段:内容与形式同时  相似文献   

7.
廖海泳 《新闻爱好者》2011,(12):128-129
集束报道是一种全方位、大视角、具有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利用集束力量的报道形式,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力丹  王海 《新闻界》2014,(4):66-70
美国西部的同性恋社区报,其内容除了涉及同性恋的特定话题外,其他内容与一般的美国地方报纸没有明显的差异。任何一份同性恋社区报纸,传递给人的第一感觉只有亲切与平和。尽管从报纸的文本层面可以看出,作为亚文化群体的同性恋社区需要与主流文化的沟通和协商,以维护自身权益,消除文化交流的壁垒,但显然,它们总体上不具备跨文化间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由于受种种误解、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困扰,同性恋者生存状况的艰辛不容小觑。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为受众提供信息的新闻媒体不应该漠视这个现实,而应当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地位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的报道,并指出其可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对现实操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由于受种种误解、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困扰,同性恋者生存状况的艰辛不容小觑.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为受众提供信息的新闻媒体不应该漠视这个现实,而应当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地位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的报道,并指出其可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对现实操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影响手机报发展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勋 《新闻实践》2007,(3):42-43
2005年8月8日,广东移动联手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推出了第一期的“手机报纸”。该公司与省内几大主流媒体强强联合精心打造的“手机报纸”开创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先河。自此以后,我国手机报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移动运营商、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12.
汪罗 《东南传播》2015,(8):53-55
同性恋的"出柜"问题是社会现代性中区别于异性恋观念主导、家本位伦理道德的一个显像的社会议题。过往研究大都偏向实证,分析同性恋群体的媒介接触、集体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偏见等;还有些研究则着重阐释同性恋群体的不同媒介形象。本文拟以新闻生产的研究视角为基础,结合"库克出柜"的媒介报道框架来试图阐释"出柜"如何被媒介赋予意义。文章认为,媒介建构着同性恋看与被看的媒介现实、同性恋者自身由想象到行动的转变及诠释该群体的现实生存图景。在媒介积极赋予"出柜"以意义的背后,更是有一系列的话语隐喻。  相似文献   

13.
自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出现后,报纸就被称作平面媒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平面媒体尽管面临着新兴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从根本说,平面媒体与新兴媒体是互补的,平面媒体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平面媒体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冯静柏 《记者摇篮》2008,(12):29-30
如今,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得以往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作为纸媒报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杞人忧天,因为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还有其优势,它的独家性、权威性、正规性、报道的深度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就目前的媒体竞争而言,  相似文献   

15.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1):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6.
鞠庆田  王晨 《青年记者》2006,(14):61-61
媒体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媒体在经济报道形式上、内容上、时效性、深浅度上都会围绕自己的特点展开。其中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在报道经济信息的时效性要远远超过定期刊发的平面媒体,如果平面媒体跟在网络后刊发相同“短平快”的经济新闻的话,势必成了襁褓中吃嚼食的婴儿,索然无味。作为平面媒体,报纸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经济新闻更深层次的阐述、评论、分析。网络媒体传播的经济新闻好比就是初级产品,而报纸的深度经济报道就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只有这一部分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源泉。换句话说,深度经济报道才是吸引读眼球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7.
外媒要览     
杂志 英国《经济学人》10月11日 同性恋问题的分水岭 西方世界、拉美和其他地区国家对于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可称得上是世界奇迹。然而,在另外78个国家中,同性恋仍属于非法行为,一些国家最近出台的相关法律更是让同性恋者更为艰难。这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做法,部分是基于对西方国家支持同性恋者争取权利的震惊,而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长期反感,也被某些政客所利用。  相似文献   

18.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6):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21):24-29
本文以《人民日报》1978年至今的所有报道为研究样本,以关键词检索与文本内容分析为主要途径,对三十余年来"性观念"相关报道的媒体态度和文本话语变迁进行考察,以期了解媒介是以何种方式将社会敏感及争议性议题呈现在大众面前。总体而言,即使是态度保守的主流媒体,三十年余间对诸如同性恋群体、性知识、不正当性行为等内容的报道都发生了方式和态度上的变化。但是,在更为人性和宽容的同时,刻意的淡化和搁置,也是主流话语体系应对社会争议性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健康传播视角下抑郁症报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伟 《新闻世界》2010,(5):91-93
本文通过对2000年—2008年间我国大陆健康卫生行业报、大众化报纸和党报三大类别的报纸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考察这三种类别的报纸是如何呈现和建构抑郁症相关议题的,以试图进一步探讨媒体是如何塑造抑郁症患者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体对抑郁症的报道尚未普遍进入大众化和主流媒体的报道范围内,在报道内容上仍然处于提供健康信息的阶段。媒体在报道中将抑郁症患者塑造成一种危险且暴力的形象,媒体经由这种形塑建构了一种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