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 :听力。本部分 (分两节 ,共 2 0小题 ,每小题 1.5分 ,共 30分 )。第一节 (共 5小题 ,每小题 1.5分 ,满分 7.5分 )听下面 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 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并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一遍。1.Ктоэто ?[A]Этоученица .   [B]Этоучительница .   [C]Этопионерка .2 .Гдесловарь ?[A]Настоле . [B]Наокне . [C]Настуле .3.Чтосейчасидё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日本原文小说中的对话及日本电视剧剧本中的对话为例,从ム一ド这一概念出发,以[た]所表达的7种ム一ド为中心,试对日语中的的[た]与汉语中的"了"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新峰 《英语辅导》2017,(11):42-44
[题型解读] 听对话,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回答对话内容的图片.这类题目的选项为图画形式,主要考查考生捕捉图片中所给信息与信息转换的能力.人物、时间、地点、交通标识和公共场所的标识等为常见设问. [典题分析] 听对话,每段对话有一个问题.请在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一遍.  相似文献   

4.
杜倩 《英语辅导》2017,(12):42-44
[题型解读] 简短对话通常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第一位说话者一般会提出一个问题,第二位说话者紧接着进行回答.所以第二位说话者所讲的内容往往是对话的关键和结论所在,是提问的焦点.这类题型通常只设计一个问题,内容涉及时间、地点、人物、态度与反应、原因与结果、身份与职业,以及数字与计算等. [典题分析] 听对话,从下列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能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相似文献   

5.
[设计简说]作为一篇文言文,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在理解课文、疏通文意之后,能通过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能深刻理解故事寓意,学习愚公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本篇课文设计为三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词意,疏通课文意思。2.体会文章用对话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3.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寓言结尾借助神灵的力量的用意。[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略…  相似文献   

6.
在“悲”、“喜”之间,有一种特殊对话,一种神秘,原始的对话,始于人心身处的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积累文言词语. 2.在文本对话中认识《孟子》长于说理的特点. 3.在对比与分析中理解"大丈夫"崇高人格的内涵;观照现实,树立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分析文本,理解"大丈夫"的内涵;初步了解《孟子》一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联系张仪、公孙衍的人生经历,在对比中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能听懂单词present car及能够看图读出课文中带有Do you like…?询问他人爱好,并能做出回答Yes,I do./No,I don't. 2.理解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言、语调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相似文献   

9.
[教学理念]1.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读中求悟,以读见悟。2.体现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3.师生共同经历一次生命的洗礼,共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一个人最宝贵的莫过于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听懂单词present car及能够看图读出课文中带有Do you like…?询问他人爱好,并能做出回答Yes,I do./No,I don't.2.理解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言、语调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复习铺垫1.师生对话 T: Hello, boys and girls! Glad to see you.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能听懂单词present car及能够看图读出课文中带有Do you like…?询问他人爱好,并能做出回答Yes,I do./No,I don‘t.   2.理解对话内容,用正确的语言、语调朗读对话,初步表演对话.……  相似文献   

13.
[片段] (映现对话内容) 师:这是船长与谁和谁之间的对话? 生:这是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 师:你能分一分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创意] 1.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抓住"伟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一、通过对话内容判断对话场合:通过场合判断决定谈话者的相互关系。如: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Neighbors. B.Boss and employee. C.Doctor and patient. [听力录音稿] Man:Good morning,Mrs.Green.Come in.Whatcan I do for you? Woman:Well,I’m having difficulty sleeping.I  相似文献   

16.
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课堂对话有学问,怎样的对话交流能够既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又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呢?笔者从一些教学案例出发,略谈一二. 一、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对话兴趣 [案例]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编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对话实现的过程,问题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前提性条件。问题是对话的纽带与基础,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对话才能使师生聚焦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于多重对话的过程中实现阅读的深度理解与知识的主动建构。无问题则对话难以展开,无对话,阅读教学只是一场自说自话的教师个人独角戏,学生屈居于教师的话语权威之下.  相似文献   

18.
[教材理解]《比尾巴》是新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十课,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活泼的儿歌,用问句和答句的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2.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  相似文献   

19.
[内容简介]《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20.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第三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与课题对话1.师:新年快到了,老师带了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贺卡)师:对,老师送的是贺年卡,能和老师一起写这三个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