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教育先进县(市)之一的山东省平度市,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举办了平度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中德双方经过几年积极有效和富有性的合作,已取得了很效果,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新突破,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双元制”已成为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模式。1993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山东考察工作时说:“要推广平度‘双元制’办学经验。” 一、引进“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1990年11月28日,平度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定了《关于在山东省平度市建立“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双元制"平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属青岛市管辖,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县级农业大市,现有人口130多万.平度市从1988年就开始探讨研究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1991年,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创立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项目--平度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这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12个教育合作项目中唯一为农业培养人才的教育项目.10年来,双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平度市培养了近万名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推动了平度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被称为平度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关于山东省平度市“双元制”农职业培训的调查与思考李恩辉,孙道夫为借鉴外国的先进办学经验,开创我国衣村职业教育的新路子,在国家教委指导下,1990年11月,山东省平度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创办了“平度市‘一元制...  相似文献   

4.
为借鉴外国的先进办学经验,开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新路,在国家教委指导下,1990年11月,山东省平度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创办了“平度市”‘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设农学、果林、农  相似文献   

5.
职教信息     
职教信息平度市“双元制”教育合作项目的新发展1997年3月,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处处长维尔克先生与平度市就“双元制”项目合作签订了第三阶段合作协议(1997—1999年)。一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第三阶段合作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这一阶...  相似文献   

6.
中德平度“双元制”项目取得新进展中德“双元制”合作项目在平度市实施6年来,为该市培养了农学、果林、农机电等专业合格人才480多名,“双元制”办学模式在青岛地区得以大力推广,正在向全国辐射。日前,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方(平度市)又签订了“双元制”...  相似文献   

7.
农业职教实施“双元制”的实践与探索山东苗兴华,杨家昌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在国家教委指导下,1990年11月,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式签订了协议,合作设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德“双元制”农...  相似文献   

8.
全国重点职业中专之一的山东平度市职业中专分校,大胆引进和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经验,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开办了现代化畜牧养殖教学实验场。经过一年多的成功运作,不仅对平度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深层次开发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且对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从而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办好基地促专业,结合专业办产业,产教结合”的新路子。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处处长维尔克先生评价说:“我们在中国投资合作办的‘双龙制’项目有11个,平度项目是最好的。”“小学校”牵动大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于1985年秋开始,按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办学。在理论课方面,采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统一的教学大纲,参考翻译教材,由德国派长期专家指导教学。本文试图分析比较中德两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教材上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以求借鉴,加速教材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0.
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以《职业教育在平度》为题,连续三次报道了山东省平度市利用中德“双元制”合作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德合作平度“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项目自1991年正式实施以来,作为德国唯一一个在华农业“双元制”项目,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十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借鉴实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对于加大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力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独到的作用。因此,平  相似文献   

11.
平度市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一年来,以应届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积极搞好就业指导服务,在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供需及时的“金桥”,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去年底在平度召开,推广了平度的这一做法。平度市自1991年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以来,不断加大“双元制”办学模式的推广实施力度,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职业学校每年招生达到8500多人,毕业生达到5400多人。但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做好毕业…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平度职教中心于1990年11月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式签订了协议,合作建立了中德平度“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至今已合作六年。今年三月双方签订了第三阶段(1997—1999)合作协议。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对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政府推动是借鉴“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的保障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特别是“双元制”培训模式的实行,需要社会,特别是企业参与、而要解决好企业参与及师资经费、政策保证等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1月,平度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了《关于在山东省平度市建立双元制农职业培训中心的协议》。翌年春,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德国专家于尔根·G·维尔克肩负着基金会的重托,携夫人越洋过海,从德国巴伐利亚州飞抵青岛,作为“双元制”项目德方长驻专家,在平度职教中心扎下了根。春秋几度,辛勤耕耘,“双元制”使平度职业教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为之付出心血的维尔克先生,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平度人的心里。 职教中心的校长、教师对维尔克印象最深的是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他时间观念极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不论是讲课还是开会,从不迟到一分钟。更可贵的是维尔克对苦、累、难、重之类的工作总是事必躬亲,带头苦干。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实施“经科教结合”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特别是在农业职业教育方面,注意吸收外来先进经验,试行“双元制”,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新突破,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引进“双元制” 鉴于“双元制”教育的诸多优点,1991年平度市农业职业培训中心引进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双元制”教育模式,开设了农机电、农学、果  相似文献   

15.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学校之一,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已长达24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一、建立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与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是学校成立了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研究院、各大集团公司领导组成的董事会,定期研究学校发展规划、企业人才需求、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涉及到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2月.国家教委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式签定了关于在平度建立“双元制农职业培训中心”的协议,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平度职教中心被确定为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1991年9月,首届农学、果林、农机电专业双元制班正式开学。为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我们结合实际.对如何试行双元制农职业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教育》2002,(24):50-51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校于1973年筹建,1985年1月在国内率先引进“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并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至此,学校建设驶入快车道,先后成为国家级重点技校、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8.
应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基金会(CDC)的邀请,最近,我们组织职业教育考察团赴德国,对其“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实际考察。通过考察,我们深感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有能力对于不断变化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做出灵活的反应,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人才。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予我们很多启迪,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1、邓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何谓“双元制”?“双元”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双向”。双元制教育中“双元”即是“理论一实践”、‘…  相似文献   

19.
维尔克在平度车由,爱萍,李恩辉花开花落,雁去雁来,到今年3月4日,德国专家于尔根·G·维尔克先生来平度J作已整整5年了。1990年11月,平度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了《关于在山东省平度市建立双元制农职业培训中。C的协议》,翌年春,维尔克肩负着...  相似文献   

20.
导语: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教育部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第一所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验的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南京职业教育中心,2005年2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